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宜昌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B.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C.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D.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 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C.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D. 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首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

    ②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高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③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④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断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⑥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③①④⑥②⑤ C. ②⑤③①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B.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C.但待到日近中天时,阳光会普照大地。黄褐色的玉米又将沉甸甸地压在收获者的双臂。

    D.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词,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李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描写来间接抒情。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李诗的尾联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傅雷家书》(节选)

    太多与刺激感官的东西(音乐便是刺激感官最强烈的)接触,会不知不觉失去身心平衡。你既憧憬希腊精神,为何不学学古希腊人的榜样呢?你既热爱陶潜、李白,为什么不试试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实地体会)呢?你既从小熟读克利斯朵夫,总不致忘了克利斯朵夫与大自然的关系吧?还有造型艺术,别以家中挂的一些为满足:干吗不上大不列颠博物馆去流连一下呢?大概你会回答我说没有时间:做了这样就得放弃那样。可是暑假中比较空闲,难道去一二次郊外与美术馆也抽不出时间吗?只要你有兴致,便是不在假中,也可能特意上美术馆,在心爱的一二幅画前面呆上一刻钟半小时。不必多,每次只消集中一二幅,来回统共也花不了一个半小时;无形中积累起来的收获可是不小呢!你说我信中的话,你“没有一句是过耳不入”的;好吧,那么在这方面希望你思想上慢慢酝酿,考虑我的建议,有机会随时试一试,怎么样?行不行呢?我一生为你的苦心,你近年来都体会到了。可是我未老先衰,常有为日无多之感,总想尽我仅有的一些力量,在我眼光所能见到的范围以内帮助你,指导你,特别是早早指出你身心与艺术方面可能发生的危机,使你能预先避免。“语重心长”这四个字形容我对你的态度是再贴切没有了。只要你真正爱你的爸爸,爱你自己,爱你的艺术,一定会郑重考虑我的劝告,接受我数十年如一日的这股赤诚的心意!

    【1】文中加点词“这方面”具体是指哪两点建议?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段划横线的语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简要概括。

    我感受到了一个语重心长、教子有方、_____________的父亲形象。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学作品阅读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①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 妻子也忘记了。

    ③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④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⑤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⑥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⑦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⑧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⑨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⑩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⑪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⑫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⑬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⑭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⑮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

    ⑯我问:“这位是你父亲?”

    ⑰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⑱“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⑲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

    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⑳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1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2文中多处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中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线上教育在疫情期间得到长足发展,网课已成为一种常态课。请结合自己具体的上网课经历,谈一谈你对网课的认识和感受,题目自拟。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