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对方的无理指责,他从容不迫,强词夺理,终于成功批驳了对方的观点。
B. 十三四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社志。
C. 自从《小王子》主题展在深圳万象城盛大开启后,游人情怀满满,接踵而至。
D. 促销前先涨价,然后在促销当天降价,实际价格持平甚至上涨,促销活动往往名副其实。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书籍的卷轴形式,至隋唐发展到了顶峰。到唐代晚期,书籍由卷轴逐渐向折叠形式转化。究其原因, ,且阅读时收卷、展卷费时费力,特别是查阅其中某个词、某 个典故,或某卷的某段话,需全卷展开,尤其不方便。
A.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精美,历史悠久。
B.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折叠形式的书籍替代卷轴书籍成为必然。
C.是因为折叠形式的书籍制作更加精美,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D.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需要。
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斡旋/浩瀚 行辈/行将就木 纷至沓来/原地踏步
B.喧嚷/寒暄 连翘/翘首以待 戛然而止/吱吱嘎嘎
C.蓦然/夜幕 间隔/挑拨离间 怒不可遏/短褐穿结
D.晦暗/悔恨 倔强/强词夺理 弄巧成拙/相形见绌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B. 《社戏》选自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D.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宋代文学家。
5、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⑴,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2)流。
注释:(1)坼(chè):分裂。(2)涕,指眼泪;泗,鼻涕
(1)赏析颔联的妙处。
(2)结合全诗,说说尾联句中“涕泗”包含的情感。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雪团像松鼠似的,从那棵被月光照成银白色的桦树上滚落下来,短筒枪贴着树身,吐出火光,子弹打在墙上,泥灰纷纷掉在地上,潘克拉托夫他们运来的玻璃窗也被打得粉碎。
枪声惊醒了睡在水泥地上的人,他们立即跳了起来,但是一见房间里子弹横飞,又都卧倒了。有人压在别人身上。
“你要上哪儿去?”杜巴瓦一把抓住保尔的军大衣问。
……
射击突然停止了。接着是一片令人惊奇的寂静。
“同志们,有枪的都到这边来。”杜巴瓦低声指挥那些伏在地上的人。
保尔小心地打开了门。空地上连人影也没有,只有雪花缓慢地飘舞着,落向地面。
森林里,十个人狠命抽着马,逃走了。
(1)“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是谁放的枪?他们要破坏什么事?
(2)联系原著的前后情节,说说筑路过程中保尔他们还碰到了哪些困难。
8、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别忘了“精神颜值”
陈鲁民
①颜值高者处处沾光,当明星容易走红,找工作额外加分,做销售更好出货,似乎干啥都占便宜。所以,时髦的人出门则描眉画眼,约会则浓妆淡抹。要说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可是,人毕竟都是活在灵与肉两个层面,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
②倘若说一个人的肉体颜值是父母给的,无法选择,听天由命,精神颜值则是自己挣的,好赖妍媸都要由自己全权负责。一个人如果其貌不扬,颜值不能秀外,那就想法子争取“慧中”,用知识、才华、成就让人刮目相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呢?
③多读书,可美颜。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可见,不读书人会变丑,就是天生的潘安之貌也会变成张松之容,西施之颜也会变成东施之貌。而多读书,勤思考,广学识,明事理,则会使人胸有沟壑,面有光泽,神采飞扬,充满自信,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勤养心,可增色。清朝学者萧抡说:“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养心,就是涵养心性,强健心智,净化心灵,端正心术,保持精神健康。可通过读书、教育、反省、觉悟来摄取,也可通过效法先贤、追慕英雄来植入。具体来说,自强不息养进取心,寡欲戒贪养洁净心,宠辱不惊养平常心。心养好了,营养丰富,自然会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⑤广见闻,可添彩。人生要多游历,行万里路,遍览大好河山,可淡看云卷云舒;多经事,历千般苦乐,“惯看秋月春风”,能做到宠辱不惊。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可“一览众山小”,开阔心胸;身影留得名胜古迹,能“坐看云起时”,荡涤污秽。唐人张说,被贬岳州,因饱览大好江山,贴近黎民百姓,诗文进步神速,佳作迭出,精妙奇美,人亦显得神采不俗,气势豪放,骨骼清奇,面容姣好,被时人誉为“得江山助”。见多识广的人,不会大惊小怪,走南闯北的人,不怕大风大浪,他们的脸上平静、安详,呈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美。
⑥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生而为人,就应内外兼修,秀外慧中,既需要颜值美,也需要精神美。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从“颜值高者处处沾光”的现象谈起,有什么作用?。
【3】请简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第一段加点的“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补全题目,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