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年岁已老,一是劳动的艰辛;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烧炭工作环境的恶劣。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运用环境描写,通过“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深刻表现了卖炭翁极其困苦的生活处境。“可怜”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人物的深切同情。
C.“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D.这首诗真实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特点;诗歌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完整,语言平易通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不独亲其亲 B.使老有所终
C.不独子其子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是对心智水平的一种检验。
B.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D.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古诗词阅读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文作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⑴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⑵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⑶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⑸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白居易《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内心矛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这个工人(朱赫来)穿着一双短筒黄皮靴,腿略微有点弯屈,坚定地朝前走着。
在他后面约三步远,是一个穿灰军装的彼特留拉匪兵,腰带上挂着两盒子弹,刺刀尖几乎抵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背。毛茸茸的皮帽下面,一双眯缝着的眼睛警惕地盯着被捕者的后脑勺。
保尔马上认出了走在前面的是朱赫来。他的两只脚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再也椰不动了。
“怪不得他没回家呢!”
朱赫来越走越近了。保尔的心猛烈地跳动着各种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涌上心头,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时间太紧迫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只有一点是清楚的:朱赫来这下子完了!
他瞧着他们走过来,心里乱腾腾的,不知道怎样办才好。
怎么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接下来保尔怎么做呢?这次行动给保尔带来了怎样的灾祸?请简要叙述。
8、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回忆着往事。忽然,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我正奇怪它怎么进入我藏书的行列中,目光不禁投向那张纸条。
②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有些语无伦次。下课时,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刹那间,仿佛春暖花开,我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上大学时,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成员。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负责在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疑惑地打开,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时,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上地理课,他在前面写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纸条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一眼,没说什么,便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知识点。我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从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我曾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粘贴在上面的许多纸条,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一字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也从没有怨恨过父母。她说她也拥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长大。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后面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妈妈的表白,将会让她温暖一生。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怄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时,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了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也正因如此,生命才会在磨砺中依然温暖而多姿,生活才会在坎坷中依然多情而美好。
(有删改)
【1】请阅读文章第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 → → → →温暖地召唤
【2】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第⑤段内容,概括出老师让“我”敬服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5】结合文章,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9、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2)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许抄袭套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