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风云》
D.《我的1919》
2、某一主题为“历史悲痕、铮铮铁骨”的序厅雕塑,塑造出如天外陨石轰击清朝版图的造型效果,寓意砸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在该序厅我们可能会( )
A.了解到《南京条约》的条款
B.倾听到邓世昌的悲壮豪言
C.了解九龙区被割让的过程
D.认识东交民巷使馆界变迁
3、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中记载“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他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仍拥有较强军事实力
B.太平军的英勇抗击
C.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
D.列强内部矛盾重重
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6、假如你是某部电影中毛泽东的扮演者,在拍摄有关重庆谈判的画面时,你会选择的台词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
7、20世纪30 年代初,一批东北作家流亡到关内各地,他们创作了许多描写东北遭到异国蹂躏的作品。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东北被日军占领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D.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8、某纪念馆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推出了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分为“历史性决策”“起义的前夜”“伟大第一枪”“军旗的升起”四个部分。该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
9、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某课题小组收集了如下一些史事信息:①1978.1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②1982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③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④1992年初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请为这些信息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
A.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邓小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0、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读下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哪一处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 )
A.A B.B C.C D.D
11、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粮食产量数据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恢复发展生产
12、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社会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有个情景是:阿Q被带到公堂上接受审判,不由自主想跪下去,一个长衫人物吆喝他“站着说!不要跪!”而阿Q终究还是跪下,被长衫人物骂道“奴隶性!”这反映出当时( )
A.司法审判严酷
B.政治斗争激烈
C.尊卑等级森严
D.新旧思想交替
13、民族区域自治( )
A. 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
C. 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D. 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4、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
A.战争环境的严峻性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镇压的残酷性
D.西方列强的欺骗性
15、“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D.赵树理~《愚公移山》
16、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 )
A.实现国内和平
B.实现民主政治
C.建立联合政府
D.争取备战的时间及政治上主动
1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说的( )
A. 刘光第 B. 谭嗣同 C. 杨锐 D. 康广仁
18、下图为1966年-1968年福建财政收入,造成这三年万元财政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20、实现了私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的伟大创举是( )
A.走合作化道路
B.发展公私合营
C.实行赎买政策
D.建立人民公社
21、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名称是____________。
2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3、五四运动的口号:④“_____,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⑤_____”“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24、变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5、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_____的开始。
26、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7、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8、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
29、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_________
30、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_____年____月_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3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它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
32、列举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33、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
(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着什么样的性质?确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关于《宪法》,你还知道些什么?
(2)宪法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3)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讨回权利?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枪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東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中 “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
材料二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