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联中与使用场所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赋千秋唯一序,江山万里独斯楼(岳阳楼)
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书房)
C.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茶馆)
D.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泰山)
2、【标点符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呢?
B.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
C.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的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缓慢而短小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
D.下述现象似乎十分奇怪: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
3、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插花节——彝族
B.刀杆节——傈僳族
C.目脑节——拉祜族
D.花山节——苗族
E.泼水节——傣族
4、赛珍珠是哪国女作家?( )
A.美国 B.意大利 C.印度 D.法国
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
A.王勃 B.张九龄 C.李白 D.王湾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抒情之作,它的开端就很奇特。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交代自己奇特的出生之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大漠草腓、落日孤城的萧瑟景象,有力地渲染了塞外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战士们殊死奋战的悲壮气氛。
(3)二十四节气反映气温、物候等变化,能帮助人们认知时节规律,指导农事,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古诗词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李白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均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自然永恒的慨叹。
(3)古典诗词中,诗人经常用“箫鼓”来表现民间祭社祈年时吹吹打打的热闹场景,如南宋诗人陆游就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指出只有“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____”的悲壮场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道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寒蝉等的论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通过描写夜景,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使用互文手法抒发将士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的苦闷与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凶猛的大鸟不与一般的鸟为伍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坚信祖国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曹操面对大江饮酒,“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他的评价。
1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邮亭
【唐】张继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乙】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之三)
【北宋】王之道
开窗如见碧油幢,新竹春来过屋长。
渐近柴桑旧家路,清风来报稻花香。
【1】《过》诗所写的季节是( )
A.初春
B.初夏
C.初秋
D.深秋
【2】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欲斜”三个字点出了时间。
B.“每到”写出了离家时间之久。
C.“碧油幢”指成片竹子如营帐。
D.“柴桑”在诗中指的是桑树林。
【3】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穆,字朗兴。性刚烈,有壮气,颇涉书史,好尚功名。世宗初,袭男爵。后除夏州别驾,寻加宁远将军,转泾州平西府长史。时刺史皇甫集,灵太后之元舅,恃外戚之亲,多为非法。穆正色匡谏,集亦惮之。转安定太守,仍为长史。还朝,拜左军将军,转河阴令,有严明之称。
时蠕蠕主婆罗门自凉州归降,其部众因饥侵掠边邑,诏穆衔命宣慰,便皆款附。明年复叛,入寇凉州。除穆辅国将军、假征虏将军、兼尚书左丞、西北道行台,仍为别将,往讨之。穆至凉州,蠕蠕遁走。穆谓其所部日:“夷狄兽心,唯利是视,见敌便走,乘虚复出。今王师来讨,虽畏威逃迹,然军还之后,必来侵暴。今欲赢师诱致,冀获一战,若不令其破胆,终恐疲于奔命。”众咸然之。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穆伏兵奔击,大破之,斩其帅,获生口杂畜甚众。
及六镇反叛,诏穆为别将,隶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崇将班师,会诸将议曰:“朔州是白道之冲,贼之咽喉,若此处不全,则并、肆危矣。今欲选诸将一人,留以镇捍。不知谁堪此任?”众曰:“无过穆者。”崇乃请为朔州刺史,仍本将军,寻改除云州刺史。穆招离聚散,颇得人心。时北境州镇,悉皆沦没,唯穆独据一城,四面抗拒。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萧衍遣将军曹义宗逼荆州,诏穆为使持节、南征将军、都督南征诸军事,大都督以援之。穆潜军径进,出其不意,至既大破之,生擒义宗送阙。以功迁卫将军,进封赵平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迁使持节,加侍中、车骑将军、假仪同三司。与大将军元天穆东讨邢杲,破平之。时元颢内逼,庄帝北幸,颢入京师。穆与天穆既平齐地,回师将击颢。穆先驱围虎牢,尽锐攻之。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时年五十三。庄帝还宫,追赠侍中、司徒公,谥曰武宣。
(节选自《北史·费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B. 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C. 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D. 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男爵,爵位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不同等级,有些爵位可世袭。
B. 刺史,官名。汉武帝时开始设置,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 蠕蠕,亦称“柔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先祖为东胡,原是鲜卑拓跋部的一个部落。
D. 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或称号,追赠的官职必须高于生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费穆性格刚烈。外戚皇甫集仰仗权势,做不法的事,费穆面色严肃地向他进谏,皇甫集也很害怕。
B. 费穆急君所难。蠕蠕首领婆罗门从凉州归降,部下因饥饿抢掠边境城镇,费穆主动前往安抚慰问。
C. 费穆才能出众。六镇叛乱时,他隶属都督李崇参加北伐,在形势非常危急时,受到众人一致推举。
D. 费穆战功赫赫。在萧衍派遣曹义宗率军逼近荆州时,费穆大破之,生擒曹义宗并且将之送到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
(2)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14、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