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濮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突(wù)     (jìn)     怀(miàn)   怒不可(è)

    B.日(yì)     死(pián)     旋(wò)     级而上(shí)

    C.好(qiú)     (mèi)   篷(ruò)    犬牙乎(chāi)

    D.然(yǎn)     纶(jīng)   然(mò)    面面相(qù)

  • 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它激发起大众对于中国科幻的关注和希望。

    B.随着从北京到新疆的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使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近1300公里。

    C.在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D.对于美国一意孤行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美国一些经济人士表达了这让美国成为自食苦果的受害者。

  • 3、语文老师开展了以“学名人笑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为此次演讲准备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相符的一则是(   )

    A.蒲松龄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著书,写出了被郭沫若称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B.韩信受胯下之辱,当兵又屡屡不受重用,但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

    C.唐伯虎潜心学画,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深受沈周的称赞,渐生自满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D.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依然坚持创作,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C.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多时可达百余人。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首联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与天相接、气势雄浑的景象。

    B. 颔联中的一“蒸”一“撼”,表现了湖的广阔、澎湃。

    C. 颈联“欲济无舟楫”一语双关切入主题,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D. 尾联中的“徒”,突出作者对垂钓者的极为羡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写景佳句,以动写静,视听结合,写出了洞庭湖的浩荡。

    B. 诗中巧用“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引荐的心情。

    C. 这首投赠诗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

    D. 全诗写得气势雄伟,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今天清早柯子歧打电话来,代表他父亲母亲向我们道贺。子歧说:与其你光得第二,宁可你得第三,加上一个玛祖卡奖。这句话把我们心里的意思完全说中了。你自己有没有这个感想呢?

    再想到一九四九年第四届比赛的时期,你流浪在昆明,那时你的生活,你的苦闷,你的渺茫的前途,跟今日相比,不像是作梦吧?谁想得到,五一年回上海时只弹Pathetique Sonata(悲怆奏鸣曲)还没弹好的人,五年以后会在国际乐坛的竞赛中名列第三?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

    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节选自《傅雷家书》)

    (1)除了父亲的爱子之心,你从选段中还读出了傅雷怎样的情怀?文中哪个句子可以印证?

    (2)如何理解选段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年,著名的坡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相互,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权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以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颜色,为低头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 的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首先补全题目,力争立意新颖。温馨提示:横线上可填的词语有很多哦,比如四季、大地、中国、幸福、墙、生命、历史、友谊……开动你的思维大宇宙。(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