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ào) 氛围(fèn) 惬意(qiè) 明眸善睐(lài)
B. 恣睢(zì) 褴褛(lǎn) 拮据(jù) 探骊得珠(lí)
C. 俨然(yǎn) 隽永(juàn) 婆娑(suō) 纷至沓来(tà)
D. 裸露(lòu) 纤细(qiān) 阴晦(huì) 玲珑剔透(tī)
2、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B.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C.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D.夜来幽梦忽还乡,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下面对杜甫《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A.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张。
B.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用典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例(liè) 殆慢 大彻大悟(chè) 海哭石烂
B.龟裂(guī) 窜掇 安营扎寨(zài ) 招摇撞骗
C.迁徙(xǐ) 严峻 挑拨离间(tiǎo) 格物致知
D.腐蚀(zhú) 家眷 强词夺理(qiǎng) 消声匿迹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全词从形象塑造、心境传达两个方面是做赏析。
6、诗文名句积累。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老人、儿童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8、阅读《文学当助人识已》,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当助人识己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勃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③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④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⑤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本文的题目:文学当助人识己。
B.开篇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引出下文对于“文学”和“认识自己”间关系的论述,警策有力。
C.在作者看来,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同时又是预言家。
D.作者指出,文学要有大爱意识,所谓“大爱”,就是文学家只要具有良知即可。
【2】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
【3】请从下列文学形象中选择一个作为第⑤段的论据,并结合文章谈理由。
A.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 B.鲁迅笔下的孔乙已
9、题目:多彩的课余生活
作文要求:①诗歌、小说除外,文体不限;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