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海口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神寒骨,悄怆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乃记之而去。

    A. 寂寥:寂静冷清 B. 凄:凄凉 C. 邃:于是 D. 居:居住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9月24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活动内容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B.受台风“山竹”影响,深圳出现大风大雨天气,多处街道有大树被吹倒,令人叹为观止

    C.留学生张雨晨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D.有些人很是冷漠,对于一些公益活动,通常无动于衷,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往往是袖手旁观

  • 3、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忆逝水流年是作家的天性。鲁迅的小说《社戏》,讲述了去赵庄看戏的故事,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眷念;吴伯箫的散文《灯笼》,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 人类一直试图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的“世外桃源”,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阐述的“大同世界”,都表现了这种构想和憧憬,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C. 精彩的演讲风格各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风趣幽默,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慷慨激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庄重典雅,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准确严谨。

    D. 书信是“温柔的艺术”,我国书信文化源远流长。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的《傅雷家书》,美学家朱光潜写给中学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身,谈生活,谈艺术……如长者般语重心长,如老友般诚恳真挚,都是书信文化的精粹之作。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piān)  裂(jūn) 战)   猎(shǒu

    B.难(jié蜍(chán)   皱(zhě) 怅wǎng

    C.默(qiān   辈(xíng    

    D.shěng)  砂) 腐shíqiāng)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唐朝的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正是诗人心情的直接表露。

    2结合《北冥有鱼》,说说杜甫在诗歌末句引用“鲲鹏”这个典故的用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 家信100多封。 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儿子傅聪在 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_________

    (3)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贝多芬为例子。 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质量受到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这将导致灾难性天气频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许多科学家认为,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会使臭氧层被破坏。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不断减少而形成“空洞”,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能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穿透1 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

    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水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排污致使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地球,人类,正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行动起来,一起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

    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材料三)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并加以践行(附调查表格),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也需要企业积极跟进,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附表格:

    关于“不同人群与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认识与行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5%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下图中的A处贴个标签,并简要说明画面表达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

    3阅读材料三的调查表,回答下面问题。

    (1)请概括调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

    (2)看了这一调查结果,你对初中生有什么建议?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为了实现低碳生活,政府、企业、个人分别可以做些什么。(请各举一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微写作。

    从以下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结合《傅雷家书》中相关内容,谈谈给你的启示。(150字以内)

    (链接材料)

    ①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要求:

    (1)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

    (2)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4)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