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在“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似的”“和”“在”分别是助词、连词、介词。
D.更加坚强、生日礼物、安排任务、大家唱歌,这四个短语分别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闭塞(sè) 亢奋(kāng) 草长莺飞(zhǎng)
B.家眷(juàn) 蓦然(mò) 连翘(qiáo) 屋舍俨然 (shě)
C.锵然(kēng) 怅惘(chàng) 束缚(shù) 戛然而止(jiá)
D.龟裂(jūn) 缄默(jiān) 沙砾(lì) 衰草连天(shuāi)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B.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C.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颠簸 喧腾 不知所措 慷慨激昂
B.演绎 浮燥 名符其实 漫不经心
C.诀择 迂回 川流不息 色彩斑澜
D.襁褓 狡辩 悄怆幽邃 轻歌漫舞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人生态度。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7、我国民间有“少不读《水浒》”的说法,意思是年轻人读《水浒传》容易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所以不要读《水浒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理由。
8、 窑变
(余显斌)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湾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待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⑥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B.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民工司机。
C.从第⑰段画横线句子可以看出,人要想成为如鲁山花瓷一样的瓷中极品,有时需要经历“窑变”。
D.从第⑨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
【2】第⑫段加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谈谈你对标题“窑变”含义的理解。
【4】“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现实生活中,相信你也有过“窑变”的经历。简要谈谈你的“窑变”过程。(120字左右)
9、作文。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在恰当的时候开放才会实现最终的价值,错过花期就会错失无数的美好;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花期”,埋头努力就是为了日后的绽放,辛苦耕耘终会有惊艳四方的时刻。花开的季节是无数美好的碰撞,更是无数记忆的源头……
请以“花开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