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 | 书信集 | 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 傅聪 |
B | 《名人传》 | 传记 |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 列夫·托尔斯泰 |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高尔基 | 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革命意志 | 保尔·柯擦金 |
D | 《平凡的世界》 | 长篇小说 | 省报记者、在抗洪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 | 田晓霞 |
A.A
B.B
C.C
D.D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B.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很好地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
D.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明末著名文学家。
3、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莫言《母亲》)
①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③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④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4、下列选项中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
B.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为争取归队而斗争。
C.《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离别之时自责对儿子管教严格,手段“残忍”,其实这是爱子情深的体现。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写人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樵夫词(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集中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主要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7、 A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小弟弟,我小时候跟你差不多,”B说。“浑身是劲,总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气往哪儿使。我家里很穷。一看见财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爷,我就恨得牙痒痒的。我常常狠劲揍他们。可是有什么用呢,过后还得挨爸爸一顿痛打。单枪匹马地干,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你完全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好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小了点,阶级斗争的道理,你还不大明白。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说说应该走什么路。我最讨厌那些胆小怕事、低声下气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了,要把旧世界沉到海里去。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B紧握拳头,有力地捶了一下桌子。他站起身来,两手插在衣袋里,皱着眉头在屋里大步走来走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___,人物B是_____________。(填写人名)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选文中的划线句加以赏析。
“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8、阅读王广军的《上坡》,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1】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拉煤→①_______,老师主动帮忙推煤→②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句的表达效果。
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3】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回延安》
本文第⑦段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9、作文
梁衡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刚柔并济;马丽华游览奇绝险远的各拉丹冬,感受到生命的坚毅永恒;马克•吐温登上陡峭瑰奇的勃朗峰,领略到人生的率性自在……你也一定游历过著名的山川湖泊、名胜古迹,也游历过城市乡村、寻常巷陌……会有很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与遐想。
请以“风景一路自心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