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丽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回延安》采用江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

    C.《卜算子·咏梅》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咏梅,表现了诗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D.《最后一次讲演》多用短促有力的感叹句,对反动派无耻卑劣的行径进行了血泪控诉,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做了高度的赞扬。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友情无论是挑拔离间的阴风,还是qiáng )词夺理的浓雾,都不能使你疏远,都不能使你背叛。

    B.说谎是zhuó )劣的行为,与其因不能自园其说而担惊受怕,还不如解除心灵的枷锁,坦诚相待。

    C.chà)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一条东方巨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着。

    D.626日晚,橘子洲头烟花璀璨,市民和游客接踵而至,)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市拉开帷幕。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wǎng)  洁(jiǎo)  雾ǎi)   然而止(jiá

    B.裂(jūn形(xīe劣(zhuō)  销声迹(

    C.猎(shǒu)  礴(páng)  恶(zēng)  然不动(

    D.)   追shù默(jiān)  黄发垂tiáo

  •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②⑤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的来信,而且是多么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泪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①上面语段中的“你”指的是谁?傅雷夫妇收到的“多少可喜的消息”指的是什么消息?

    ②作家楼适夷曾这样评价《傅雷家书》,称其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请根据上文内容,说说傅雷对儿子就如何做人进行了哪些教导。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几次三番动笔写你的信都没有写成,而几个月的保持沉默也使我魂不守舍,坐立不安。我们从八月到今的心境简直无法形容。你的处境,你的为难,你的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都深深的体会到,怎么能责怪你呢?可是再彻底的谅解也减除不了我们沉重的心情。民族自尊心受了伤害,非短时期内所能平复;因为这不是一个“小我的”,个人的荣辱得失问题。  便是万事随和处处乐观的你的妈妈,也耿耿于怀,伤感不能自己……

    ①文中让傅雷夫妇“耿耿于怀,伤感不能自已”的事情是哪件事?

    ②请你结合文段内容,写一段劝慰傅雷夫妇的话。(不超8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讨水

    邢庆杰

    ①1977年盛夏的一天,我随母亲到乡里街上买东西。返回的时候,已经近中午了。我又热又渴,母亲便就近带我到供销社办公室讨水喝。

    ②那间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他是个大胖子,脸色白润,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母亲说明来意后,那人指了指门外对我说:“你自己去看看门口的水缸里还有没有。”

    ③我跑到门口,那里果然有一口大水缸。那一年我七岁,那口水缸和我差不多高,缸里却一滴水也没有,像是很久没有用过了。

    ④我回到屋里,对那个胖子说:“缸里没水。”

    ⑤胖子冲我们摊了摊手说:“没水就没办法了,你们去别处看看吧。”

    ⑥母亲冲他笑了笑说:“大兄弟,孩子渴得厉害,我们回去还有三四里路呢,你就行行好,给他倒杯热水吧。”

    ⑦那胖子下意识地看了看身边的暖瓶,拿起来掂了掂说:“这里也没有了,这水是从乡政府食堂打来的,外面这么热……”

    ⑧母亲不等胖子说完,拽起我的胳膊就走,临走时撂下了一句话:“反正你出门也不会背着水缸。”

    ⑨后来母亲对我说,她从胖子拿暖瓶时用的力度上,看出暖瓶里肯定是有水的,只是不想给他们喝……

    ⑩我家在村子的最北头,房后有一口水井,水质极好,清冽甘甜,我们半个村庄的人都喝这口井里的水。至今,我回老家,仍用这口井里的水泡茶,味道不是纯净水和矿泉水能比的。而且奇怪的是,用这口井里的水泡茶竟像用纯净水泡茶一样,杯子上几乎不留茶锈。

    我家的位置在村口,经常有人上门讨水喝。每次母亲都从水缸里舀出满满一舀子水,递给讨水者。有时她忙着,就会支使家里的某个孩子去给路人舀水。天凉的时候,她坚持让讨水者喝开水,为了节约时间,她常常把开水倒在舀子里,把舀子放到水缸的水面上漂着,用凉水降温。因为我们一家一直是这样对待上门讨水的陌生人的,所以母亲对供销社那个胖子的行为非常不满,她纠结了一路。

    不就是一口水吗?

    从乡政府驻地回家的路上,母亲把这句话念叨了很多遍。

    我渴得嗓子眼里冒火,浑身绵软无力,一句话也不想说,心里恨透了那个胖胖的小气鬼。直到走到丰收河边,我喝了一肚子河水(那时水干净,无污染),整个人才精神起来。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真的不相信世上会有如此巧合的事儿。

    那天我从外面“疯”完回家,老远就看到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闸在门口。进了院子,见一个肥胖的背影正站在我家的水缸前狂饮,母亲在一边站着,不断地说:“慢点喝,别呛着……”

    尽管只是一个背影,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20世纪70年代,在鲁西北的乡村,连白面馒头都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的美食,所以人们都瘦,极少能见到胖子。那一天的场景瞬间浮现在眼前,我冲过去正想开口,母亲忽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然后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我。我只好把那句话咽了回去。我想说的那句话是:你出门咋不背着水缸?

    胖子临走时,冲我友好地笑了一下,说:“你们家的水真甜。”

    看着胖子出了门,我着急地对母亲说:“你不认识他了吗?他就是供销社的那个胖子!”

    母亲冲大门口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不就是一口水吗?谁出门还能背着水缸?”

    我一时无语,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混迹到文学的队伍里,才逐渐明白母亲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鲁西北平原千年的深厚传承。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77年”,意在暗示那还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B.因为供销社办公室门口的水缸里没有水,办公室的暖瓶里的热水也没有了,“我”只好坚持到丰收河边才喝上水。

    C.母亲之所以“对供销社那个胖子的行为非常不满”,是因为她看不惯胖子明明可以帮助别人却不愿去帮的行为。

    D.“不就是一口水吗?”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突出了母亲乐于助人的美德。

    2本文以《讨水》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母亲不等胖子说完,起我的胳膊就,临走时下了一句话:“反正你出门也不会背着水缸。”(赏析加点词语)

    (2)我渴得嗓子眼里冒火,浑身绵软无力,一句话也不想说,心里恨透了那个胖胖的小气鬼。(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5既然母亲对胖子非常不满,为什么还要去帮助他,并阻止“我”打断胖子喝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