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五四”思想影响,郭沫若的诗歌主题多为狂飙突进、摧枯拉朽,呼吁开辟崭新的纪元,本诗集中反映了郭沫若这一主张。
B.作者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图景,将茫茫的宇宙,漂浮的白云,广袤无垠的大洋,翻滚奔涌的大浪呈现于面前。
C.诗歌从抽象到具体,以无与伦比、气吞山河的气势,表现对大自然的憧憬、对力的推崇,这是作者的呼喊,也是时代的号角。
D.作者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式,尽情呼唤“力”,歌颂“力”,为摧毁呐喊,为创造呼号,希望把历史的车轮更快推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秦王还柱而走。 D.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当察乱何自起 当:应当
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D.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劝:鼓励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爱情就有爱情,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A.生命就像四季一样,有繁荣也有衰败,有欢乐也有忧伤。
B.直面纷繁的现实,向世界散开心扉,才能收获圆满人生。
C.要保持心灵的晴明,用心去感受生命中所经历过的一切。
D.时空的流变,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幻莫测,人生多姿多彩。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 你。
②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 ,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
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终结。
A. 思念 妥当 宣布 B. 思念 恰当 宣告
C. 纪念 妥当 宣告 D. 纪念 恰当 宣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同此心
老舍
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年岁,知识,理想,都不许他们还沉醉在《武松打虎》或《单刀赴会》那些故事中。
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只有一个缝留给他们一一低首去作行尸走肉。
王文义是三个中最强壮的。差一年就大学毕业了,敌人的炮火打碎他的生命的好梦。假若他愿意等着文凭与学士的头衔,他便须先承认自己是亡国奴。他把墙上的一面小镜打得粉碎,镜中那对大而亮的眼,那个宽大的脑门,那个高直的鼻子,永将不能被自己再看见,直到国土收复了的一天。
他把范明力和吴聪找了来,两个都是他的同年级而不同学系的学友。“有了办法没有?”
“我们逃吧?”吴聪试着步儿说,语声似乎是被羞愧给管束住。
“逃?”王文义低声的问,而后待了半天才摇了摇头:“不,不能逃!逃到哪里去?为什么逃?难道这里不是我们的土地?”“我也这么问过自己,”吴聪的语声高了些,“我是这么想:咱们死在这里太可惜,而且并没有什么好处。”
“是的,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惜;三个人的力量太小,无益。”王文义点着头说。忽然,他立了起来:“可是,亡国奴是没有等级的,一个大学生和一个洋车夫没有丝毫的分别;再从反面来说,在为国牺牲上,谁的血洒在地上都是同样的有价值。我不逃,我要在这里死。”“我明白了你的意思!”范明力的厚嘴唇掀动着,“死不是为急速结束这一生,而是把一点不死的精神传延下去。”
“好吧,”吴聪把窄胸挺起来,“说你的办法吧!我愿意陪伴着你们去死!”
“我们先立誓!”
“吴聪,范明力,王文义,愿为国家而死,争取民族的永远独立自由!”
在驴儿胡同的口上,无论冬夏老坐着一个老婆婆。她的职业是给穷人们缝补缝补破鞋烂袜子,老少男女都呼她“好妈妈”。有人说,她本是姓“郝”的。
她不识字,不晓得国家大事,可是她知道恨日本。现在,满天飞的,遍地跑的,杀人的,放火的,都是日本。
最使她不痛快的,是马路那边站岗的那个兵。他的长刺刀老在枪上安着,在秋阳下闪着白亮亮的冷光,他的脚是那么宽,那么重,可那是“咱们”的地。
凡是能来杀或打这个兵的,她便应当呼之为一一容或她会说这个一一英雄,只要他敢去收拾那个兵。
啊,那兵又换班了。我们的英雄啊,怎么还不来?还不来?老妈妈盼祷着。
好消息来了!拉车的王二拿着双由垃圾堆上拾来的袜子,蹲在她旁边,他偷偷说:“好妈妈,听说我们两个小伙子,把他们的一车炸弹全烧完,还打死他们五六个兵!”“听说那俩小伙子是跑进一家小肉铺去,跑进去就没影儿啦。好妈妈,你看肉铺的人也真有胆子,敢把俩小伙子放走!我们有骨头的,好妈妈?”
好妈妈几天没用过的笑容,由心中跳到脸上。“要是有人敢打那边的那个东西,我也敢帮忙,你信不信?”“我怎么不信?我要有枪,我就敢过去!有了一个不怕死的,接着就有十个,一百个,一千个,是不是,对不对?”
第二天,都快到收活的时候了,来了个面生的小伙子,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好妈妈刚要拿针,那个小伙子拦住了她。“明天我来取吧,天快黑了。回家吗?一块儿走?”一同进了驴儿胡同,少年低声的问:“这条胡同里有穿堂门没有?”
“你是好人!”好妈妈点头赞叹。“我告诉你,这里路南的第十个门,有个后门,可是没法打穿堂儿,那是人家的住宅呀。”
少年没有言语。好妈妈慢慢的想出来:“行!我要准知道你什么时候来,我可以托咐倒脏土的李五给你们开开门。”
“我明天早晨八点来!”
“就是卖杏茶的周四过来的时候?”
“好!卖杏茶的过来,那个门得开开!”
“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知道!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一样!”
次日,好妈妈早早就到了。“杏儿一一茶哟。”周四就快到她面前了,她的眼几乎不能转动。忽然,直象一条黑影儿,由便道上闪到马路边的一棵柳树后,紧跟着,枪响了,一声两声。那个兵倒在了地上。南边北边响了警笛。那条黑影闪进了驴儿胡同。
也就是刚四点钟吧,她想收活回家,她的心里堵得慌,正在这么想,取袜子的来了!她几乎不肯相信自己的眼晴!他蹲在一旁,看着袜子,低声的问:“早晨我打死他没有。”
好妈妈微微一摇头。“他装死儿呢,一会儿就爬起来了。”“呕!下回得用炸弹!
你要是有枪啊,给王二一支,他也愿意干。”
“有的是人,妈妈!”
“哎,下回来,打准一点!”好妈妈的心里又不堵得慌了。
他们三个又坐在一处,互相报告着工作,并且计划着以后的办法。
王文义不得意,也不失望:“咱们的成功与失败都没关系,唯一的好处是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咱们的心,大家的心,都并差不很多。我们只是作了应该作的事,至多也不过是先走了一步而已。好吧,我们商量明天的事好吧。
(选自老舍《火车集》,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王文义等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
B. 年老的郝妈妈没有知识,也不懂国家大事,可是在国难当头之际却深明大义,无所畏惧,表现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C. 小说第二部分集中写了抗击侵略者的具体场景,“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的小伙子刺杀敌人未能成功,郝妈妈非常失望。
D. 在王文义看来,行动的意义在于“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小说以“人同此心”为题,简练明确,内涵丰富。
【2】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请简要分析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点。
【3】《人同此心》这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哪些特色?请从《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为例,谈谈你对其谋篇布局特点的体会。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的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无题》)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不积跬步,_________ 。(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_ ,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8)靡不有初,_________ 。(《诗经·大雅·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生活中有挫折,但是希望永远在前方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先说了“古之圣人”的做法,又说了“今之众人”的做法,二者对比,作者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而个体人类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地球只是一粒直径0.37毫米的尘埃,人的存在更微不足道。古今同理,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同样的人生理解。
(2)古往今来,神州大地蕴含万物精华;钟灵毓秀,孕育杰出人才,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12、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各题
山 居 秋 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与《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是
A. 落日残霞
B. 老树寒鸦
C. 青山绿水
D. 红叶黄花
【2】《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的共同之处是
A. 描绘相似的秋日景物。
B.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 展现秋天的缤纷色彩。
D. 刻画雨后山村的风光。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赞,字奉国,上谷人,因难徙冯翊万年。父修之,字延期,苻坚东莱太守。赞弟谦之有道术,世祖敬重之,故追赠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公,赐命服,谥曰哀公,诏秦雍二州为立碑于墓,又赠修之母为冯翊夫人。 及宗从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民者七郡、五县。
赞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华为冯翊大守,召为功曹,后除襄邑令。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妥远将军、魏郡太守。其后,秦雍之民来奔河南、荥阳、河内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轵县侯,治于洛阳,立雍州之郡县以抚之。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初,赞之未贵也,尝从相者唐文相。文曰:“君额上黑子入帻,位当至方伯封公。”及贵也,文以民礼拜谒,仍曰:“明公忆民畴昔之言乎?尔日但知公当贵,然不能自知得为州民也。”赞曰:“往时卿言杜琼不得官长,人咸谓不然。及琼被选为盩啡令,卿犹言相中不见,而琼果以暴疾,未拜而终。吾常以卿言琼之验,亦复不息此望也。”乃赐文衣服、良马。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真君九年卒,年八十六。遣令薄葬,敛以时服。世祖悼惜之,谥日宣穆。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B. 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C. 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D. 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祖,又称“代祖”,是相对“始祖”而言的先祖称谓,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庙号。
B. 赠,文中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与“除”、“拜”义相同。
C. 河内,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句的“河内”意思一致。
D. 令,文中即县令,又称县尊、百里侯,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寇赞家世很辉煌。他的父亲是太守,弟弟寇谦得到了皇上的特别看重,以至于堂叔伯等亲戚都得到了追赠。
B. 寇赞政绩显赫。他在担任襄邑县令和妥远将军、河南郡太守时,治政有方,多次被人们称赞,推举为首领。
C. 寇赞有爱民之心。治理洛阳时,他就设置雍州郡县安置流民:后来官爵显贵,但对流民工作仍然相当关切。
D. 寇赞能移风易俗。他在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要求其丧事从简,且入殓时只穿平时穿的普通衣服,令人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2)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餐饮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近日,武汉市餐饮业协会向武汉的餐厅发出倡议:推行N—1点餐模式,即10位进餐客人只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针对两三位客人进餐,餐厅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节约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每家餐厅要准备打包盒,对万一有剩菜、剩饭的顾客提供打包服务。北京、西安等地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也包括多项节约措施,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传统美德,而近年来出现的“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体系的问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仅需要在“舌尖”上做出努力,更要从“刀尖”抓起,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针对“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高三(4)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以与会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