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风靡世界的“大黄鸭”落户北京园博园为家,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它的每一天活动,都被市民拍照放到网上。
B.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有意思的是,在诺贝尔奖揭晓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和媒体都联系不上作家本人。
C.所谓失独家庭,是指人到中年不能再生育的时候,独生子女却意外发生伤残、死亡的,中国每年新增这样的家庭7.6万个。
D.现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FC)峰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瞩目,在诸多成果面前,中国的推动作用已经正在成为关键因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筵(yán)席 诺(ruó)大 着(zháo)陆 前倨(jù)后恭
B.折(zhé)本 角(jué)逐 按(ān)装 矫(jiǎo)揉造作
C.岿(kuī)然 毗(pí)邻 装帧(zhēn) 噤(jìn)若寒蝉
D.惬(qiè)意 撕(sī)杀 侥(jiǎo)幸 金榜题(tí)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A. 不论政界还是军界,对于贪腐现象,必须露头就打,不能养虎遗患,更不能挂一漏万,让贪腐者存有侥幸之心,而是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B.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安之若索。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处乱不惊,是一种境界,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走出困境。
C. 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爱莫能助。
D. “转基因玉米”事件的双方涉事者首鼠两端、各执一词;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错,最重要的是关系民生的科学试验都必须履行法律审批程序。
E. 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发表了演讲,他以最近发生的国际大事为例,提醒广大毕业生不要人云亦云,信息时代更需要理性思考。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自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在曾经的高一高二的学习中,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我们还要面对高三的最后一搏。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尤其要注意文化传播者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解释的相对一致性。
②文化传播者一定要对文化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有深人的把握,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③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
④最后,要熟悉被传播者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掌握沟通的有效形式。
⑤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各方面的素养对能否成功传播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⑥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应该积极践行本民族的文化,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应葆有中华优秀文化的烙印。
A.⑤⑥③②①④
B.⑤②①⑥③④
C.⑥③②①④⑤
D.⑥③⑤②①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日前正式发布,旨在梳理我国财商教育发展现状,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白皮书》指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正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关注各类理财、投资产品,财商教育市场正逐渐趋热。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加之巨大的财商教育市场需求,财商教育开展适逢其时。
《白皮书》还指出,客观来看,我国居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仍有大部分人群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且投资行为非理性特点突出。近年来,“非法集资”、“P2P爆雷”、“保健品骗局”等问题频繁发生,反映我国居民在“认识财富、对待财富、运用财富”的精神层面仍需要加强。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企业等,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多元化投资者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开展国民财商和投资者教育服务,不断提高财商和投资者教育的灵活性,扩大国民财商和投资者教育人群覆盖面,实现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投教水平的整体提升。
(摘编自《应多方联动构建多元化投资者教育体系》,《经济参考报》2021年1月29日)
材料二:
“史上最快!无须担保,3分钟下款!”“随借随贷,上门服务,个人信息绝对保密!”只要动一动手指,在网络上填写相关资料,就能预支消费。“馅饼”背后,却是巨大的陷阱。不久前,深圳警方经过数月侦查,摧毁了一个侵害300多名在校大学生、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的“套路贷”诈骗团伙。
除了贷款消费、借钱度日外,大学生财商素养欠缺还表现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甄别能力不足上。看到校园广告上“收益率高达20%”的宣传语,山西某大学学生赵宇将父母给的一个学期的生活费都投进了某小额信贷公司的理财产品上。可只有前两个月按时收到了投资收益,第三个月就怎么也联系不上对方了。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财商教育不只是家庭共识,也已成为政府部门极其重要的责任。美国早在1998年就首次发布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倡议并资助一项“为美国而储蓄”的计划,由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学生参加。英国政府2011年公布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计划,让储蓄和理财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2015年末,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建立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公共课。
(摘编自邓晖、张雅凌《大学生该补补财商课了》,《光明日报》2018年7月3日)
材料三:
《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一点也不好”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0.69%、14.08%和6.01%,多数人并未掌握专业的理财技能与知识方法。在金融“小白”进入市场之前,理财课堂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呢?目前,市面上的财商培训课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类教育机构,为了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而开发的财商课程;还有一种是金融行业的销售人员,为了卖金融理财产品而开设的财商课程。而后一种,课程从开发之初就锁定了目标——卖产品。
在入门级别的理财投资课堂中,学员的基础普遍薄弱、目标不明确、学习也并不系统。大部分财商教育机构将这些“小白”学员作为收割对象,先以0元到十几元的“小白理财”课吸引用户,教学内容多为一些低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待取得学员信任后再露出“镰刀”本质,洗脑推销昂贵的进阶课程,有的还会向学员介绍明显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金融产。
市场上,有不少机构借培训之名,推销高收益理财课程和产品。虽然引发不少投诉,但最后落地的监管与处罚却不多。有业内人士表示,财商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准入门槛和师资认证体系,课程是不是物有所值缺乏判断依据,这给监管带来困难。
(摘编自李国、武江民《帮你赚钱还是投资陷阱》,《大连晚报》2020年12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居民总体收入不断提高,有很多国民开始关注理财、投资等,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开展多方联动的财商教育恰逢其时。
B.有些财商教育机构敛财的方法之一就是先给学员教一些低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待这些学员获取一些小利益后就让他们购买价格高昂的理财课程。
C.美国倡议并投资“为美国而储蓄”的计划,让全国34个州的很多中学生接受财商教育,这说明发达国家已把财商教育作为政府部]的重要责任。
D.我国在2015年底已经紧随美国和英国建立了大中小学学生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长效机制,其特点就是在部分大中小学开展财商教育和金融知识课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法集资”、“P2P爆雷”、“保健品骗局”等问题体现了我国居民在理财、投资方面的盲目性,反映出我国居民在精神层面对“财富”理解的不足。
B.以推销高收益金融产品为目的的财商教育课程在受到投诉时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管和处罚,与金融行业的销售人员为卖金融产品开设财商课程有关。
C.《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研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对自身金融知识水平有清醒认识,我国居民要系统接受财商教育是解决的办法之一。
D.不久前深圳警方摧毁的一个“套路贷”诈骗团伙说明互联网预支消费的方便性使一些人陷入“套路贷”的泥淖。
【3】目前我国在金融投资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氓》一诗中,写出女子没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中,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具体描述了自己从师向学的过程后,用“____________”一句对求学经历做了概括。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作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示春风,比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志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凝练地概括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古人诗文中常借“扁舟”来表情达意。如《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寄托了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前赤壁赋》中的“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羁绊的自由之乐。
(2)古代散文或以情见长,或以理取胜。如《项脊轩志》中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抒发了对亡妻的追怀,感人肺腑;《石钟山记》中的“_________,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传递出求实精神,发人深思。
(3)国外友好学校师生来访,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用杜甫《客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外国朋友的欢迎。
(4)青年人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才能担当起国家兴盛的重任,正如《论语》中曾子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说调转车走回原路,趁迷途未远赶快罢休,这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2)《燕歌行》中“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描写大军出征时锣鼓声响彻,威震山海关,军旗猎猎,迎风舒展的雄壮场景。
(3)星宿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古代诗文中既可以渲染气氛,也可寄托情感,其中让 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7)《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13)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小至①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残,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元年居夔州时所写,此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小至:冬至日的前一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说冬至到来,白昼变长,阳气渐舒,这就意味着春天也即将到来。
B.第三句写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以多绣几根彩线,显示出节气的变化。
C.颈联描写了春日景致,岸边柳条嫩绿,山中腊梅迎寒开放,充满生机。
D.全诗围绕“小至”来写,叙事、写景、抒情三者兼备,富有生活情趣。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德裕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年才及冠,志业大成。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尤重之。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召对思政殿,赐金紫之服。戚里诸亲,与权臣往来,德裕嫉之,上疏论之曰:“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漏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伏乞宣示宰臣,其驸马诸亲,今后公事即于中书见宰相,请不令诣私第。”元和时,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润州承王国清兵乱之后,财用殚竭。德裕俭于自奉,留州所得,尽以赡军,虽施与不丰,将卒无怨。诏浙西造银妆具二十事进内。德裕奏曰:“臣伏准今年赦文,常贡之外,不令进献。上弘俭约之德,下敷恻悯之心。”时准赦不许进献。逾月之后,征贡之使,道路相继。故德裕因诉而讽之。事奏,不报。敬宗疏远贤能,昵比群小。德裕倾心王室,遣使献《丹扆箴》六首。帝虽不能尽用其言,命学士韦处厚殷勤答诏,颇嘉纳其心焉。文宗即位,以德裕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德裕乃复葺关防,缮完兵守。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请以城降。时牛僧孺言新与吐蕃结盟,不宜败约,乃诏德裕却送悉怛谋一部之人还维州。监军王践言入朝,言悉怛谋缚送以快戎心。上颇尤僧孺。泽潞节度使刘从谏卒,其侄稹擅总留后,三军请降旄钺。德裕曰:“泽潞国家内地,不同河朔。前后命帅,皆用儒臣。若不加讨伐,则藩镇相效,自兹威令去矣!”初议出兵,朝官上疏相继,许之继袭,而宰臣四人,亦有以出师非便者。以至平殄,皆如其算。五年,武宗上徽号后,累表乞骸,不许。
(节选自《旧唐书·李德裕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漏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B.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漏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C.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漏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D.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漏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及冠称男子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节,表示已到了成人的年龄。
B.中书是中书省简称,中书省是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掌管制令决策,中书令为长官。
C.藩镇是唐代朝廷设置的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D.乞骸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休的一种说法,“致仕、解印、下车”等也可表示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德裕胸怀大志,才能超群不凡。他幼年时就有宏大的志向,竭尽心思努力学习,充任学士,草拟了很多重要的诏令文书,穆宗推崇他并给以奖赏。
B.李德裕生活节俭,深受将士拥护。府库财用拮据,他躬身俭约,尽量减少开支,把节余的财物全部供养军队,尽管所给不甚丰足,将士却并无抱怨。
C.李德裕关心国事,直言进谏皇帝。因敬宗疏远贤能,亲近小人,他向朝廷献上《丹扆箴》六首,进行劝谏,皇帝采纳了部分建议,赞许他的用心。
D.李德裕富有远见,维护朝廷威严。节度使刘从谏病逝,其侄刘稹要求袭任节度使,宰相都认为出兵不是好办法,他主张征讨,最终平定了刘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贡之使,道路相继。故德裕因诉而讽之。事奏,不报。
(2)监军王践言入朝,言悉怛谋缚送以快戎心,上颇尤僧孺。
14、微写作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但丁深情地歌唱:“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请你记录生活中一个令你感动的片段,从细微之处中体会浓浓的母爱。要求:运用细节描写,2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