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绥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B.《庄子》,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庄子》中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傅雷希望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州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如何将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进行融化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B.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C.现在通过“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广州市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其中的“人民调解在线”排忧解难了。

    D.番禺大小祠堂约有399间,它们不仅能引发参观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还能让人有直观的视觉享受

  • 3、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说法有误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物候学这门科学包括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翩然   沉塘坳   衰草连天   一如即往

    B.城阙   一丈绫   豁然开朗   熠熠烁烁

    C.敦实   辗冰辙   窟窟窍窍   永往直前

    D.布衾   抱不平   朝气蓬勃   怒不可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4)知困, 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李白《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混帐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

    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去补考,在厨房里等神甫的时候,他看见保尔把一把烟末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保尔被赶了出来,坐在门口最下一磴台阶上。他想,该怎么回家呢?母亲在税务官家里当厨娘,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为他操碎了心,该怎么向她交代呢?眼泪哽住了保尔的喉咙。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

    3根据文段内容,说说神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A.“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B.“伤员同志,您看得见我吗?”

    这问话就是向他弯下来的那个黑糊糊的东西发出来的。

    这时,他又要昏睡了,不过还来得及回答一句:“看不见,但是能听见……”

    “谁能想到他还会活过来呢?可是您看,他到底挣扎着活过来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您真可以骄傲。这完全是因为您护理得好。”

    一个女人的声音非常激动地回答:“啊,我太高兴了!”

    昏迷了十三天之后,他终于恢复了知觉。

    他那年轻的身体不肯死去,精力在慢慢恢复。这是他第二次获得生命,什么东西都像是很新鲜,很不平常。只是他的头固定在石膏箱里,沉甸甸的,他也根本没有力量移动一下。不过身体的感觉已经恢复,手指能屈能伸了。

    C.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他于死地。他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他,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他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他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D.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E.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A选段中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小说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2结合上面选段的内容,说说你对小说标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理解。

    3从D选段中可以看到,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主人公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这样写,是否有损于主人公的英雄形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孩只会说“都怪你”,大人才会说“都怪我。”

    ——敢于承担责任,是成长和成熟的标志。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