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图木舒克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 B.舍生取义 C.屈身于人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到教室,他就劳驾我同他一起策划这周将要举行的“传统文化报告会”。

    B. 此次诗歌朗诵比赛,令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和老师您对她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这都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了。

    C. 欣闻您家有弄璋之喜,因事不能光临,谨以歉意奉上!

    D.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定当效犬马之劳,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檀木   雕梁画栋   宽慰   敛声屏气

    B. 纳罕   放诞无礼   绸缎   蘖根祸胎

    C. 沾惹   娇生贯养   惫懒   懵懂顽童

    D. 眉稍   瞋视有情   洗漱   行为偏僻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发展父母的良知,就是拥有爱的能力和理智判断力,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

    B.人生苦乐并非由纯粹的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

    C.父亲即使不代表自然世界,也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D.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木头是硬的,纸很轻,会烫人,而且很沉,能撕碎。

  • 5、依次填入下面这首七律《秋宿湘江遇雨》中空缺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A.暮雨千家薜荔村                  长笛一声归岛门

    B.明月一轮杨柳村                  一声长笛归岛门

    C.千家暮雨薜荔村                  杨花喜杀渡江人

    D.明月一轮杨柳村                  杨花愁杀渡江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的黑洞首次以图像方式被呈现到地球人面前,有媒体将此照片问世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由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在全球四大洲布局了八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历时五天拍摄,两年“冲洗”,才有了这次珍贵的黑洞首秀。

    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一种形态,可分为恒星级和星系级。大质量的恒星(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到了它寿命的晚期,会形成超新星爆炸,内部物质会向内坍缩,最后形成一个高密度天体,即恒星级黑调;而在任何星系的中心,都有比恒星级黑洞质量更大的黑洞存在,这种黑洞有几百万到几十亿太阳质量,称作星系级黑洞。

    就银河系来说,其实有上亿个恒星量级的黑洞,但到目前为止,人类只确认了20多个黑河的存在,还有40——50个黑洞候选体。除了恒星级黑洞,银河系中心还存在一个400多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能产生辐射的黑洞都是适合拍照的。但因为技术限制,这次科学家们选择了两个最大的黑洞进行拍摄,操作难度较小。一个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为太阳质量的450万倍;另外一个是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为太阳质量的65亿倍。此次公布的照片是M87星系中心黑洞,而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数据还在处理中。

    我们看到的照片,中间的黑色部分是黑洞及其阴影所在的区城,而国绕在黑色区城周围的暖黄色圆环则是吸积盘(包括等离子气体和喷流)。此次的照片并非黑洞的“真容”,因为黑洞是一个连光都逃逸不了的天体,人们正常未说是看不到的,黑洞的本体在此张照片的黑色阴影中心的更小区域内,而照片上的暖黄色则是经过天文图像处理以后生成的伪彩色图。

    这个黑洞距离地球有5500万光年,它吸积的气体因温度升高后产生的热辐射也来自5500万年前,至于这个黑洞及其周国目前是什么样子,可能要再过5500万年我们才能知道。

    科学家认为,对于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身处黑洞边缘时人类可能不会被撕碎,因为潮汐力对于超大质量黑洞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至于黑洞内部的具体情况,以及物体进入黑洞后会发生的后果,目前仍是未知之谜,因为一旦掉入黑洞,信号就无法传输出来了。

    生成黑洞照片,首先要把位于不同地点的望运镜观测出来的数据送到同一个地方。接着要将海量数据进行比对,保证不同地点的数据观测具有同时性;而且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最终数据处理的时候,科学家们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处理、验证。之后,科学家就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一个光子在空间分布上的强度图,并将强度图赋予不同的颜色,这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黑洞照片了。

    从提出黑洞的概念到发现黑洞,人类等待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不论是理论或是实际观测,对于黑洞的了解都越来越深。这张照片用事实证明了黑洞的存在,也通过模拟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了验证。在视界望远镜的工作过程和后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完全一致。

    另外,通过这张照片,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黑洞阴影的尺寸测量中心黑河的质量,此次该团队就对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做出独立的测量,而在此之前,精确测量黑河质量的手段则更加复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洞分为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的星系级黑洞。前者在银河系中就有上亿个,后者在宇宙任何星系的中心也都存在。

    B.目前科学家们选择拍摄的黑洞共两个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心,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前者比后者质量小,还未“冲洗”完成。

    C.黑洞首照拍摄的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现在的情形,而是该黑洞约5500万年前的样子。

    D.物体进入黑洞后会发生怎样的后果,目前仍是未知之谜,但科学家认为,身处黑洞边缘时人类末必会被撕碎,因为潮汐力小。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能产生辐射的黑洞都是适合拍照的。但鉴于目前技术的限制,这次科学家们选择了银河系中两个最大的黑洞进行拍摄。

    B.因为黑洞是一个连光都逃逸不了的天体,本身不发光,所以此次黑洞首照并非黑洞的“真容”,科学家只能采用一些间接方式加以探测捕捉。

    C.黑洞首照之所以历经漫长的“冲洗”,是因为数据庞大,处理复杂。而全球科学家们在不同地方分开独立处理验证,则体现了科学严谨的精神。

    D.关于黑洞,虽然人类早有很多或理论或观测的预言和判断,但此次黑洞首照才用事实证明了黑洞的存在,并且验证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预言。

    3为什么媒体将此照片问世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请结合文章简要概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女演奏结束后,通过对江面上的环境描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任凭小船像一片苇叶般,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建设美好乡村,需要传承乡土文化。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 两句描摹山村将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化的喜爱之情。

    (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对大鹏的行为提出“_____,_____。”的质疑。

    (3)李白《蜀道难》中写守关将领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_____ ”;接下来写猛虎长蛇极其狰狞的诗句是“_____”。

  • 9、(1)庄子指出宋荣子能够将世人的“誉”和“非”置之度外,就已经达到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但他仍然未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

    (2)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陈情表》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言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⑴《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缘由不传后世是因为:“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___,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____,自以为得其实。”

    ⑵《扬州慢》中的“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同样是面对万树凋零、江水流逝的景象,杜甫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内心的悲情,而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用“________”表达了从繁忙公务中脱身后的快意。

    ⑶《伶官传序》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以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为例,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注]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谏获罪,被贬任睦州(桐庐郡)太守,赴任经过桐庐一带的富春江时,写下了十首绝句。②诗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缨,帽带。③诗出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日东南行”紧承“爱云水”,仿佛被贬东南之地反而让诗人有得偿所愿的满足。

    B.白鸟飞翔,影子映入如镜的江面,鸟儿的自由自在引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C.“沧浪”这一意象,使得两首诗首尾相连,诗意衔通,意境相谐,颇具构思之妙。

    D.两首诗的语言虽然平实质朴,却因为都能巧妙化用典故,显得清雅而不流于浅俗。

    【2】诗人不相信“风尘化客衣”的底气何在?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振长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 尔墓之木   拱:两手合抱

    C. 武夫力而拘诸   原:战场

    D. 君之惠,不以臣衅鼓   累:使……劳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 还也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为死君乎

    C. 与赢不助五国也   后人哀之不鉴之

    D. 百越君,俯首系颈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属为之谋

    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 用千余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以来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通过叙事来说理,是本篇的一大特色。

    B. 本文总叙了秦的崛起、强大、鼎盛到覆亡的过程,论述秦崛起和强大的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C. 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朝与陈涉对比,六国与陈涉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论点。

    D. 本文善用铺陈渲染,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篇文章如同惊涛飞灤,倾泻而出,不可阻挡,有说服力。

    4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上学放学时,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往往造成学校门口严重拥堵。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家长写一封倡议书。要求:理由充分,语言得体。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