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盐城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我们要有勇气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B.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C.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仅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 2、古琴的音律是五音十二律,下列选项中属于五音的是?( )

    A. B.角(jué C. D. E.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届/聘 妇/家 对簿公堂/如履

    B.琴/垂/真 大雨沱/敲侧击

    C.风/奢 牛/女 言简意/放浪形

    D.细/永/荜增辉/绝处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累觉不爱”、“喜大普奔”、“人艰不拆”这一类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

    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很多同志值得称赞,他们能在实际工作中办法灵活,因地制宜,因人成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③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多次发表针对中国的过激言论,他这种危言危行将会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也使民众的支持率降低。

    ④《给亡妇》一文没有任何雕琢,一切都是平实而朴素的诉说,但那种深切的悼念和哀思,如涓涓细流,倾注于字里行间,真是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

    ③总工程师踌躇满志地看着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的大桥,憧憬着港珠澳一体化的盛况,他为自己的团队自豪,为祖国自豪。

    ⑥领导干部应莫存一分非份之想,莫占一文不义之财,莫拿一件非己之物,莫受一次不情之请,做一个走在河边不湿鞋的人,做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

    A. ②④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 5、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求功与求过》《平等≠公平》《何妨一笑做“小人”》

    第二组:《流年自语》《叩开青春的大门》《成长中的萤火虫》《冬天,阳光依旧温暖》

    第三组:《外国的月亮并不特别圆》《国人戾气何其多》《也谈中国式过马路》《耶路撒冷的枪声》

    A.心存感念  校园随笔  聆听窗外 B.心有感悟  校园随笔  吾国吾民

    C.心有感悟  青春剪影  聆听窗外 D.心存感念  青春剪影  吾国吾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到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围绕公务员“下海”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等核心数据进行统计,对公务员群体多元化就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观察。领英的数据显示,在2006~2015这十年间,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科员高达53%。以工作年限区分,工作0~3年的公务员占到了37%,工作3~6年的公务员占到了23%。

    如今,公务员群体由体制中到市场中的职业发展轨迹已不再是少数。扎实的教育和工作背景,让公务员这个群体越来越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同时,对于传统“铁饭碗”就业观的颠覆,也加强了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流动和互通。公务员跳槽的热门目标行业分别为:金融(12.7%)、法律/会计/咨询(12.2%)、政府/社会组织(11.5%)、互联网(9.6%)、房地产/建筑(8.9%)。房地产、金融等热门行业受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这些行业更需既懂政策、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以帮助企业更顺滑地遵从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往公务员从体制中“走出来”,通常会选择与之前经验高度一致的行业。凭借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公务员可在这些相关行业里表现得如鱼得水。但事实上,如今的公务员跳槽目标行业与就业大环境中的热门行业高度吻合。这充分说明公务员跳槽群体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领英的数据中,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其中科员高达53%,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分别以18%、13%紧随其后。由此可见,初级公务员更有动力选择跳槽,在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已经跳槽的公务员群体的追踪中,领英的数据显示,处级干部转型后,在市场化的职业环境中晋升总监及高管的比例最高。同时,正科级干部担任经理、总监的人数较多,而科员多以从事初级职位为主。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市场化就业环境对于体制内转行职场人的认可和接纳。

    (《光明网》2016年6月21日)  

    材料二:

    “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6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务员群体。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跳槽人群最活跃的竟然是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这又是喜是忧?

    其实,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利的,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有可能破坏公务员群体的整体性,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从这个层面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令人担忧,值得重视。

    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跳槽或许离“跳槽热”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人民网》2016年5月27日)

    材料三: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16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其中令不少人惊诧的是,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了跨界跳槽最活跃的白领人群,白领中有三成公务员纷纷转到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公务员跳槽的原因,主要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不能否认,公务员跳槽有收入待遇降低的因素,但他们这个群体当下所作出的选择,也是对国家改革政策的理解和呼应,也可以说是看到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

    说到底,社会经济活力的激发,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参与。现在政府出台的不少新政,正是为了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具活力。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公务员队伍中自然会有人出来“闯一闯”,而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们中最终会有不少成功者。换个角度说,现在有一部分公务员出来创业,也是人才资源的活力释放,对优化人才配置的正向力量不可小视。  

    (《苏州日报》2016年6月28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的“公务员跳槽”这一问题,并且都认为是社会原因促使公务员选择到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B. 材料一认为公务员的专业经验和对政策法规的把握使他们具备了“复合型人才”的特质,这是他们在热门行业中能够如鱼得水的优势所在。

    C. 材料二和材料三均在文章开头部分对“公务员跳槽”这一新闻事实进行了简要叙述,这是新闻评论通常采用的结构,体现出评论的效率性。

    D. 材料一表明当前市场化就业环境对跳槽公务员是认可和接纳的,因此材料二对“公务员跳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公务员跳槽”这一新闻的背后,是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这说明三者作为国家的喉舌,均具有政治敏感性。

    B. 相对而言,材料一客观、准确地报道了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专业性最强,而材料二、三是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的评论,略逊一筹。

    C. 材料三夹叙夹议,不能将报道和评论分开,将个人观点和客观报道混淆,让受众无法客观地看待“公务员跳槽”这一事实。

    D. 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公务员跳槽后的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确切,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

    E.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关注到是公务员收入待遇降低使他们谋求从体制中跳出来,并选择去热

    3阅读材料三,请指出它与材料二在对待“公务员跳槽”这一现象上的分歧。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公务员跳槽”这一现象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多次以死明志,如走投无路时,他“_____”也绝不苟且偷生;而“_____”则表明他无论死得多么惨烈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内心追求。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出一种凄清苍凉之感,“___________”就是这样。

    (3)《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阐明了有的人明明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得生”和“避患”却不采取这种方法的原因。

  • 8、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登高》中杜甫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前的准备过程。

    (4)李白的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现了因美好事物逝去而产生的悲凉与伤感。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表现荆轲为国捐躯、慷慨赴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表露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点明诗人最终辞官归田根本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曾子说做人每天都要“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诚恳尽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内心才是踏实的。

    (2)《赤壁赋》中面对客将人生看做如蜉蝣一样已逝的感叹,苏轼同样用了一个比喻,借“月”的“___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后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

    (2)《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___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3)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成都府(节选)

    杜甫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注)①乾元二年(759 年),肃宗初立,局势未稳。诗人举家从同谷出发,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本诗作于诗人初到成都之时。②曾城:即重城。成都有大城、少城,故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二句写成都城市风貌、物候特征,表现了城市的富庶繁华与气候温和。

    B. 三四句从听觉角度写城市的声色之娱,喧嚣嘈杂令诗人心生不悦,无所适从。

    C. “鸟雀夜各归”用拟人手法描写诗人眼前所见,间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情景交融。

    D. 结句诗人联想到自古羁旅之人,将自己置于时间洪流之中,扩宽了诗歌的意境。

    E. 全诗时空交错,既写城郭、星空等空间景物,也使人觉察到黄昏至月升的时光流逝。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广,字广大,吉水人。父子祺,字寿昌,以字行。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将杀胁从者千余人。子祺走帅,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学选为御史,上书请都关中。帝称善,遣太子巡视陕西。后以太子,不。子祺出为广西按察佥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广,其次子也。建文二年,廷试。时方讨燕,广对策有“亲籓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擢广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成祖即位,广偕解缙迎附。擢侍讲,改侍读,复名广。迁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帝北征,与杨荣、金幼孜从。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过山川厄塞,立马议论,行或稍后,辄遣骑四出求索。尝失道,脱衣乘骣马渡河,水没马及腰以上,帝顾劳良苦。广善书,每勒石,皆命书之。十二年北征,皇长孙从,命广与荣、幼孜军中讲经史。十四年进文渊阁大学士,兼职如故。帝征乌思藏僧作法会,为高帝、高后荐福,言见诸祥异。广乃献《圣孝瑞应颂》,帝缀为佛曲,令宫中歌舞之。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广言其不可,遂不。广性缜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时人以方汉胡广。然颇能持大体。奔母丧还朝,帝问百姓安否。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帝纳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年四十九。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文臣得谥,自广始。丧还,过南京,太子为致祭。仁宗立,加赠广少师

      (节选自《明史·胡广传》)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祺走帅 谒:阻止

    B. 后以太子薨,不果:有结果

    C. 十二年北征 再:第二次

    D. 广言其不可,遂不 许:允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区别,名主要用于自称,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称呼某人时,以字代名。

    B. 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因此天子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

    C. “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D. “文穆”是谥号,表达了朝廷对胡广一生作为的肯定,而“少师”是一种官职,这是朝廷在胡广死后对其的追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广多有进谏,深受器重。他与杨荣、金幼孜追随皇帝北征,多次与皇帝商讨议论,有时他走的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出寻找。

    B. 胡广擅长书法,精通经史。每有刻碑的事,皇上都命他书写,皇长孙追随皇帝北征时,胡广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史。

    C. 胡广为人谨慎,做事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朝廷事务,出宫后从不告诉他人,被比作汉代的胡广。

    D. 胡广关心百姓,坚持原则。做地方官时,断平冤案,修水利;奔完丧后,面对皇帝的询问,他如实回答地方官的作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

    (2)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故宫博物院、天坛、居庸关长城、北京宋庆龄故居等全国或北京市的4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在近期内公布,在所有开放日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文化需求。对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都会有比较好的正向效应,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还有国民文化教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举或许会导致基地门票收入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滑,并带来相应的管理难题与挑战;也给基地的讲解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破除成年人本位,多考虑未成年人的实际,才能避免其只看个热闹,让未成年人想来并取得不虚此行的文化教育感受。

    但家长和教师普遍担忧的是,这会不会又是新的形式主义?如果真正让文博院馆、植物园、文化历史公园、名人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真正的第二课堂,而又有很多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不能享有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否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