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B.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C.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华五千年,兴亡万千事。每逢光风霁月之时,诗人们大多吟诵承平盛世的繁华,每逢阴雨晦冥之时,诗人们大多悲唱忧国忧民的挽歌。

    ②他在自己生活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用微薄的收入资助山区贫困儿童。此项义举,让人感动,纵使是木人石心,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③成都人一直是“太阳的后裔”,只要一出太阳就倾巢而出,或去近郊骑行,或去赏花喝茶,休闲的背后,体现的是生命最本真和舒适的状态。

    ④我知道这幅画并不值钱,但是敝帚自珍,一直舍不得丢掉。每当看到这幅画,我都会想起一起历经磨难的战友,想起那段激情奋进的岁月。

    ⑤审理此案的法官认为,李某犯罪动机不是出于恶意,后来又有自首行为,考虑到李某认罪态度良好,罪不容诛,最后仅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⑥十年磨剑,计日程功。在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之时,同学们更应该分清主次,统筹安排,精心规划,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 3、下列括号中的缩句,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来探索地球遥远的过去。 (我们研究地球的过去。)

    B.一排排的浪花欢腾地跳跃。  ( 浪花欢腾。 )

    C.池塘里的鱼儿惊慌得四处逃散。 ( 鱼儿惊慌。 )

    D.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鸟语花香是语言。)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白帝城高暮砧 B.玉露凋伤枫树林

    C.环珮空归夜月魂 D.丛菊两他日泪

  •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①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B. ①乃使其从者褐   ②左右欲相如

    C. ①且庸人尚之,况于将相乎   ②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①卒见相如   ②相如广成传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题文)阅读下面的一段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了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吃一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1】(小题1回答后面的问题。

    (1)“李小二慌忙道”,这“慌忙”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个原因,把它找出来。

    (2)李小二说“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的根据有几条?把它们概括出来。

    2】(小题2下面都是有关李小二的文字,这些地方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请用四个字的词语加以说明。

    ① 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

    ② 有些要紧的话说。

    ③ 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

    ④ 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

    ⑤ 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

    3】(小题3“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下面列出四个选项,从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A. 林冲心地善良,又心存幻想,因此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的歹毒。

    B. 林冲对仇人远道而来残害他感到大惑不解。

    C. 林冲觉得沧州远离东京,仇人到这里来害他是不自量力。

    D. 林冲感到仇人既无赖又凶狠歹毒,因此轻蔑与义愤顿生于心中。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运》中明确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梦”字入词,表达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3)在古诗词中,诗人既以“日月”实指太阳和月亮,如“_________________”;也以之借指时光岁月,如“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秦统治者如能调整治理方法,则可长久延续,他在文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声音的类比联想,写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及潭周围的树木,着意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批判了秦朝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以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险要的地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3)互文即“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古诗词中常用这种手法使创作达到言简意丰、含蓄凝练的艺术效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级学习经验分享会上,如果你发言的主题是“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你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李白的《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于高度自信中透露出渴望入世的积极愿望。

    (3)辛弃疾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其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刘裕率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时的气势,反映了他希望南宋朝廷能收复失地的愿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南高峰

    王世贞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赊。

    画里余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棹穿花。

    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微明逗晚霞。

    最是夜归幽绝处,疏林灯火傍渔家。

    (注)①南高峰:是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两山之巅——南高峰和北高峰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点题,且点出事件,“胜”字是对南高峰优美景色的高度概括。

    B.作者脚穿草鞋,手抓藤萝,费力攀爬,导致游山玩水的兴致逐渐远离。

    C.作者看到群山隐隐约约只露出一半,让人分辨出远处刚下过一场秋雨。

    D.傍晚时分,延伸至天边的小路在霞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逗弄着晚霞。

    E.作者归来时已是傍晚,景色虽奇绝但地势险要,于是只能在渔家借宿。

    【2】本诗颔联“画里余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棹穿花”十分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余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饶”焉。后就长水校尉樊鯈受《严氏公羊春秋》,遂博览《五经》。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__其傍,以就学焉。举孝廉光禄主事,稍迁,永元中为会稽太守,表用郡人处士顾奉、公孙松等。奉后为颍川太守,松为司隶校尉,并有名称。其余有业行者,皆见擢用。郡中争厉志节,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诵声。初,霸以樊鯈删《严氏春秋》犹多繁辞,乃减定为二十万言,更名《张氏学》。霸始到越,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视事三年,谓掾史曰:“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老氏有言:‘知足不辱。'”遂上病。后征,四迁为侍中。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后当为五更,会疾卒,年七十。遗赖诸子曰:“昔延州使齐,子死嬴、博,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因遂家焉。将作大匠翟酺等与诸儒门人追录本行,谥曰“宪文”。

    (选自《后汉书·张霸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B.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C.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D.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狄》是中国现存最旱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家典箱之一,它记事简略,语言简练,很多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B. 处士又称为“隐士”“高士”,是古代对有德有才而又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的称谓,后也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C. 老氏指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著有《南华真经》。

    D. 五更是古代的荣誉称号,相传周天子为提倡孝悌,设“三老五页”以父兄之礼尊养年老德高、阅事深的退休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霸熟知礼仪,深受众人敬重,他幼年即懂得孝顺礼让,讲究合乎礼仪,从人认为他可以与古代贤人比肩。

    B. 张霸勤于学习,精通儒家经典,他自幼熟读经书,修订《严氏春秋》,自成一家,同乡学子因此慕名而来。

    C. 张霸为官有道,治下百姓安宁。他任职地方推荐人才,倡导儒学,收服盗贱,民众和乐,他有很高的声望。

    D. 张霸道法自然,淡泊虚名微利。他主动辞官归乡,不屑巴结权贵,临死前要求儿子就地安葬,深受后人景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学焉。

    (2)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②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塞·约翰逊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自己能提出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自己能提出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