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萎靡(mí) 绵亘(ɡèn) 冠(ɡuàn)名权 不落窠(kē)臼
B. 糟粕(bò) 谙(ān)熟 结(jié)骨眼 繁文缛(rù)节
C. 游弋(yì) 挫(cuò)折 狙(jū)击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xī)
D. 绮(qǐ)丽 感喟(kuì) 联谊(yì)会 大相径(jìnɡ)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B.在此次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黄人》这样一部儿童题材的影片上映仅七天就赢利7亿元的票房。
D.我们如果盯着电视屏幕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节目,就会感到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十分疲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公安部推出一系列涉及面广、影响力较大的出入境政策,吸引了很多海外优秀人才来华络绎不绝。
B. 要形成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生态,除了依靠法治手段,还要重视网络伦理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
C. 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D. 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保持既有理又有礼的大国风度,塑造温和而自信的国际形象。
4、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D.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
5、《背影》是现代作家( )写的一篇反映父爱的散文。( )
A.梁实秋 B.朱自清 C.冰心 D.老舍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读懂时代,从读懂语言开始
①普通话普及率提高到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语言行业年产值超2800亿元……不久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等系列白皮书,让语言这个“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交流工具进入大众视野,引发了人们对语言自身的关注和思考。
②如果说白皮书的统计数据还比较抽象,那么近日几场与语言相关的活动,则能让人近距离感受语言的律动。“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上,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宣布启动,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将再次与现代的传播技术相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感悟。古典诗词的背后,是几千年来传承的语言和文字,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温情与问候。这样穿越时空的相遇与邂逅,真可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通过诗词的传承,可以看见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文化的载体、思想的材料。正是因为语言的诞生,才开启了民族的文化积累、人类的文明时代。
③语言不仅是从历史继承而来的财富,而且保持着与时代最为紧密的互动。在网络时代,语言成为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仪和显微镜。近年来,一个个“热词”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变化,蕴含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社会变革与人类发展的理性思考。人们从“八项规定”“两学一做”中看到了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的努力,从“一带一路”“天宫二号”中看到了国家的发展进步,从“洪荒之力”“厉害了我的哥”中看到了流行文化的变化,也从“获得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中感到了百姓的期待……语言既折射时代变迁,又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身。读懂一个时代,应该从读懂它的语言开始。
④除了传承历史的人文价值、观察时代的窗口价值,语言在今天还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很多人或许想不到,语言中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宝库。随着语言文字事业的不断前行,我国提供语言文字类产品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的翻译业只是其中一种,人工智能如何“说话”、大数据如何检索,都离不开语言服务。来自国家语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专门从事语言服务或相关服务的企业数达到72500家,行业年产值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已形成千亿元规模的语言产业“蛋糕”。
⑤不仅如此,语言还能为其他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也要好好“说”出来。打好扶贫攻坚战,需要加快民族地区和农村的普通话普及;发展信息产业,需要加强语言资源建设和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树立核心价值、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大力加强中华语言文化建设与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增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加适应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求……当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⑥也许,语言最大的发展就是增加它的包容性,它不排斥任何一个平凡的个体,也不会遗漏时代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让人捧腹的最新“段子”,“斗图”不休的个性车贴,成千上万的影视剧弹幕……不经意间,你就是时代的见证者,一言一行也在推动这个时代进步。更好地使用语言,让我们与历史和时代相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用“∥”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中“不仅如此,语言还能为其他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撑”中“如此”一词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5】结合第⑤段谈谈用语言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支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文中就以其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历来为人称道,但也有古人对此持有异议。苏洵在《六国论》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价此事。
(3)《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此典以明志。
8、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面对高峻山峰,行人惶恐、惊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常用来表现某些人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用反问句表明自己无论遭遇怎么样的困境,依然坚守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精神,也会给高三学子以激励。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说,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但“_________,________”。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而前赴后继,死而无憾。
(2)杜牧《阿房宫赋》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覆压三百余里”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可惜“_________”,就成了一片焦土,秦王朝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3)用典是古代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_______”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这两句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都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诗人借此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社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六种情景,动静相间,声色相融,互相映衬,意境凄清萧瑟。
(3)苏轼《赤壁赋》中写出箫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 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C. 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
D. “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灵璧张氏园亭记
苏轼
①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天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②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中之百物,无已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③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④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⑤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则
B.因
C.而
D.以
【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3】分析本文第③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第④段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分析这一内容在文中的作用。
1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中国有一句古谚:“一犬味形,百犬吠声。”意思是,一只狗会因为见到可疑的影子而大叫,其他的狗听见声音会跟着叫起来。
法国思想家侠尔泰说:“人类通常像狗,听到远处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最近,法国《回声报》预测了10种即将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永远消失的事物:钥匙、传统快餐服务、离合器踏板、互联网盒子、信箱、现金、CD、燃油汽车、塑料袋、密码。
请展开想象,以“当 消失之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从材料列举的10种事物中任选一种,填写到题目空白处。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