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萧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万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节选自《南齐书·萧子良传》)
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
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上世纪八十年代,《乌龙山剿匪记》上映后,因为故事生动曲折而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成为了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之剧。
B. 只是,要真正让“连坐”实至名归,使同饮者也成为实实在在的“监督员”,恐怕还得先解决“界定难”问题。
C. 自1969年开始颁发以来,布克奖已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
D. 相信很多读者虽然过去也或多或少听过这类传闻,但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放事里提到的各种疾病更是不甚了了。
E. 大小姐元和沉稳聪颖,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琴瑟和鸣。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背书有多种好处, ① 背的方法却不宜照搬旧时的那套。 ② 那种背法片面强调记忆,往往有人 ③ 被抑制了思维与想象的能力,成为被人讥笑的“两脚书柜”。现在提倡背书, ④ 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 ⑤ 还要尽可能配合联想、想象与思维活动;这种活动 ⑥ 最好由知识的使用来带动,即不是读破了万卷书再去使用知识,而是边学习边使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但 | 可是 | 所以 | 既 | 也 | / |
B | / | 因为 | 从而 | 如果 | 那么 | 将 |
C | 因而 | / | 为此 | 不是 | 而是 | 更 |
D | 但 | 因为 | 因此 | 不仅 | 而且 | /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 假:代理的,临时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全球最先进、耗资高达100亿美元的美国“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成功发射,关于空间望远镜的热度持续高涨。回顾往昔,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已经是52年前的往事,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如今终于将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天宫”空间站。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平台搭建步骤,接下来将逐渐迈向航天技术的应用阶段,向科学界乃至广大社会回馈更大价值。
计划于2024年发射升空的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简称CSST),是我国空间站工程中的旗舰级项目,它将开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新的时代,可以让中国天文学界与国际更好接轨,共同为全人类探索太空而服务。在“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开展过包括地基在内的大规模巡天观测,这是中国天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将为中国科学家提供观天利器,为中国开展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说起来,“巡天”空间望远镜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巡天”并非一款独立运行的望远镜,而是部署在空间站实验舱Ⅱ内部。当时的计划是,当“巡天”舱段在轨道部署成功后,望远镜通过专用机械臂被带出舱外,并通过该机械臂进行指向跟踪。但这种方案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望远镜与实验舱刚性连接,空间站组合体的姿态变化、结构形变和各种振源形成的扰动,会严重影响望远镜的观测稳定性与凝视度;其次,空间站周围可能存在的各种颗粒物,空间站对地定向姿态变化,空间站结构对观测方向的限制,以及舱体、太阳能电池板等各处表面产生的杂光等因素,都不利于空间天文观测。对此,中科院和航天五院的专家团队提议,将其改为独立运行的空间望远镜,这项提议在2014年初启动论证,次年工程总体批准了“巡天”望远镜和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的方案,“巡天”望远镜将成为第一个“天宫”空间站在轨服务的共轨飞行航天器。
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光学口径2米,大小大概是一辆大巴车。它的分辨率实现了与美国“哈勃”相当的水平,观测光线的波段范围可达0.25-1微米,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可实现从近红外到紫外波段的高精度巡天观测。“巡天”空间望远镜采用的是“普查型”观测,拥有234000平方毫米的总感光面积,所以其视场比“哈勃”要高出300多倍,相当于“哈勃”近1年的观测成果。
按目前规划,“巡天”空间望远镜运行周期为10年。在10年观测任务期内,“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与空间站对接停靠4次。对接时,航天员可以从空间站进入望远镜内部,对到寿或者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光学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一些光学组件的维修精度甚至达到毫米级别,在轨维修如此高精度空间望远镜尚属首次,这对于身穿航天服操作灵敏度受限的航天员是一种考验,对于参研设计师、地面训练的工程师们也是一种挑战。
将更多望远镜发射到太空,是未来天文学、宇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除开篇提到的美国“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外,与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同期开展的国际其他天文望远镜项目还有由欧空局主导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的“罗曼”空间望远镜,这两具望远镜都将部署到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相同的日地拉格朗日2点,共同探索更暗、更深、更远的宇宙。
我国在宇宙科学研究领域, 除了待出征的“巡天”空间望远镜, 已经建成的500米口径“FAST”射电望远镜外,未来还将建造10米级大口径地基光学望远镜。而像“詹姆斯·韦伯”一样的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我国科学家也已经在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研究。空间望远镜作为天文学研究的先进手段,其发展将带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领域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为人类认知宇宙、认知自我带来全新的维度。“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国领袖毛泽东书写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也终将在新时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才干下,从意境变为现实。
(摘编自张凯《中国空间望远镜,巡天遥看一千河》,《航空知识》2022.0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如今已经基本完成平台搭建步骤,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的“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逐渐迈向航天技术的应用阶段。
B.将“巡天”设计成非独立运行望远镜的方案存在很多问题,如望远镜的观测稳定性与凝视度会受到望远镜与实验舱刚性连接、空间站组合体姿态变化等影响。
C.空间站周围存在的各种颗粒物,空间站对地定向姿态变化,空间站结构对观测方向的限制,以及舱体等各处表面产生的杂光等因素,都不利于空间天文观测。
D.“巡天”空间望远镜运行周期为10年。期间,“巡天”空间望远镜会与空间站对接停靠。对接时,航天员可以对到寿或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天’空间望远镜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大小大概是一辆大巴车”“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些语句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感性。
B.由于光学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一些光学组件的维修精度甚至达到了毫米级别,所以这对于身穿航天服操作灵敏度受限的航天员来说是一种挑战。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空间望远镜是世界上争夺最激烈的领域,作者列举了欧空局主导的“欧几里得”、美国航空局主导的“罗曼”等空间望远镜进行说明。
D.作者在文章结尾介绍了我国在宇宙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意在体现新时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才干,更彰显了中国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起点高”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因“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几句来来表现桃花源人与世隔绝时间之
久远。
8、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9、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撼和领悟,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对箫声凄凉的原因做了大段陈述,苏轼用“___________?”作了简要承接之后,发表自己达观的见解。
(3)《过零丁洋》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一语双关,暗示诗人处境艰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王维《终南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山中所见独特的云气变幻之景象。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①
[金]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①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1】下列对本词的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开头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了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
B. 下片开头两句,直接呈现了军队兵多势重,作战威猛,取得战斗胜利的壮观场面。
C. “春闺月”句照应上片“秋风”,写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望着丈夫秋天出征,春天能凯旋,却可能盼来丈夫的死讯;但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乐观情绪地写出了“不须啼”的坚强。
D. 词后三句,虚写遥远后方的情事,边关战事转换成春闺佳人,一张一弛,情趣盎然。
E. 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①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辨,止之也;倚魁②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板,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有删改)
(注)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②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及:到达
B.意亦有所止之与 意:意思
C.然而君子不辩 辩:辩论,辩驳
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 县:通“悬”,悬殊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良马”“劣马”为喻,以“一日而千里”与“十驾则亦及之”作对比,意在揭示行为要有目的、有止境,并要有作为,这样才能到达目的地。
B.荀子认为,没有目的地,去走没有终点的路,只能骨折筋断,终身不可相及;如果有目的,那么千里虽远,也只是早晚的问题,必定能走到目的地。
C.荀子认为“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的辩说并不明了,所以君子不去争论,就停止下来了;倚魁之行,因为不难做,所以君子就停下不去做。
D.荀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整日游手好闲的人的成就不会远超常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2)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14、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把快乐与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把悲伤与人分享,悲伤就会减半。”
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读读体的见解。要求:要求:(1)自报题目; (2)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