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 峨 :高。
B.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C.未果,寻病终 寻:不久。
D.矜寡孤独 矜:同“鳏”,老而无夫。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而伯乐不常有 D.执策而临之
3、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蓦然(mù) 羁绊(jī) 卑劣(liě) 蛮横(hènɡ)
B. 瞭望(liáo) 萌发(ménɡ) 闭塞(sè) 追溯 (suò)
C. 戛然(jiá) 斡旋(wò) 襁褓(qiǎnɡ) 束缚(sù)
D. 怅惘(wǎnɡ) 农谚(yàn) 冗杂(rǒnɡ) 帷幕(wéi)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 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季节。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怒号(______) 高者挂罥(______) 唇焦口燥(______)
沾湿(______) 沉塘坳(______) 大庇天下(______)
【2】本诗作者_______,被世人尊称为“_________”,他的代表作中著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3】全诗先叙事,后______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______ 的博大胸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通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7】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 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 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9】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10】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1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什么?
6、古诗文填空。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雎》中最能表达男主人公求之不得而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炭翁》中主人公因希望炭卖个好价钱而产生复杂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冥有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要是您不肯干,您就别干。只是车票没有我们的签字,您就别想上车。这是工地主任的命令。”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真是沧海桑田哪!
她最近结了婚,现在同丈夫一起到一个大城市去,她丈夫在那里的铁路管理局担任重要职务。真想不到,她竟会在这种情况下遇见少年时代的恋人。她甚至没好意思同他握手。
她的瓦西里会怎样想呢?保尔竟如此潦倒,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看来,这个火夫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只能干个挖土的差事。
……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谁?选文中“衣衫褴褛”的保尔正在从事什么工作?
【2】节选部分生动地描写了保尔的外貌,试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
【3】保尔问话的“那女子”是影响他的重要女性之,结合名著原文内容,说说“那女子”对保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抚琴
岑燮钧
⑴月色清空,人渐散去。
⑵这时,阊门外传来若断若续的琴声,张翰不由得驻足静听。这琴声,如流水淙淙,似雁落平沙,仿佛月下独酌,又像是静夜徘徊。当此夜色,一弦一柱,扣人心扉。他信步而行,不觉来到城河边上。近处的一只船中,漏出隐隐约约的烛光,那清幽的琴声,与烛光一起摇曳,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⑶张翰站在岸上,那船尾的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请问是哪位妙手在抚琴?”那人端详了一番。这时,“铿”的一声,琴声戛然而止。“外面是谁啊?”但见出来一人,羽扇纶巾,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下吴郡张翰张季鹰。”“会稽贺循贺彦先。”
⑷两人一番拱手作揖。张翰说:“是琴声把我招来了。”贺循说:“知我者,季鹰兄也。”便让张翰也抚琴一曲。张翰也不辞让,说:“高山流水,知音难得。”贺循命下人拿出酒来,于是添新烛,摆小宴,邀张翰坐下。两人谈得投机,不觉东方微白。张翰得知贺循也是去洛阳的,说:“既如此,我也不回去了,就跟兄台一起走吧。”
⑸两人在船舱中,谈琴谈玄,也谈人谈事。国事纷乱,让人叹息。此番上京,若不是同乡顾荣引荐,张翰怕也没这份心了。他是散淡惯了的人,哪里能耐得住每日案牍劳形呢?
⑹张翰到了洛阳,洛阳城里早已翻了几回烙饼,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正是齐王司马冏执政。齐王嚣张,气焰方炽,听不得良言诤劝。天下你抢我夺,正未有穷时。不久,贺循即辞官还乡,走的时候,张翰送了一程。他也动了心,觉得京中也没多大意思,风尘碌碌,何必恋恋不舍呢?
⑺洛阳城里,秋风渐起。走了贺循,又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只有顾荣,声气相通,却也难得长谈。
⑻夜色如晦,只剩一弯眉月,倒挂城西。张翰敲响了顾荣的院门,烛光无力,晃晃悠悠。长夜如雾,穿不透亮光。两人相对如梦,只有长叹。“季鹰兄也要走吗?”顾荣在琴上拨了一下,抬头看着张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还是及早避身为好。”张翰也拨了一下琴弦,“只要有一张琴,何必千里辞亲,为一名爵呢?”“吴中莼菜正美,鲈鱼正肥,已是几回入梦了。今我谱得一曲,为君弹之。”小院之中,树影婆娑。烛光摇摇,琴声幽咽。张翰边弹边吟,如归故乡,如见亲人。顾荣听罢,不由泪下。两人相约,归隐之日,竹篱茅舍,弹琴饮酒,当作赤松子游。张翰告辞时,一再说:“我等你,我等你回来!”
⑼张翰回到吴郡,倒是真等了一阵顾荣。事后一想,方觉自己天真了。顾荣身负天下,估计也是身不由己。即使有退隐之意,怎奈世事相烦,哪得清静呢。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就算有心,也未必同归——能者多劳嘛。
⑽张翰倒是有访贺循之意,只是山林之人,懒散惯了,就一年一年拖过去了。在乱世之中,顾荣居高位,历艰险,平叛乱,辅助司马睿立足建业,功业至伟。一路走来,机关重重,他总能化险为夷。然而,人寿几何,顾荣病逝了。
⑾张翰听到顾荣去世的消息,若有所失。看来,顾荣是再也不能与他悠游山林了。顾荣在任上,他不去相烦;若是告老还乡,倒正可抚琴相对;如今,他走了,岂有不见最后一面之理?
⑿到了顾家,他直奔灵堂。灵座上放着一张琴,正是当日所弹。“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可是,顾荣再也吃不到莼羹鲈脍了。张翰捧起琴,如见故人,他把琴放到矮几上,索性盘腿坐到灵座上,也不管顾家子弟疑惑地看着他。挥手一拨,琴弦悲切,往事如梦,声声痛彻。
⒀数曲弹罢,不觉大恸,一手按住琴弦,喃喃自语道:“顾彦先啊顾彦先,你还能再听到这些曲子吗?”不由得长泪纵横。张翰起身又看了一眼顾荣的灵位,转身即走,掩面而去。灵堂上,顾家人面面相觑,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⒁张翰这一次打算去看贺循了。他怕再不去,或许会赶不上。正欲启程,听到了贺循出山的消息。贺循是去接顾荣的位子的。张翰长叹一声:罢了。
⒂他弹了一夜的琴,直弹到月落乌啼,藤枯树老。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1期
【1】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小说塑造了张翰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痴迷古琴,珍惜知己,又不满现实,率性而为。
B.莼羹鲈脍:表意为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喻为思乡的心情。这个成语也有赞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C.文章开头写“这琴声,如流水淙淙,似雁落平沙,仿佛月下独酌,又像是静夜徘徊”。此句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琴声的美妙独绝,以及琴声里夹杂的愉悦满足之感。
D.本文以“抚琴”为题,自有妙处,一是情节因琴而发生而展开,二是“抚琴”一词蕴含深厚,既可暗示情趣高雅,抚琴唤知音;抚琴一曲亦已成为伤悼亡友的惯语。
【2】小说写了与张翰相关的哪几个故事情节?请补充完整。
张翰结识贺彦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翰失望自弹琴
【3】请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小院之中,树影婆娑。烛光摇摇,琴声幽咽。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张翰最后一声叹息“罢了”之中,包含了哪些难以言表的情感?
9、请以“把 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