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2)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
(4)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四节气歌》)
(5)___________________,若饮食,_________________,勿生戚。(《弟子规》)
2、照样子填一填:
(1)一(方)鱼塘
一( )石桥 一( )翠竹 一( )帆船 一( )队旗
一( )大秤 一( )稻田 一( )海鸥 一( )欢笑
(2)(练)舞蹈 ( )象棋 ( )京戏 ( )果子
(3) 隐隐约约
(4) 烟云 烟消云散 穷尽 山川
3、请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山水画 一面(______) 害(______)之马
(______)满园 大雪(______) 与(______)交,言而有信。—《论语》
4、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活现
半疑 东
西
深
静 劳
费
啦
啦
1.这些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词语中是拟声词的是_____,你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吗?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_,只能听见蛐蛐在草丛中轻轻地鸣唱。
5、把古诗填写完整。
不敢__________,
恐惊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nán bù cóng lín chèng gǎn shén qì huó xiàn
shēng chǎn huā pào chàng gē dà xuě fēn fēi
7、根据课文内容,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狐狸分奶酪很公平,谁也没多吃,谁也没少吃。(_____)
【2】只要肯动脑筋,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_____)
【3】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因为我要的是葫芦。(_____)
8、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就”字共有12笔,右边没有一撇。____
【2】“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3】“它”字共有5笔,第4笔是竖弯钩。____
【4】“宽”字第三笔是横撇,不要写成横折钩。____
【5】“跳”字左边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____
9、葡萄沟出产葡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呼”字左短右长,“忙”字左长右短。_____
【2】“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形容话很少的成语。_____
【3】“我八岁了,还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八岁了,还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_________
【4】我们常用“坐井观天”讽刺见识短浅的人。______
11、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孩子们都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夹不住。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了一把钩子去钩,也钩不着。
小文想了一个好办法 他叫每人都去打一盆水 你一盆 我一盆 把水倒进树洞里 树洞里水满了 皮球就浮上来了
【1】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短文内容,选择对加点词“绞尽脑汁”的正确理解。( )
A. 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所想的办法 B. 使劲动脑筋想办法
【3】皮球掉进里 , 、 、 和 都动脑筋想办法。
【4】皮球是怎样浮上来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三颗心
楼下住着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病了,医生叫他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几天。
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宁宁也像爸爸妈妈一样。
只有凳子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咚咚(dōng)咚咚”的响声。怎么办?宁宁想了想,找出一些布头儿,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
这下好了,“咚咚”声没了!
爸爸妈妈说:“我们家的凳子也听话了,像宁宁一样懂事,一样乖。”
宁宁望着爸爸妈妈笑了,爸爸妈妈望着宁宁也笑了。
三颗心,都牵挂着老爷爷呢!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短文中的“三颗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心。
【3】“宁宁也像爸爸妈妈一样”指的是宁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遇到像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 )草鞋,( )斗笠,(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戴着 挑起 穿着
2.大家心疼朱德的原因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 )
①他怕不认识自己的扁担,所以做个记号
②他想让大家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也表明自己要与大家一起挑粮食,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
③朱德很喜欢自己的扁担,怕别人拿走它
14、阅读理解。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 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 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 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请给第四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______ 偷偷——______
【3】 “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1)蝴蝶花会翩翩起舞。
(2)蝴蝶花开了,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3)蝴蝶花很美。
15、课内阅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 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旁边(pán páng ) 蹲着(zūn dūn )
【2】请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
【3】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青蛙长什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相似的事物连起来,并选择其中一组,照样子写句子。
云朵 露珠 大树 枫叶
珍珠 小绵羊 蝴蝶 伞
例:荷叶上的露珠 亮闪闪 的,像晶莹的珍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今天放学,我背着书包在站台等车,这时来了一位阿姨……
阿姨:“小朋友,你好!”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姨:“请问,去文化宫怎么走?”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姨:“需不需要转车呢?”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青蛙跟着妈妈_________________。
2.风有时候_______,有时候________。
3.窗台上的花那么_______,那么________。
4.妹妹认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来了,花儿已经_______________。
6.窗外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在信上画了一束美丽的花。
8.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
20、请选用几个词语写写日月潭的景色。
风景如画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群山环绕 山清水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