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中卫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法国普罗旺斯以什么植物而闻名?(  

    A.薰衣草 B.郁金香 C.虞美人 D.红豆杉

  • 2、(  )的出现,标志着字书编撰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

    A. 《中华大字典》   B. 《简明汉语字典》

    C. 《康熙字典》   D. 《现代汉语词林》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韩国、日本不知不觉中正逐步滑向美国在亚太熏新战略布局的棋子。

    B. 我是个不太喜欢热闹的人,一天傍晚,我和小李独处静坐时,倍感惬意,他执意要和我下几局象棋。

    C. 一些单位存在劳动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分工不合理和恶意拖欠上资的现象较为严重。

    D. 北京地铁机场线作为试水线路,率先实行了扫二维码进出站的做法.且目前日均约800名乘客通过扫码进出站。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她前几年遭遇车祸,脑子受了撞击,影响了语言表达,想说“手机”,却往往说成了“遥控器”,她一直为自己的言不及义而苦恼。

    ②李商隐年轻时暂露头脚,他创作的很多诗词文赋文采斐然,流传到当时诸多名流手中,也是不赞一词,获得了广泛认可。

    ③当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那一批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人,男女人数平分秋色,嘻嘻哈哈地,日子过得飞快。

    ④那年我探家,未免有着许多感慨,几十年的人生,白驹过隙,听说一位老友因为脑溢血已经过世,心中不免多了几分酸楚。

    ⑤当年负责招工的那几位,把我们这群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其中一位津津乐道地讲着那工厂的无数好处。

    ⑥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作品,缺少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这与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急功近利和浅薄浮躁不无关系。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

    ①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其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

    B. “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 “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 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画产生了中国文化。

    B. 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 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就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 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 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 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D. 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无论是否身在朝堂,都会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

    (2)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___________”两句极写穿着气派且打猎随从众多,描绘出一幅壮观的出猎图。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每个人引以为乐的东西有所不同,他只愿一直修养自我、追求美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因杜鹃叫声凄美,诗人多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和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都用了此意象。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丁香姑娘走过坍塌破败的墙,走出了雨巷,从而引发诗人无尽的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写大败敌人。

    (2)“扁舟”是中国古诗文中的常用意象,出现频率非常高,古人常常借此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在建筑设计上的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这一特点,并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向孔子问“恕”,孔子向他解释“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云和鸟,形象且深远地寄托着作者的仕隐之感。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先以声写声,再以形写声,突出了乐声起伏多变,优美动听的特点。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河朔吟

    范仲淹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注]①燕赵: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后晋时被石敬瑭割让于契丹。北宋初年宋为夺回此地与辽展开过多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宋真宗时签订“澧渊之盟”,此地渐趋平静。②对诸侯:指孟子见梁惠王。③夸:大。④严忧:即严尤。王莽时任大司马,曾向王莽论及抵御匈奴之策。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让正值而立之年的诗人满怀羞愤。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与辛弃疾《永遇乐》中“佛狸祠下”的人们何其相似。

    B.颔联感情复杂,既表现了诗人立志成为一代儒将的非凡抱负,又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却没有成效的怜悯之情。

    C.颈联使用“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的典故,表达了对名相良将的敬意,也暗示愿以两人为楷模,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物。

    D.作品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平实质朴,情感深沉厚重,展现了一个务实、有抱负的青年政治家形象。

    【2】范仲淹认为安边御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踈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踈”之“足”,遂改姓焉。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皙与卫恒厚善,闻恒遇祸,自本郡赴丧。尝为《劝农》及《䴵》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华召皙为掾,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皙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大悦,赐皙金五十斤。时有人于嵩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

    (节选自《晋书·束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

    B.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

    C.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

    D.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才,又称秀才,意思是有美才之人,是汉代察举科目,明清时指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

    B.贼曹,官署名,西汉初置,主管郡国事,东汉改掌盗贼、词讼、罪罚等,亦为官职名。

    C.科斗字,古文字书体,笔画起止皆以尖锋书写,因字形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D.曲水,是指引溪水环曲成渠,专供古人祭祀时流觞饮酒,以攘除灾祸,祈求国泰民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束皙出身世家,年少即知名。他的先祖踈广曾身居高位;他博学多闻,在太学游学之时,博士曹志称赞他好学不倦,认为无人能比得上他。

    B.束皙宅心仁厚,又重情重义。他曾在郡里大旱时为乡人求雨,天降甘霖,众人认为是他的诚心感动上天;与他交好的卫恒遭祸,他从郡里赶去赴丧。

    C.束皙接受皇命,准确考校古书。他探求古墓残存简札的主旨,并用当时的文字抄写;又辨明嵩山下所获竹简上的字是汉明帝刘庄显节陵中的策书文字。

    D.束皙才华出众,受到举荐提拔。他起初在乡里被推荐并未就任,接着受张华赏识成为其下属官吏,后又任著作郎、尚书郎,赵王伦也曾请他做记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

    (2)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一位老爷子走进银行,要转款100万元。嗅出诈骗味,工作人员立刻询问,让老人证明自己没上当最终误会澄清了:老先生是知名教授,要捐出奖金,设立基金。

    这一幕“办事遇麻烦”的生活小品,非但不恼人,反倒让人看到后心生一股暖意。

    同样是要证明,屡见报端的奇砲证明,就让人不爽L什么我妈是我妈、女儿是女的、父母没有私生子想办事?证明了这些再说。

    证明“自己没上当”与证明“我妈是我妈”,两种麻烦,一暖一寒,其间的差距在哪儿?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