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海北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说的清洁能源不包括(     

    A.水能

    B.风能

    C.煤、石油

    D.太阳能

    【2】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C.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D.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2、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郑州的是

    A. B.

    C. D.

  • 3、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上图,不能得出我国的地势特征的是(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呈三级阶梯分布

    D.西高东低

    【2】此图中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3】该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不包括(     

    A.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B.利于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C.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 4、2018年2月25日,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中,24台控制着“冰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24名轮滑演员,配合地面投影,不断变幻曼妙舞姿,惊艳世界(见图)。据此,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  )

    A.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B.需要大量劳动力

    C.受气候影响大 D.能源消耗量大

  •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区的简称是   ( )

    A. 藏  云  桂 台 B. 云 桂 粤、台

    C. 台、粤、桂、云 D. 闽  台 粤 云

  • 6、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7、下图示意2007~2016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的中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A.2007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2014~2015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2010年~2016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稳步增长

    D.2007年~2016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长

    【2】我国实施三孩政策,有利于(     

    A.大幅度减少人口数量

    B.减缓人口增长

    C.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

    D.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8、你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  

    A.人才优势

    B.技术优势

    C.资源优势

    D.交通优势

  • 9、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  )

    A.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B.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C.南方水质比北方好 D.加强北方的内河航运

  • 10、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此次天舟六号运送的货品清单中,有98件产品可用于开展实(试)验,包括一些航天育种的种子,如高粱、小麦、玉米、水稻、苦瓜等,总重量约714公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力发展天舟系列工程的属于(     

    A.生物工程

    B.计算机工业

    C.航空航天工业

    D.新材料、新能源工业

    【2】我国大力发展天舟系列工程,最关键的条件是(     

    A.科技发达

    B.环境良好

    C.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3】此次天舟六号运送的航天育种的种子,丰富了我国走科技强农之路的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科技强农内涵的是(     

    A.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

    B.不断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

    C.农业种植方式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

    D.培育新品种,发展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 11、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域从北到南依次有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C.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 12、我国北方著名的盐场和全国最大的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北部湾渔场

    D.莺歌海盐场、南海沿岸渔场

  • 13、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西风

  • 14、中央气象台2021年1月6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北方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低于-10℃。南方各城市气温则会在7日至8日触底,海口1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海南省受寒潮影响最大

    B.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C.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D.寒潮往往会带来大风降温

    【2】材料中我国南方海口和北方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 15、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运营。拉林铁路沿线山高谷深,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桥隧比高达75%。拉林铁路的开通,使藏族儿女走上了幸福小康之路。读图“拉萨至林芝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拉林铁路桥隧比高主要是因为沿线地区(     

    A.地形复杂

    B.冰川广布

    C.光照强烈

    D.日温差大

    【2】拉林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开发矿产资源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加强民族团结④便于滇藏联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

    A. 原始热带雨林,不适合人类居住 B. 海拔高,空气稀薄,不适合人类居住

    C. 气候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 D. 气候终年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

  • 17、我国最早迎接新一天日出的地方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海南省 C.黑龙江省 D.上海市

  • 18、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省会是(     

    A.太原

    B.郑州

    C.西安

    D.兰州

    【2】据河流流向可知,该省36°N以北区域的地势特点大致是(     

    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图中山脉名称是(     

    A.天山

    B.横断山脉

    C.巫山

    D.秦岭

  • 19、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大盆地均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B.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均位于新疆

    C.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物产富饶,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D.塔里木盆地戈壁沙漠广布,多沼泽、盐湖

  • 20、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为“爱国者治港”建立了法定的范围、框架和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香港是一个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具有的优势包括(     

    ①充裕的资金②丰富的矿产③先进的科技④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澳门和香港同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澳门的经济支柱是(     

    A.毛纺织工业

    B.机械制造业

    C.国际航运业

    D.博彩旅游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区,南方耕地以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 22、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停止增长了。 (   )

    A.正确   B.错误

  • 23、长江干流横贯东西,_______以下四季通航,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_”。

  • 24、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2.95亿,约占世界总数的______,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_______

  • 2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我国共有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 26、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

  • 27、看图完成问题: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从黑龙江的   到云南的   ,此线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 28、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 省的 省的  

     

  • 29、我国与 个国家相邻,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

     

  • 30、将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与行政中心、相关物产连接起来

    a太原   A安徽省   ①大同煤矿

    b拉萨   B山西省   ②马鞍山铁矿

    c长春   C西藏   ③长绒棉

    d合肥   D新疆   ④牦牛

    e乌鲁木齐  E吉林   ⑤长白山人参

    a_____b____c_____d______e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稻集中分布在______一线以南,该区域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该地区初春季节,影响粮食作物生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

    (3)A、B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相似的地形条件是______,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地。

  • 3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导致两地区的经济特点差异明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富庶繁华之地,水乡文化特色鲜明,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东北地区大部分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而温暖,且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漠河位于3)3'N附近,积雪期从9月7日至翌年的6月14日,最大积雪厚度可达53 厘米。

    (1)浙江、江苏有众多著名的水乡。图3示意江苏的___________,其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风貌,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2)请简析漠河积雪期长,积雪厚度大的原因。

    上海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一线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东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重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的现象。

    (3)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4)目前东北地区因资源枯竭、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经济发展滞缓,请你提出1条合理性措施。

  • 3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省,从长江、黄河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__的特点。

    (2)图中B地形区是____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

    (3)长江、黄河两条河流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是____;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之称。

  • 34、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知,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________(填方位)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________(填方位)递减,据此可以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____纬向____纬递减。

    (2)观察图1,甲地(青藏高原)和乙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图1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填字母),该洲的气温最____,影响因素是____

    (4)观察图2,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量____,图1中①地、②地、③地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是____气候。

  • 35、“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填序号及名称)。

    (2)长江三角洲在农业方面物产丰富,有____的美称。

    (3)长江在岛屿A____注入____海。

    (4)珠江三角洲毗邻④____、⑤____,发展了____经济;他们之间的合作模式是____

    (5)连接广州的铁路干线B是____。⑤地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