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岳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聪1955年至1956年间曾在波兰参加肖邦竞赛荣获三等奖,并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得到众多美誉后产生了骄傲的心理,傅雷夫妇的书信使他及时找回了自我。

    B.母亲曾告诫傅聪,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要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C.傅雷希望傅聪将来不光是个演奏家,必须同时兼做教育家,所以思想、理智更需要长期训练,傅雷处处替傅聪作这方面的准备,更是为中国音乐界作准备。

    D.傅雷对傅聪谈及修养应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 2、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一篇小说,它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C.《核舟记》是清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D.《恐龙无处不有》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辈(háng)   杂(rǒng)   子(méi) 人情事故

    B.(pàn) 争(sòng)   仁(tóng) 涌跃

    C.绊() 慢(dài) 磅() 兴高彩烈

    D.(kuàng) 惘(chàng) 马前() 震撼

  • 4、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áng)辈 枯燥 xuàn)神迷 纷至踏来

    B.qiào 磅礴 暴风zhòu)雨 袖手旁观

    C.zhuó)劣 瞭望 怒不可è   不修边幅

    D.kǎn   龟裂 销声)迹 震耳欲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晚步

    [宋]真山民

    未暝先啼草际蛩,石桥暗度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注释】①蛩:蟋蟀。②度:吹来。

    (1)本诗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晚步”的景象,有听觉上的 ,嗅觉上的 ,还有视觉上的暮鸦归巢、残阳留梢。

    (2)有人认为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有人认为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愉悦之情。你是怎样理解的?试作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中借太阳升之时的水边景物来烘托环境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以声衬静”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这种手法写出山里寺院寂静无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善于抓住下层劳动人民在艰难困苦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心理,揭示其为生活所迫的艰难处境。他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卖炭翁》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揭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_____(人名)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的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之后,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以另外一种方式——____ 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__

    A.路遥《平凡的世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暖而不平凡的世界。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传》。

    C.《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D.保尔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的信念和意志。

    E.保尔救出朱赫来后,被谢廖沙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怀旧

    丰子恺

    童年新年的欢乐,始于新年的前夕。

    大年夜的夜饭,我故意不吃饱,好享受夜间游乐中的小食。从黄昏至黎明,街上携着灯笼收账的人络续不绝。收账的人,最初来在黄昏时,第二次来在半夜,第三次来在后半夜。收不上时就放弃不收,说道“带点老亲”,很客气地告别。平日天一黑就关门,这一天通夜开放,灯火满街。我常常跟了我们店里的收账员,向各店收账。访问各店,在我是一种趣味。他们有的请年菩萨,有的准备过新年。还有的在那里掷骰子。认识我的,还拿本店产的食物送给我吃。

    我吃饱了东西回到家里,里面别是一番热闹:灶间里拥着大批人看放谷花。放的人一手把糯米谷撒进镬子里去,一手拿着一把稻草不绝地在镬子底下撩动。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这些梅花在欢呼声中出了镬子,就被拿到厅上的桌子上去挑选。八仙桌中央堆了一大堆谷花,张开笑口的男女老幼你一堆,我一堆,竞相拣出纯白的谷花来,放在一只竹篮里,预备新年里泡糖茶请客人吃。我也参加,但任务不是拣而是吃。那白而肥的谷花又香又燥,比炒米松,比蛋片脆,是难得尝到的异味。

    元旦的下午,大街小巷,鼓乐之声遥遥相应。现在回想,这种鼓乐最宜用为太平盛世的点缀。丝竹管弦固然幽雅,但最富有大众性的乐器,莫如打击乐器。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打击乐器是对大众最有号召力的乐器。除大锣鼓外,还有小锣、班鼓、檀板、大铙钹、小铙钹等,都不能演奏旋律,只是同样节奏的反复,在轻重缓急中加以变化。像我,十来岁的孩子,略略受指导也能参加新年演奏。其音节浩荡,是华丽盛大的。在近处听时,心会忙着和它共鸣,无暇顾到他事。从远处听时,似觉远方举行着热闹的盛会,不由心生向往。试想:我们一个数百户的小镇同时响出好几处的浩荡的鼓乐来,云中的仙人听到了,也会羡慕盛世黎民的欢乐呢。

    新年的晚上,我们又可从花炮享受眼福。最好看的是放万花筒。大人们一到新年,似乎袋里都是闲钱。斥两百文购大万花筒三个,摆在河岸一齐放起来。河水反照着,映成六株开满银花的火树,这般光景真像美丽的梦境。东岸上放万花筒,西岸上的少年岂肯袖手旁观呢,势必在对岸上也放起一套来。或者高高地放几十个流星到天空中,更引起远处的响应;或者放无数雪炮,隔河作战。闪光满目,欢呼之声盈耳,火药的香气弥漫在夜天的空气中。当这时候,全镇男女老幼似乎都以游戏为职业。

    新年里孩子们每天总要访问爆竹店一次,而我格外热心。我曾把鞭炮拆散来,改制成无数的小万花筒,其法将底下的泥挖出,将头上的引火线拔下来插入泥孔中,倒置在水槽边上燃放起来,宛如新年夜河岸上的光景。虽然简陋,但神游其中,想象得比河岸上的光景更加壮丽。这种游戏只限于新年内,平日是不被许可的。到现在,偶尔闻到火药气时,我便立刻联想到新年及儿时的欢乐。

    二十多年来,我或为负笈,或为糊口,频频离开故乡。上述种种,在这二十多年间渐渐消灭。但希望每年有个像“新年”的新年,以调剂一年来工作的辛苦。我想这像“新年”的新年一定存在着,将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的。

    (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编》,2001年版,有删节)

    1用动宾短语依次概括文中“我”的新年趣事。

    ____________听鼓乐声_________

    2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1)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该句)

    (2)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俗语含义的理解)

    3综合全文来看,下面的描述与尾段作者认为“像‘新年’”的新年记忆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 收账时双方一团和气,宛如主客,收账者不咄咄逼人,反而能与人为善。

    B. 即使是乡间小镇也能有数台热闹的鼓乐表演,参与者众多,酬谢仙人赐福。。

    C. 大人比平时舍得花钱,竞相用花炮欢庆新年,常常引得全镇人围观欢呼。

    D. 儿童比平时自由快乐,能吃到各处美食,各处玩耍,受到大人们的优待。

    4下面链接材料与本文的语言风格有相近之处,试结合本文举例分析。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孩子不向父母倾诉向谁诉呢?——《傅雷家书》1954.10.12

    遇到烦恼、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建议写记叙类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