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写作、翻译。
B.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C. 今年的中华经典诵读文化艺术节,我县多个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鲜活的内容获奖。
D.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这耸人听闻的的浪费让人们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业态赋能新时代—2018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论坛”在苏州相城高铁新城举行,人民网总裁叶蓁蓁致辞并出席。
B.由于环保设备更新不到位、扬尘治理进度缓慢等原因,铜川市弘宇钙业有限公司被督查组公开通报。
C.如果说之前的影视界一度风靡“韩流”,那么如今风头正健的是以中国网络剧为代表的“华流”。
D.针对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香港口岸周边客流车流集中的问题,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新措施,以助缓解这一地区交通。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B.虽有至道(虽然)
C.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D.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⑧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7、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B.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里表明他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多次受伤或生病,其中让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那次是在布琼尼骑兵部队作战中头部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
D.“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在瞻仰烈士墓地时候产生的内心思想,此时保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应当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朱赫来说的 “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向贤彪的《“咬牙”是一种修炼》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③“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④“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⑤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___________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⑥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1】文章②~④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⑵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模仿第⑤段划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接连不断地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留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