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是恰当的一组是( )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的 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2)他是我的高中同学,给我最深刻的就是重感情,讲 ,对周围的人都很照顾。
(3)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 ,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A.盈利 意气 玩火自焚
B.营利 义气 玩火自焚
C.营利 义气 作茧自缚
D.盈利 意气 作茧自缚
2、下列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B.我们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交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做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3、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
A.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
B. “森林”这两个字由五个“木”字组成,它已经从文字的形象上揭示了森林的一个外部特征:“它有众多的树木”。
C.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D.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4、下列各句中不全为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愿举国为内臣/左右既前,斩荆轲
C.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D. 行李之往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钱锺书先生金玉满堂,精通诗文,且文人脾气浓郁,只认文章不认人,即使是见到中央领导的诗文,如果不合意,也要在文稿上删改涂抹。
②每个国家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输入”“复制”,照搬照抄他国的政治制度,最终可能会水土不服,刻鹘类鹜,甚至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是一句简单歌词,却成了不少创业者的暮鼓晨钟。初心是什么?就是让你当初心潮澎湃的念想,是让你甘愿卧薪尝胆的理由,是让你能够逆流而上的动力。
④孩子读书的压力和家中恢复生产的成本还是让他整日疾首蹙额,一名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主动提出愿意负担他孩子上学所需的全部费用。
⑤我们做事不要一味追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想尽办法平衡各种矛盾,其实是做不到,因为至当不易,正确的做法是抓住主要,大胆舍弃。
⑥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由此而言,王毅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
——孙中原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兼爱”理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瘠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墨子明说“爱父爱君”,从未提倡“无父无君”。孟子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率兽而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翻案平反的一丝可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极端恶劣的政治语言环境下,若有人为墨子说一丝公道话,与儒家传统议论些微不合,即刻被株连定性为“异端邪说" ,猛遭围剿挞伐。
翁方纲是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四库全书》八处提到翁方纲。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说:“有生员(秀才)汪中者,则公然为《墨子》撰序,自言能治《墨子》,且敢言孟子‘兼爱无父’为诬墨子,此则名教之罪人,又无疑也。”方授楚说:“当时所谓‘名教之罪人’,重则足以砍头杀身,以此归罪汪中,足见其形势之严重。”
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汲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先学习儒学,后来针对儒学的缺点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B.在中国历史上,儒墨一度同显、对举,墨学的地位不低于儒学,之后便衰竭了。
C.儒家“爱有差等”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是“血统论”。
D.孟子攻击墨学,他认为墨学“无父无君”“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原文主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过程以及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
C.文章在肯定墨家“兼爱”学说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D.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如引用《兼爱上》中的内容来证明墨学并非提倡“无父无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孔墨并提,当时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只有墨家。
B.陆游的诗句体现了儒墨水火不容的关系和陆游对墨家的同情态度。
C.作者认为孟子辟墨是犯了“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
D.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儒墨学界应交流合作、互补互鉴。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阐明在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 无论年长年少,"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过秦论》用“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陈涉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热烈响应。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谈到山中四季景色优美,其中写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琵琶女在京城时艺高貌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_____________”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对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情深意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说明学习应持之以恒,认为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那么“__________”;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则“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随地形而建、宫室结构的交错和精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以对偶句式表明在国家倾覆之际诸葛亮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被公认是他诗作当中最具有磅礴气势的一首,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胸怀远大的志向,对改革前途充满自信的那份豪情壮志。
(2)《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咏史》中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杜牧则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秦朝当政者掠夺的残忍与挥霍的无度,以此警醒当代统治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晁以道①
陈师道
转走东南复帝城,故人相见眼偏明。
十年作吏仍糊口,两地为邻阙寄声②。
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
孰知范叔③寒如此,未觉严公④有故情。
[注]①作者被罢职回京后创作此诗。②寄声:托人传话。③范叔:范雎,曾相秦,家贫无以自资,后谢病归相印。④严公: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品性高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转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仕途不顺、到处奔波的历程。
B.第二句描绘了诗人重回帝都后与故人相见时苦不堪言的伤感场景。
C.尾联用典,既慨叹自己不公的遭遇,又对友人关心自己感到欣慰。
D.全诗以写“故人”相见入手,以述“故情”所感作结,构思谨严。
【2】本诗中间两联体现出诗人哪些精神品格?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家报说金老之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立住,在房檐下望。
这郑屠整整的自切了半个时辰,用荷叶包了道:“提辖,叫人送去?”鲁达道:“送甚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达睁着眼道:“相公钧旨分付洒家,谁敢问他?”郑屠道:“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做臊子,把荷叶包了。整弄了一早晨,却得饭罢时候。
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请简述店小二的三次反应,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鲁提辖打出的三拳的落点分别是何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顺序能否调换?
【3】作者对鲁提辖所打三拳的描写角度是不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三拳?(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
【4】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鲁提辖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来说去,世上只有两桩难事:一是如何认识自己,一是如何认识他人。其实,这是一件事,知道如何认识自己,也就知道了如何认识他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