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驿道(yì)
B. 矗立(zhù) 映照(yìng) 闸口(zhá)
C. 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D. 眺望(tiào) 擦拭(shì) 硕大(shuò)
2、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B. 《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鹰愁涧收白龙马。
C.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D.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3、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
A. 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
B. 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rǒng)
C. 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
D. 瞳仁(tóng) 戛然(gá) 辐射(fú) 蓦然(mò)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 305 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
【2】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第4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文段选自《_______》(书名),文中“你”是_______________。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不一样
黄宁兰
⑴邓浩一直在盼着长大。因为他是个留守孩子。父亲母亲都在广州打工,家里有爷爷奶奶,虽然很老了,但把邓浩照顾得很好,吃饱穿暖,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也玩得很愉快。可是,他们怎么好也不及父亲母亲好啊,父亲母亲买的棒棒糖、漂亮衣服、奥特曼,还有书包都特别漂亮。所以,邓浩觉得,父亲母亲那里一定也特别好,他长大了也一定要去那里生活。
⑵邓浩曾经问过爸妈,自己什么时候能去他们那里,父亲说,坐车坐船进厂都要身份证,没身份证去不了。现在,邓浩满心欢喜地向爸妈宣告,他买好了长途车票,三天后抵达广州站。
⑶是父亲来接站的。他说母亲在电子厂食堂上班,不好请假。他将邓浩带进他们的出租屋,是地下室改装的,透着一股燠热下的潮气,房子很小,放着一张咯吱作响的床。父亲让他坐在床上,自己坐在靠墙的小凳上。父亲说,这里不比家里,只能将就。然后他突然说,你渴了、饿了吧?我去买点吃的。父亲很快回来了,除了水果,还有快餐和可乐。邓浩还真饿了,一阵狼吞虎咽。父亲看着他吃,说两份都吃了吧,我不饿。
⑷吃了两份快餐,邓浩打着饱嗝儿,趴在床上睡着了。醒来还是在灯下,只是多了母亲疲惫的笑脸。母亲煮了邓浩喜欢吃的毛血旺,父亲还买了啤酒,举杯说欢迎邓浩。邓浩一口喝干杯里的酒,说:“一直以为爸妈在这里很好,没想到这里条件比家里还差。”父亲苦涩地呷了一口酒说:“有这房子就不错了,以前我们分别住男工宿舍、女工宿舍。”邓浩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环顾一周说:“那我住哪里?”母亲笑笑说:“今晚你睡床,我和你爸打地铺,明天你跟我去电子厂上班,住集体宿舍”。
⑸“不会吧?”邓浩端着杯子的手晃了一下,“要我住集体宿舍,早晚也见不到你们,我来干吗?我不就是想在你们身边感受温暖吗?”
⑹“儿子,现在还真不行。”母亲往他碗里夹了一片肉,“你看,去年我们才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了,今年行情不好,厂子不景气,你爸还准备去福建你三叔那边工地上做事呢。他要是走了,这房子我们就不租了,一个月一千块钱,划不来。”
⑺“那父亲现在是干吗?”邓浩心里失望极了。
⑻“你爸在批发市场打零工帮人家搬货,累得很。”母亲说着拭了一把额头淌出的汗。
⑼父亲低着头狠狠吸一口烟,说:“你爸妈都没什么文化,挣的都是汗水钱。我们把钱都寄回去,给你买穿的、吃的、玩的,本来就是希望你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再出来打小工,不要再受我们这样的苦。”父亲盯着邓浩,黝黑的额头有深深的皱纹。
⑽“可是我读不下去了……上课玩手机,几门不及格……”邓浩低着头,他忽然发现,自己错得不可收拾。父母回家时多大方啊,仿佛口袋里有无尽的钱,提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初中毕业后,他考进了重点高中,要一部智能手机,他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说两千多元的手机算什么,考上大学两万块没问题。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手机比小时候玩的所有玩具更有吸引力,里面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上课怎么能集中精神听。
⑾“回去跟老师认个错。”母亲说罢,起身要给他添饭,邓浩放下筷子嘟哝道:“没胃口。”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
⑿“在外面打工,怎么可能是你想象的天堂?你现在看到的我们租屋环境差,你要是去上班,每天十多个小时下来,脚都要站硬,更加恼火得很!”母亲开始收拾碗筷了。
⒀“就没有其他工作?”他不甘心地问。
⒁“你能做什么?”母亲不客气地反问。他愣住了,是啊,他能做什么。
⒂母亲叹息一声又说:“能去电子厂就不错了,我还托了人情的。要不是心疼你,就让你跟你爸下苦力去。现在,我们也不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了,你去电子厂流水线上当作业工,挣钱养活自己就行了。我们打了几十年工,你现在又一样,这就是命!”
⒃“我们不一样!”邓浩想说,终究没说。
⒄沉默的夜晚。邓浩听着父亲如雷轰响的鼾声,悄没声息地起来,拎起背包,将父亲那个“老人机”拿走了,留下了自己的手机。上了车,他发了一条信息:“爸,我们换手机用。我回去要发狠读书了,手机能发信息、打电话就行了,别的功能用不着。”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情 节 | 情 感 |
邓浩想去父母工作的城市 | ①_______ |
邓浩看到父母生活环境差,与他想象中不一样 | ②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愧疚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醒悟 |
【2】请简要赏析第(3)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将邓浩带进他们的出租屋,是地下室改装的,透着一股燠热下的潮气,房子很小,放着一张咯吱作响的床。
【3】邓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文中邓浩发出“我们不一样”的呼喊,有什么含义?
9、请依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详略得当,体现游历对象的特点和你的情怀;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