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商榷què 屏窒píng 墓冢zhǒng 恪尽职守kè
B.啮噬niè 摭拾shù 肖像xiào 挥斥方遒qiú
C.桠杈ya 恣意zì 饿殍piǎo 锲而不舍qiè
D.打夯hāng 搭讪shàn 束缚fù 四肢百骸h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谄媚 襁褓 瞭望 义愤填鹰
B.薄荷 皮辊 讴歌 仁至义尽
C.歧视 荣耀 呻吟 横征暴殓
D.束缚 巍峨 蹒跚 消声匿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恩施大峡谷是全球最长、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这里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长,秀色可餐,堪称生态游、休闲游的好去处。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与做人一样,李天来对待实验同样谨小慎微。他说:“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是要用来指导生产的,不能有‘差不多’等情况出现。”
④2017年5月23日朴槿惠首登审判台庭审,与朴槿惠一同受审的还有乐天韩国会长辛东彬,以及与朴槿惠有着40年交情、“亲信门”事件的始作俑者崔顺实。
⑤在《楚乔传》的拍摄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表示,赵丽颖几乎不用替身。其中在拍和狼群搏斗的场景时,她身体多处受伤,人们对此不吝充满赞颂的溢美之词。
⑥这个新建的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地上草坪泛着绿意,可是一些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③⑤⑥ D. ③④⑤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湖畔/挑衅 高亢/伉俪 蔓延/顺蔓摸瓜
B. 蹒跚/栅栏 埋怨/埋伏 凄怆/满目疮痍
C. 荟萃/市侩 矗立/抽搐 冠冕/沐猴而冠
D. 烘焙/蓓蕾 畸形/绮丽 诡谲/大放厥词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肄业/酒肆 荟萃/精粹 捷径/泾渭分明
B.披靡/糜烂 冀望/羽翼 反馈/振聋发聩
C.缔造/谛听 箴言/缄默 坎坷/百舸争流
D.慑服/蹑足 挟制/脸颊 伶仃/酩酊大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祈雨
陈毓
阿斗回到流水镇,在镇子头遇见厉槟榔。
厉槟榔骑在摩托车上,嗡的一声,就到了阿斗跟前,戛然停车,问候阿斗。
厉槟榔说,一大早出门,碰上的,咋是你这远路人。你回来了?还出去不?
两人站着寒暄,厉槟榔说他有紧要事,要去镇后头吴婆婆那里借斗方。午后尚爷祈雨用。摩托车开出去又停住,厉槟榔扭头嘱咐阿斗,午后一起参加祈雨,三点半钟,在四方街。
如果你是外人,站在流水镇看世界,你会心生恍惚,就算今天,这里也只是解决了温饱,远说不上富裕,年轻一代远行至他们祖宗几辈都没能走到的地方,却和这里有舍弃不掉的联系,他们知道北京的王府井,镇上有人甚至在798艺术区办过展览。生了病,他们在北京的大医院求医,也去道观祈药。留心天气预报,一周、半月的天气预报都在网上查询,却也虔心诚意地祈雨。
86岁的尚爷健在。只要尚爷在,这祈雨就落不到别人头上。
流水镇的土地一年年减缩,但他们对土地的情感不能了断,祈祷年景风调雨顺的愿望,在骨头里。
眼看冬月腊月没见一点雪星子,眼见着雨水节气到来了,仍是没见一星雨,老人望天,一声叹息,这天哪!眼神和语气里,满满的不安和愁烦。又不是没得吃,愁烦个啥。有年轻人不以为意,立即招来老人的训斥,黄口小儿,不知轻重。
两月不下雨,连尚爷都不静不安了。他昨晚捎话把年轻的镇长叫来,说他要为镇子祈雨,嘱咐弄全祈雨的物件,还嘱咐把镇上的年轻人都叫来,能到的都到,看一次少一次。尚爷语气里有截铁的果断。
参加祈雨的年轻人都被尚爷分派了活儿,分给厉槟榔的,就是去镇后头借吴婆婆的斗方。
阿斗看见厉槟榔急火火去借斗方,赶紧回家和媳妇景波报道。景波正在院子里用棕树的毛皮扎扫帚,说是祈雨用。阿斗在心里笑了,他感到一阵轻松,一阵解脱,一阵感动。
阿斗回镇子见到的这两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祈雨忙碌,叫他莫名兴奋。日子一瞬间在他心里现出紧致的形状。
匆匆吃了景波做的热米皮,阿斗帮景波扎扫帚,随后把十几把扫帚拿到了四方街上,这些年,四方街很少像今天这么热闹过,似乎能来的人都来了,男人黑衣白巾,在屋檐下一顺站立,少见的安静,没人吸烟,没人吐痰,没人讲笑话,看着都庄重,寂寞多年的锣鼓手也从这里那里凑齐,坐的坐,站的站,也都安静。只有红白纸扎起来的龙在风中一扭一扭的,像是马上就要飞到天上去,行自己司雨的职责,广场盛大、庄严。
黑衣黑巾的尚爷是坐在一把竹椅上被四个后生扛过来的,他一出现,“行雨”的仪式就算开始了。参加仪式的队伍在尚爷身后罗列整齐,执扫帚的妇孺走在队伍最前面,老妇手持扫帚扫土,少女拿着还没有一片绿叶的柳枝洒清水。
队伍开走。唢呐声的高音拔起,锣鼓声跟着响起,陌生的调子让人的脊背起一股凉。
镇长谢昌华恭恭敬敬地把用麻绳固定稳当的斗方套上尚爷脖子,那是几代人盛装过麦子玉米、面粉小米的斗方。从前庄户人家人人熟悉的斗方现在没几家有了,但却是这古老仪式必有的神圣物件。斗方的底部埋着火药,上面薄薄覆盖一层草木灰,一炷高香插在斗方正中间。祈雨从高香点燃一刻正式开始,祈雨过程最长不过这一根香燃尽的时间,如果高香燃至根部,还没有下雨,燃烧的香可能会导致斗方底部的火焰燃烧,那年迈的尚爷就有可能用老身祭祀苍天。
祈雨人群的心思是复杂难言的,每一个人,哪怕对世事混沌一片的孩子也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体验,所有人的心思凝聚一点,那就是祈愿雨滴早点落下,哪怕只有三五点,也成。
唢呐声有撕裂人心的紧张,只有尚爷,在队伍中走得缓慢稳静,仿佛他86岁的生命凝固为这一刻的庄重。
尚爷鳏居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天爷不叫,死不了。干旱祈雨的动议由尚爷提出,祈雨的念头在他心中翻涌,压下去,又冒上来。
这些天,尚爷总回忆起他小时候看爷爷作为镇上最年长的人,带头祈雨的场景。有生之年,他也要扮演一回这样的角色,如果天不成全,他就用一把老骨头教给后代知道,身体和生养之地的关系。
老迈的尚爷动作迟缓稳静,所有能扭头看尚爷的人都扭头看他胸前的高香,燃到啥位置了。
过半了。
剩三分之一了。
三分之一少了。
担忧的气氛在空气里,但人群依然保持稳静,似乎被尚爷的精气神鼓撑着。
紧张忧虑中,但见天空哗啦一声,午后一直闷着,像蒙着一层灰布的天空哗啦一声撕开,像是被风推送着,一朵轮廓鲜明的云团奔涌过来,浮在这群黑黢黢的,被某种秩序制约着的人的头顶,闪耀着银亮光芒的雨,刷地落下来,尚爷怀抱的高香闪了一股蓝烟,被雨点顷刻打灭。人群爆发出一声类似号叫的嘹亮声音。人群欢呼起来,锣鼓唢呐把能发出的高音在一瞬爆发,纸扎的龙在雨的密箭中乘空飞舞,就要飞升上天了。
老人孩子以及壮年人都不躲避雨点,都在雨地发出情感一致却带着自个儿个性的欢庆声。
三分钟的雨水。整整三分钟。阿斗站在雨珠下,仿佛圣徒被圣水沐浴,他想哭,想喊,想要号叫,想要冲进田野的深处。
阿斗想起桃子,他立即给桃子打了电话。电话里他呜呜咽咽,说不成句。
于是这个下午,刚刚把“台湾老公”迎进门的桃子听到电话里,阿斗泣不成声地向她一遍又一遍地念叨,你应该回来,你三年都不回老家是不应该的,你该回来看看,回来看看。
台湾人听着电话里隐约的哭声,问桃子,是谁死了?
桃子平静地说,奶奶死了,我得立即回家。
文本二
一篇优秀的小小说,如一盘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器、意。以小见大,即精微又辽阔,深沉的意蕴是小小说之意。平淡的开始、平庸的收场是小小说最常见的失败。所以,有意蕴在小小说那里最常见的表情是若有所思,击节赞叹,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但愿能唤起这分阅读体验的小小说多点,再多点。
(摘编自《陈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孤独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阿斗的视角讲述故事,以很久没回老家的阿斗回到流水镇开始,又以阿斗与桃子的通话结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B.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祈雨发生的背景,不仅刻画了尚爷的保守与固执,也揭示了流水镇一些年轻人的不以为意和不知轻重。
C.在祈雨队伍开走的时候,陌生的调子听得让人的脊背生起一股凉气,这主要是由年迈的尚爷祈雨的悲壮行为而引起的反应。
D.文章借对祈雨仪式引来的“三分钟的雨水”的记叙,营造出神秘、神圣的氛围,暗示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愿望的强烈和真诚。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行雨”仪式前四方街这一场景?
【3】文本二谈到了陈毓强调小小说的创作要“有意蕴”,文本一是如何做到“有意蕴”的?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非利足也。(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4)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7)_______________,实干兴邦。(顾炎武《日知录》
(8)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论语》)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而后继无人的感慨。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宠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来表现自己愁苦无聊、寂寞哀伤的语句是“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缓慢移动的状态,逼真传神。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_______________。(《老子》)
(4)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司马迁认为,《离骚》虽“自怨生”,但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将《离骚》与《诗经》并提;指出《离骚》虽“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却不失分寸,屈原虽怨气郁结,却始终眷恋祖国。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有覆灭的危险。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远观阿房宫盘结交错的建筑群,它们犹如密集的蜂房和旋转的水涡,接着作者感叹“________________”。建筑之多,让人不能分辨东西方向,是因为这些建筑“________________”。
(3)“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句以梨花写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句则以雪写浪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陈 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有意将隐居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开头提供了作词背景,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岁华销尽客心惊”,指经历岁月的动荡之后,看见漂泊异乡,年华老去,容颜无华的词人,友人倍感惊诧,凉意陡生。
C.“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饱含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D.这首词感情真挚,情感表达形式多样,通过巧选意象、描摹情状、自问自答等手法传达真情,感染读者,直抵人心。
【2】这首词情真意切,情感丰富,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孟东野序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甚歌也有思甚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乎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效,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B.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C.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D.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石,金属和石头。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B.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是六艺即六经,即《易经》《论语》《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木铎,金属制成的铃,铃舌为木制,故称。古代发布政令或教令,摇木铎召集群众。“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论语·八佾》篇仪封人称赞孔子的话。
D.魏晋,魏晋时期,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这一阶段,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及曹家父子政权,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并从草木、水因不平而发出声音,论及人同样会不平而鸣,即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忧思怨愤,总领全文。
B.文章从自然世界的角度来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列举多种最善于发出声音的东西,以及上天则用不同的自然界的声音来告诉人们一年四季的推移。
C.文章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历史上各个朝代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论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
D.文章最后才点明写作目的,全文虽然真正写及孟郊的文字很少,但不论写自然之物还是写历史人物,都暗合孟郊其人其事,体现了韩愈谋篇布局上的别出心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2)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14、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和重臣曾国藩到玄武湖赏荷,他们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里,船并无差异,但是曾国藩一个姓张的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竟然弄了一顶小帷帐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晒,但由于小帷帐会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因此,这只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而俞樾虽然顶着烈日,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分析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