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的全正确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晦暗(huì) 两栖(xī) 销声匿迹(nì)
B. 翩然(piān) 羁绊(pàn) 追溯(sù) 鲜为人知(xiǎn)
C. 农谚(yàn) 怠慢(dài) 粗糙(zào) 豁然开朗(huò)
D. 窥探(kuī) 喧嚣(xuān) 戛然(jiá) 悄怆幽邃(chu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锦鲤营销”泛滥的原因,根植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锦鲤心态”。
B.据调查,盗版书通常以低于正版书二三倍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C.有关部门表示,未来,北京市公安局将进一步为居住证发放、申请提供便利。
D.游客们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较高的素质水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 《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 《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家讲坛”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始皇兵马佣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嚣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的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句中的“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运用生动传神,如果让你朗读你要怎么处理?(提示:叫从语气、感情、画面感、人物心情等方面处理)
【2】“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由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欺侮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勇敢刚毅、成熟冷静的革命战士,实现了巨大的成长。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是哪些原因促成了保尔的成长?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剪纸
①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有一种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活动,浓缩了汉族文化的传统理念并与其他艺术相互交织传递古老文明,在民间最普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国粹”。它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就是中国剪纸。
②“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或刻刀将纸剪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我国,人们往往将剪纸分为婚庆节庆、花鸟鱼虫动物、人物、山水风景、书法等六大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婚庆节庆类剪纸。每逢年过节,喜庆婚庆,老百姓便用剪刀将纸裁剪成各种精美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张贴在门、窗户、墙壁、屏风、灯笼上。剪纸的颜色主要为红色,意在烘托喜庆的气氛,祈愿家人平安健康。剪纸的对象和内容以龙、凤、牛、羊、猪等吉祥动物居多,并配上福、禄、寿、春、喜等汉字。剪纸技法以剪刻、镂空为主,包括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使剪纸有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③我国最早的剪纸艺术,通常认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就是所谓的剪纸艺术。
④而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是随着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纸,而汉代纸张的出现,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能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且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唐代时,剪纸有了较大发展,人们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他工艺方面。从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可看出当时的剪纸水平已相当高超,画面构图完整,表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到了宋代,剪纸艺术越发普及,剪纸用到各种领域之中。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宋代剪纸最大的创造便是瓷器剪纸印花图案,它是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越发成熟,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
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品经济给剪纸这种古老的艺术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冲击。加上不少人认为剪纸是农耕经济的产物,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剪纸已经落伍,没必要发扬光大了。因此,辟邪类的剪纸已快要消失,祈福类的剪纸也正在不断减少,如何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剪纸具有历史悠久、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等特点。
B.导致辟邪类剪纸快消失、祈福类剪纸不断减少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太发达。
C.第①段在文中起着引出说明对象“中国剪纸”和增强文章文学性的作用。
D.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
【2】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中国剪纸进行了介绍?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往往”一词的表达效果。
【4】第③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何好处?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禅师的院子开满菊花。一天,有人向禅师要花,禅师答应了,于是更多的人前来要花。不久,院子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弟子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满园花香,可瑞连一株菊花都没有了。”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三年后一村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
请你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或联想,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