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梧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 2、下列与《逍遥游》有关的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气,指阴、阳、风、雨、雷、电六种现象。有时,六气也指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B.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曾为尧帝大臣,《逍遥游》中的“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说的就是此人。

    C.圣人,与文中的“至人”“神人”意思相近,都是指修养最髙的人。

    D.羊角,羊的角,旋风盘施而上如羊角,因此用“羊角”代指旋风。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成功是需要机遇的,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和杜甫都已去世。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正好适逢其时。

    B.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但在内容和悄调上很不相同。

    C.白居易之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上登上峰巅,青史留名,是因为离不开他的一身正气和完美人格。

    D.纪录片《白居易在龙门》以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等为主线,以旁白介绍加配乐的形式展现了他坎坷多难、跌宕起伏的一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梁鸿于海曲 ②而学于师 ③贾谊于长沙 ④单于其节 ⑤外连衡而诸侯 ⑥俊采

    吴会于云间 ⑧顺流而也 ⑨木直中绳,?以为轮

    A.①②⑥⑧

    B.②③④⑦

    C.⑤⑦⑧⑨

    D.①③⑤⑨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

    (2)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

    (3)国家卫计委表态称,“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各部门必须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

    (4) 的“善”比无可救药的“恶”更可怕。想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A. 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自以为是  自行其是

    B. 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莫衷一是  自以为是

    C. 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 自行其是  自以为是

    D.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自以为是  莫衷一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说早期的奇幻作品还具有远古神话色彩,并在某种程度上建基在历史的原型故事与原型人物(往往是帝王)之上,那么到了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奇幻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故事呈现出架空历史、根于幻想的趋势,故事发生地往往为虚构的大陆。在《霍比特人》《指环王》等一系列作品中,托尔金确立下来的现代奇幻话语影响深远,直接引发了奇幻文学的高峰——以逝去的美好事物、极端的善恶对立、童真的异族精灵、极具号召力的英雄等为主要特征。在他的奇幻世界中,借助于魔法的庇护,勇敢又善良的英雄历经磨难终将战胜邪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架空历史、根于幻想的奇幻话语恰恰来自于对现实的关注与反思。托尔金曾说,奇幻文学旨在打造“第二世界”。但“第二世界”并不是不让人与现实发生联系,而是在架空的世界中重新编排人性的善恶,在心理层面缝合情感创伤、净化心灵。在幻想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跟随主人公游于仙境,并毫无顾忌地认同于正义的一方:他们善良、守信、道德长存。这些特质如此稳定,以至于我们大可安放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

    (摘编自林萌《西方奇幻文学:从史诗巨著到大众影视》)

    材料二:

    神话作为世界大众文艺的根语汇、源代码,当然不能缺少中国传统神话与当代中国作家对神话再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同样是以玄幻、修真、仙侠、奇幻、都市异能、历史言情为常见类型,如《佣兵天下》《间客》《盘龙》《神墓》《放开那个女巫》《诡秘之主》等,以及许多女性历史言情小说,在想象力和体验性上都可以与好莱坞电影相媲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能够成批量走出国门,在欧美以及亚洲等地受到广泛欢迎,正是我们有很多由这种神话思维支撑的幻想类和历史言情类作品。

    为何人类如此需要幻想类型的文艺作品?这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知道得越多,就越希望探索未知世界,以免被现实世界的成见束缚。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形态,是在虚拟情境、超现实情境中,凭想象力而能够达成的情感活动,并由此得到高潮体验。越是聪慧的人,体验虚拟情境的动机就越强烈。当人类在超现实情境中,获得新奇、惊奇、神奇的体验,就会极大地激活人类猎奇机制,让受众在想象中靠近虚拟的超级英雄——“神我”目标,体验力量与神智得以成长的过程,给人以向上奋斗的诱导。

    青少年受众偏好具有神奇效应的小说与影视剧,正是因为青少年的成长,亟须培育、发展猎奇机制。而提升生存、发展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成年人的终生课题,其对神奇效应的体验需求亦是终生的。成年人是幻想小说与电影的主要创作群体,亦是主要受众群体。

    在正常社会条件下,人们得到新奇、惊奇、神奇体验的情感效应越大,创造力就越丰富,所以大众文艺作品总是以超现实的神话形态为常见的作品形态,并用文艺技巧对惊奇、神奇效应加以合理化、程序化安排,以安抚不适感,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反应。人类知识大爆炸得益于人类变得比从前更聪明,而知识大爆炸之后的社会,需要人类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变得更为强大,猎奇机制更加有效,所以对神奇世界的体验需求更为强劲。这就更加需要超现实情境的、具有神话思维的文艺作品。未来,随着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变化,如果缺少对虚拟情境的想象能力、缺少把现实与超现实情境的语码相互转换能力的人,就会导致人类既不能理解超现实世界,也不能理解现实世界,这将无法发展自身。

    20世纪以后世界大众文艺回归神话传统,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网络文学为人类重新创造新神话,正是顺应了人类对神奇体验效应的需求。它们大胆吸纳全人类各种文化资源,把世界各地的神话元素、科技想象与人文关怀、伦理态度相融合,形成自己新的情感体验知识谱系。这就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长盛不衰的基础。

    (摘编自王祥《不断顺应人类对情感体验的新需求——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启示》)

    材料三:

    想象世界的创造,是幻想类文艺作品的核心任务之一,包括仙侠类网络文艺。近年来,中国仙侠类网络文艺持续升温,成为文艺创作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热门。如何提升想象世界的创作水平,赋予想象世界以独特的叙事价值、文化功能,是仙侠类网络文艺创新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事实上,所有的虚构写作都在建构和探讨不同的可能世界。当读者沉浸到一个虚构故事之中时,不仅角色对于他们来说是真实的,就连角色所生活的想象世界,也在他们头脑中暂时取代了真实世界的位置。

    常规的叙事规则强调,环境和背景以服务于人物、故事为核心目标。离开角色的行动,环境和背景不具有独立价值。而以《指环王》《精灵宝钻》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当代幻想类文艺作品,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精灵宝钻》中,人物、故事与想象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倒转。一系列并不连贯的角色和行动,其实是为了建构完整的中土世界史诗。想象世界之宽厚程度,超出了故事本身的需求,而发展出某种主体性、独立性。这种想象世界,不仅支撑了特定的角色和行动,也成为其他媒介产品的孵化母体,推动了高品质IP的形成。

    换句话说,精彩的想象世界,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叙事篇幅,让一般性的叙事假定得以升级。它通过隐喻、象征等方式,容纳了价值、神话和世界观层面,为大众提供了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积极思考。除此,想象世界还有助于推动叙事风格的多元尝试。它突破了传统叙事规则对于环境和背景的限定,刺激相关作品逐渐脱离单一主角和高度集中的单线叙事,让多角色、网状和碎片化成为新的流行风格。

    (摘编自梁君健《想象世界:仙侠类网络文艺的升级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奇幻作品不再塑造早期奇幻作品中常有的帝王,而改为塑造极具号召力的英雄。

    B.人类希望通过幻想类作品探索未知世界,摆脱现实世界的成见束缚,其中越聪慧的人表现得越强烈。

    C.《指环王》等一系列优秀幻想类文艺作品都遵循以人物和故事为核心的原则,围绕核心虚构环境和背景。

    D.西方当代幻想类文艺作品为了建构完整的中土世界史诗,偏离了现实世界,使角色与现实产生了疏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奇幻作品经过发展,保留了神话色彩,但虚构的成分更大,幻想的意味更浓,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功不可没。

    B.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打造的“第二世界”是作者幻想的世界,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品质的歌颂。

    C.中国网络文学中有很多传统神话的元素,因而能成批量走出国门,受到欧美以及亚洲等地大众的广泛欢迎。

    D.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对青少年不无裨益,幻想类作品有助于培育、发展他们的猎奇机制,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网络直播的领域逐渐多元化,美食、健身等新的内容不断被挖掘,‘网红’还出现虚拟化现象,虚拟人物也可能成为‘网红’,如‘一禅小和尚’等。”

    B.“网络文学作品《老妈有喜》涉及二孩政策、中年妇女境遇、青春期叛逆等社会热点话题,书写了两代女性的成长与自我价值追求,颇具时代气息。”

    C.“网络仙侠奇幻小说《佛本是道》以《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传统仙魔小说为底,作者以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一点点完善了一个真实的洪荒世界。”

    D.“从1997年至今,《哈利·波特》不仅推出了图书、电影版本,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产业链,有助于作品成为新的文学经典。”

    【4】请分析材料二画横线段落的论证思路。

    【5】请依据三则材料,对网络文学创作者提出三条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和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杜甫《客至》中写待客的食物简单粗陋却满蕴真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锦”又称“列词”,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创造意境、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古代诗歌中常用这种手法,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了人生应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两种是“至人”“神人”的境界,表现另外一种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风”“月”反衬自己悲痛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弹奏的声音宛转流畅,又用“____________”描写曲终琵琶声戛然而止的声音。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 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2)《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是古诗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杜牧《泊秦淮》中的“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徐公后,做出了一系列的反应,他先“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美貌远远比不上徐公的结论。

    (1)“十个空想家,抵不过一个实干家”,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讲述了空想无用的道理。

    (3)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描绘了大漠的广阔、雄奇。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辛弃疾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注】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注】解后:邂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谷”表明赵郎中住在山中,“不肯”也并非真的不肯,而是指山中的春天来得迟,所以梅花开得晚。

    B.大雁不愿意看到梅花零落而先行离去,也没有人来陪伴孤傲高洁之人。这说明很少有人来拜访赵郎中。

    C.诗人来到山中与梅花邂逅,顿时被梅花吸引,于是饮酒赋诗,并认为只有诗酒,才能匹配梅之风流。

    D.赵郎中三十年来种了不少梅树,因偏僻无人问津,诗人感慨不已,“更怜”一词饱含诗人的不平情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赵郎中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洞而上,山脉怒,赫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远涉椒板。有土垤磈磊,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嗌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简注)

    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阅读指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登虞山游览所见到的景象,以及游览后的感慨。作者感到,天下胜景,若一览无遗,反而兴味索然;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文章语言优美,描述形象生动;文末的慨叹,颇发人深思。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虞山去吴城百里______ (2)余已筇屐,不能阻______

    (3)山脉怒,赫石纵横______ (4)余其言,欲问道往游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辛丑秋,将江阴   ②二虫又何知

    B.①始欣欣,继焉索索   ②或师,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C.①取径南,益露奇境   ②愿十一城请易璧

    D.①沾衣湿裘,余与客难暂留矣   ②吾尝跛望矣

    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中代词“其”具体指代的内容。

    (1)余识其言。“其”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履。“其”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六名话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   )

    ①舟行山十,望剑门入云际②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③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④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⑤龈腭摩天,崭绝中断⑥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 天 下 之 境 涉 而 即 得 得 而 辄 尽 者 始 焉 欣 欣 继 焉 索 索 欲 求 余 味 而 了 不 可 得 而 得 之 甚 艰 且 得 半 而 止 者 转 使 人 有 无 穷 之 思 也 呜 呼 岂 独 寻 山 也 哉!

    6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2)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华社推出“我们的新时代•字述2019”报道,以“旗”“拼”“创”“法”“根”“奔”“绿”“进”“新”十个关键字来总结过往,希冀明天。

      看到上面十个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字为基础确定立意,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