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段文字是从( )中节选的。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A.《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B.《苏菲的世界》
C.《傅雷家书》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此句的主干是“舞姿是变幻”)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此句没语病)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D.山坳里绿树掩映的小村简直是“世外桃源”。(在我国文化里,“世外桃源”后来一般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句中就是这个意思)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行 (hánɡ辈) 斡 (wò) 旋 桕 (jiù) 树 归省(xǐnɡ) 霍骠姚(biāo)
B.欺侮(wǔ) 物候学(hòu) 粗犷(guǎng) 戛然而止(jiá)入场券(quàn)
C.剔(tì)透 怠(dài)慢 脑畔(pàn) 糜 (méi) 子 白羊肚(dǔ)
D.撺 (chuān) 掇 上蹿下跳(cuàn) 凫 (fú) 水 如法炮(páo)制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 选贤与能(同“举”)
C. 讲信修睦(培养) D. 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①
文天样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③。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①此诗写于文天祥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qióng):蟋蟀。③逶施: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视觉落笔写眼前所见,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
B. 颔联只从听觉落笔,动静结合。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这是静景的勾勒;秋夜清寒,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这是动景的描写。
C. 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句,表达诗人空有雄心,但想要实现理想似乎遥遥无期。
D. 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的无比伤感之情,从内心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充满了消极的色彩。
B. 前四句描写秋天凄寒肃杀之景,给人以凄凉之感。
C. 后四句诗人慷慨悲歌,抒情言志。“逶迤”一词抒发了诗人对蹉跎岁月的无限感慨。
D. 全诗沉郁顿挫,感情深沉,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月湖水平, ____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告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离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中的人物也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请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给地球降温,别想了
①根据 2015 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到 2020 年,我们要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气温高 2℃以内。如今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科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给地球降温并不难,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有什么妙招。
②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并不少。温室效应的诱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给地球降温,首先要考虑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体化起来。那么该如何固碳呢?
③固碳方法其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也就是碳酸盐矿物。但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矿化需要千万年的时间,所以需要先将二氧化碳溶解制成碳酸氢钠溶液,再将其注入地下 400 米到
800 米深处的玄武岩层中。为什么选择玄武岩呢?因为它常见、分布范围广,并且碳酸氢钠呈酸性,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铁,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另外,在地底深处压强大,二氧化碳不会轻易溢出,就像喝碳酸饮料时,如果你不将盖子打开,封存在罐中的二氧化碳是不会溢出的。
④固碳方法其二,植物来帮忙。绿色植物是碳最好的载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碳固定下来。植物固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需要大量的树木,如果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整个澳大利亚都种满树,或者将海洋表面的10%都种上海藻。
⑤除了固碳,给地球降温还有其他方法。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我们是否能够减少这些能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呢?有人提议将街道涂成白色以减少热量的吸收,有人提议在太空中装面大镜子,将光反射回去。科学家又有了新的灵感来源——火山。
⑥如果仔细观察全球气温变化记录,将每年的气温变化数据制成折线图,它所呈现的并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有升有降,有些地方起伏的幅度还不小。在许多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
⑦火山喷发不但会喷出火山灰、岩浆,还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透,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1991 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洒了将近 2000 万吨二氧化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大量气溶胶的注入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下降了约 0.5℃。更为突出的例子是 1815 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后,1816 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⑧如果我们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喷洒大量二氧化硫,不就能够给地球降降温了吗?
⑨但火山爆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816 年,美国东海岸、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袭。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火山爆发很突然,大量气溶胶突然进入大气,造成气候突变。如果人为地加入气溶胶,我们可以慢慢来,让飞机全年分散地向地球平流层持续加入少量硫,不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这样便不会对某个地区造成剧烈的影响。并且,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了。
⑩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如此多,看来全球变暖一点儿也不可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真的是这样吗?这些给地球降温的方法真的能够投入使用?答案是否定的。
⑪将二氧化碳矿化,耗资巨大,无法大规模使用,并且谁也不能保证地质变化会不会让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植物固碳,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够种足够量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在它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谁又能确定二氧化碳不会持续增加,超出它们的承受范围呢?
⑫用硫给大气增加气溶胶的后果更难以预测。气溶胶颗粒也许会抵消一些温室效应,但同时它也会对气候产生其他影响。例如,它不会减缓海水酸化反而可能加剧,因为二氧化硫同样是酸性气体。另外,气溶胶会使热带过度冷却,两极也会降温,造成无法预测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溶胶对降雨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要大,如果投放能够完全抵消温室效应的气溶胶,会使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剧。
⑬其实,地球工程会对地球有怎样具体的影响,我们只是根据模拟实验和经验推测,并不能完全确定,也不知道如果运用了这些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否会失控。
⑭假设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也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那么问题解决了吗?并非如此。一旦人们知道了科学家会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就会放肆排放二氧化碳,不再担心后果了,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⑮地球工程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诱人却危险。美国地球工程科学家瓦格纳说:“如果今天需要投票决定是否启动地球工程,我会投反对票,我希望地球工程永远也不启动。”如果是你,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呢?
【1】本文从说明对象上看是一篇_____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
【2】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说说科学家想到喷洒二氧化硫给地球降温的原因。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做“生活在别处”,意思是说:人往往觉得自己这里的生活很平常,不是真正的生活,别人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都羡慕别人。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语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意思与这相近,是说虽然旁人觉得你很幸福,你自己对自己正在过的生活总是不会满意的。幸福喜欢捉迷藏。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们前却寻找它少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把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寻找它。
请以“幸福喜欢捉迷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