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博会网站的主页上有“展馆介绍”栏目,请对以下信息进行梳理,选择最合适的语序,形成清晰的展馆简介。( )
①国家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
②国家会展中心可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包括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
③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厅由13个3万平方米的大展厅和3个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小展厅组成。
④国家会展中心各展厅周边有60多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厅,配套的会议设施充足。
⑤国家会展中心由展览场馆、商业中心、办公楼、酒店四部分构成,通过8米标高的会展大道联成一体。
⑥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通过地铁与高铁站、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⑤①⑥②④③ D.⑥①②③④④
2、下列对联的悬挂地点,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趋庭传玉教学礼学诗。
②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③圣朝吁俊首斯邦看志士弹冠而起,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发轫而前。
④大甘养兰有致,细雨润蕙无声。
A. 孟子庙 祠堂 书院 园林
B. 书院 孔庙 贡院 园林
C. 藏书阁 孔庙 书院 学校
D. 孔庙 祠堂 贡院 学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B.这部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我国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4、下列对“以”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⑤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⑥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⑦而乃以手共搏之 ⑧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⑨丹不忍以己之私
A.①⑤/②③④⑨/⑥⑧/⑦ B.①⑨/②③⑧/④/⑤/⑥⑦
C.①⑨/②④⑥⑧/③⑦/⑤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储(zhǔ)粟 轻飏(yáng) 流憩(qì) 舸(kē)舰迷津
B. 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 云销雨霁(jì)
C. 帝阍(hūn) 叨(dāo)陪 坳(āo)堂 决(xuè)起而飞
D. 逋(bū)慢 榆枋(fáng) 洗(xiǎn)马 终鲜(xiān)兄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另外的道路
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但是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条路的另一个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
如果在经历了长期忍受之后我们终于已坚信我们有“知道的权利”,如果我们由于认识提高而已断定我们正被要求去从事一个愚蠢而又吓人的冒险,那么有人叫我们用有毒的化学物质填满我们的世界,我们应该永远不再听取这些人的劝告。我们应当环顾四周,并且发现还有什么道路可使我们通行。生物学家约翰·霍普金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好像是一条河流。它有着朦胧的、默默无闻的开端;有时在平静地流淌,有时湍流急奔;它既有干涸的时候,也有涨水的时候。借助于许多研究者的辛勤劳动,或是当其他思想的溪流给它带来补给时,它就获得了前进的势头,它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和归纳不断加深加宽。”
从生物控制科学的现代情况来看,科学的发展正与约翰·霍普金斯的说法相符合。在美国,生物控制学于一个世纪之前就在朦胧中开始了。那时是为了首次尝试去控制已判明成为农民烦恼的天然有害昆虫,这种努力过去有时进展缓慢,或者完全停顿下来;但它不时地在突出成就的推动之下得到加速和前进的势头。当从事应用昆虫学工作的人们被20世纪40年代的新式杀虫剂的洋洋大观搞得眼花缭乱时,他们就丢弃了一切生物学方法,并把自己的双脚放在了“化学控制的踏车”上。这时候,生物控制科学的河流就处于干涸的时期,于是,为争取使世界免受昆虫之害的目标就渐渐远去了。现在,当由于不经心和随心所欲地使用化学药物已给我们自己造成了比对昆虫更大的威胁时,生物控制科学的河流由于得到新思想源泉的接济才又重新流淌起来。
一些最使人着迷的新方法是这样一些方法,它们力求将一种昆虫的力量转用来与昆虫自己作对——利用昆虫生命力的趋向去消灭它自己。这些成就中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种“雄性绝育”技术。这种技术是由美国农业部昆虫研究所的负责人爱德华·克尼普林博士及其合作者们发明出来的。约在25年以前,克尼普林博士由于提出了一种控制昆虫的独特方法而使他的同事们大吃一惊。他提出一个理论:如果有可能使很大数量的昆虫不育,并把它们释放出去,使这些不育的雄性昆虫在特定情况下去与正常的野生雄性昆虫竞争取胜,那么,通过反复地释放不育雄虫,就可能产生无法孵出的卵,于是这个种群就绝灭了。对这个建议,官僚主义无动于衷,科学家们怀疑,但克尼普林博士坚持着这一想法。在将此想法付诸现实之前,有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需要发现一种使昆虫不育的实际可行的办法。……不过,这些都是室内实验,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
当前使用毒剂这一流行做法的失败使人们考虑到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就像远古穴居人所使用的棍棒一样,化学药物的烟幕弹作为一种低级的武器已被掷出来杀害生命组织了——这种生命组织一方面看来是纤弱和易毁坏的,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惊人的坚韧性和恢复能力,另外它还具有一种以预料不到的方式进行反抗的秉性。生命的这些异常能力一直被使用化学药物的人们所轻视,他们面对着被他们瞎胡摆弄的这种巨大生命力量,却不曾把那种“高度理智的方针”和人道精神纳入到他们的任务中去。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作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应用昆虫学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被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1】从全文来看,“另外的道路”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哪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为了保护地球,人类必须走“另外的道路”。紧扣本文,简要分析人类走“另外的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依托高地更能开阔眼界。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他愿为天下寒士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困境中往往也有转机的哲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和刘裕的北伐气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当初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是“_________ ,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被无情遗弃,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娘家路上的痛苦。
(2)阿房宫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唐代诗人杨敬之在《华山賦》写道“小星奕奕,焚咸阳矣”,杜牧在《阿房宫赋》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西南诸峰的诗点,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琅琊山的秀丽。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苏 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满庭芳云。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湖。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步绕松杉。
(注)扦:手纤细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明了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限感慨。
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旧友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婉含蓄。
D.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抒情,全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作技法高超。
【2】赏析“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步绕松杉”的精妙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①,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悒,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于是羡之等以为灵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咨议参军庐江何尚之屡谏,不听,时羡之等已密谋废帝②,而次立者应在义真,乃因义真与帝有隙,先奏列其罪恶,废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阳令堂邑张约之上疏曰:“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③,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时帝于华林因为列肆④,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帝未兴,军士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
(节选自《资治通鉴·宋记》,有删节)
【注】①义真:刘义真,南朝宋武帝刘裕次子,宋文帝刘义隆二哥。②帝:宋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③眚:读“shēng”,过错。④列肆:成列的商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人谁无过/贵能自新
B.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人谁无过/贵能自新
C.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人/谁无过/贵能自新
D.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人谁无过/贵能自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中国古代官名,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最初是监督军队之官。
B.曾孙,即儿子的孙子,孙子的儿子。自己对曾孙的儿子称为玄孙。
C.乙酉,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2个,前一位是甲申,后一位是丙戌
D.玺绶,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在这个文段中用来借指玉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义真与谢灵运、颜延之、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交往甚密,曾许诺登上帝位后,就分别任命他们三人担任要职。
B.徐羡之等对刘义真与谢灵运等人的交游十分厌恶,婉言规劝刘义真,认为谢灵运等诽谤朝臣,朝廷将他们贬为地方官。
C.徐羡之等密谋废除少帝,为不使刘义真继位,就利用少帝与刘义真的隔阂,先将刘义真贬为庶人,然后实施废帝方案。
D.檀道济、徐羡之等人趁少帝夜游天渊池宿于龙舟之际,于凌晨杀死刘义符的两位侍从,砍伤刘义符的手指,废黜了他的帝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
(2)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读了上面两句诗,你有何感想或思考呢?请联系自身体验或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