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学校举行的“人文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们班当仁不让地获得了一等奖。
B. 我们的班主任很有爱心,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共享天伦之乐。
C. 面对我市冬季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大气状况明显好转。
D.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的黄土高原坦荡如砥。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撺掇 凫水 油馍 羁绊
B.磅礴 思慕 次第 彗星
C.格物至知 抉择 狡辩 敦实
D.眺望 苍劲 翌日 巉峻
3、下列对语病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2020年3月21日24时为止,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0例。(去掉“为止”)
B.虽然已年近70,李大爷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潮剧历史悠久,据研究,至今大约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删去“大约”或“左右”)
D.我市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将“发展”和“传承”调换位置)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
B.《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三篇课文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有《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等。
D.“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注),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曛:昏暗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其中第一首是律诗,第二首是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两者的偶数句都要求押韵。
B. 王勃诗的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一个“望”字已经透露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
C. 王勃诗的尾联描写二人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挥泪告别、泣下沾襟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D. 高适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格调昂扬向上,情感积极乐观,与王勃诗的第三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别董大》一诗的前两句。
6、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8、爸爸的手指
尤今
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我的老爸爸也许早已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年,我九岁。
一日,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
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
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絮絮交谈。那天,风势很猛,从屋外侵入的风,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噼啪”作响。
我一只手提着毛笔,另一只手去按大楷本子,淋漓的墨汁滴滴答答地滴在桌子上,十分狼狈。我于是搁下毛笔,跑去关门,然而,当我猛力把门关上时,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骤然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莫名地听到了父亲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挤成了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竖立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很明显的,他想狠狠地掴我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他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
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惹得好脾气的父亲如此暴怒。
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吻对我说道:“你也太不小心了呀,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大力关门……”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那种痛入心扉而又深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我所担心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度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老大老大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
在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我惊呆了。
父亲这几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却像划空而过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
(选自《意林》2019年第13期,有删改)
【1】请说说文章以“爸爸的手指”为题的妙处。
【2】通读全文,请概括“我的老爸爸也许早已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句中“它”所指代的内容。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挤成了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竖立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
【4】文章结尾写到“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你能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重要启示”是什么吗?
【5】请指出下面两段文字材料的异曲同工之处。
材料一: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他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
材料二: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
(摘自魏巍《我的老师》)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习总书记的话语挪地有声,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④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