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通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黄庭经》是下列哪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黄庭坚

    D.欧阳询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家旅游局将采取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考核督导、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

    B.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激起更大范围贸易战的趋势,无论世贸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

    C. 蔡英文在民进党实现全面执政后,借口支持转型正义、清算不当党产的名义,对国民党的党产全面开铡,大开杀戒。

    D. 年均贡献率超过30%、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贡献者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科学家有国籍, (1) 科学无国界。让国籍不成为科学的羁绊,(2)不能成为科学家的道德困境,是杨振宁阔别51年之后重归中国籍的一个启示。未来的方向(3)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4)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5)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6)是因为先进的设备、优厚的待遇、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1) (2)(3)(4)(5)(6)

    A. 可是  / 仍  而且  不仅  也

    B. 然而  又  还  从而  固然  也

    C. 但   更  也  / 不仅  更

    D. 而   并  可  并且  当然  更

     

  • 4、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殒身不:顾虑   退隐躬耕:亲自

    B. 老师宿儒:年老的     萧然物外:形容寂寞冷落

    C. 完美无:玉上面的斑点   笔直书:写信

    D. 一语破:箭耙,比喻关键   天之幸:受到;沾

     

  •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子:本是对古代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金:特指金子。“金就砺则利”中的“金”指古代的金银铜一类的钱。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D.《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世间万物,最可贵的就是人的生命。文化遗产是古人的创造,而斯人已逝,独留遗物载其智慧与思想,成为今人与古人心灵沟通的重要工具与媒介,根本而言就是古人的象征,可谓其代言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也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且至为可贵。这一点应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清代曾国藩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于国、于民、于家、于业、于人、于己都至关重要,对于为古人代言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敬畏,盗掘之举方能有所收敛;有了敬畏,破坏之为方能有所约束;有了敬畏,纵容之态方能有所更张。

    面对天灾人祸,人的生命十分脆弱。那些饱经沧桑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也如年迈老者一般,生命极其脆弱。敬畏生命、善待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渐成风尚,对待历史老人,我们又该如何呢?首先,既不能敬而远之、弃之不顾,也不可焚琴煮鹤、暴殄天物,更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其次,要时刻关注其细微变化,分析背后原因,及时排除一切不利的干扰因素,为其营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再次,务必坚守遗产的生命线,面对遗产脆弱的生命,保证其“活下来”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得起前人、对得起祖先的基本准则。

    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有学者说,仔细触摸文化遗产是能够感觉到它的体温的,因为它们身上无疑流淌着先人的血水与汗液,承载着先人的希冀与创造,凝结着先人的思想与智慧,因而触摸遗产其实就是走进了先人的世界,就是在与先辈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如此而言,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就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恰如苏东海先生所说,文化遗产处于不断的消失中是遗产存在的根本状态,文化遗产消失的规律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只有正确认识遗产消亡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存遗产的珍贵价值,才能更自觉、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抗遗产消失的斗争,秉持遗产保护之“道”与“德”,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不断取得斗争胜利。

    人生苦短,每个人也都想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为古人的代言者,文化遗产又该如何借助我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呢?很多遗产的原初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基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而衍生的新功能却可以不断挖掘,这也正是体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

    (选自王运良《文化遗产好似人类生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留存下来的物品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是今人与古人心灵沟通的重要工具和媒介。

    B. 文化遗产从根本上说是古人的象征,是古人的代言者。文化遗产拥有尊严已成为全民共识。

    C. 只有对文化遗产常怀敬畏之心,才有可能收敛盗掘之举,约束破坏行为,更张纵容之态。

    D. 对待文化遗产,使其“活下来”是前提与基础,因为文化遗产如同年迈者,生命极其脆弱。

    2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类比说理的方法,依次论述了敬畏、善待文化遗产,遵循规律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的道理。

    B. 第二段由善待老人发端,从摒弃错误做法、营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坚守遗产的生命线三个方面来说理,论述如何善待文化遗产。

    C. 第三段由人类的生老病死说起,论述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并由此引出文化遗产消亡的规律,进而论述正确认识此规律的意义。

    D. 第四段说明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先以“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引出话题,再交代体现文化遗产的意义的重要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引用清人曾国藩“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的话语,说明古人就已经具有强烈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B. 对待文化遗产要秉持保护的“道”与“德”,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措施,自觉、科学、有效地引导其创新发展。

    C. 对待如同年迈老者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应敬畏而不可疏离,善待而不可亵渎,研究开发利用但不可没有节制。

    D. 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是不仅要恢复其原始功能,而且要挖掘基于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衍生的新功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中表现泰山高耸挺拔,赞叹自然神奇秀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先贤,宁死不失正直。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3)吾闻之,_________,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楚辞·渔父》)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昔日之事不可挽回、未来还有补救机会的觉醒。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同一物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同一种鸟,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双宿双飞的形象象征了爱情;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凄切的啼声增添了听者的愁绪。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善假于物”,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庄子·逍遥游》中的鹏鸟“__________________”方能高飞南徙;就连御风而行的列子,虽然免于步行,却还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潭周围树木和藤蔓的生长状态。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诗人听完琵琶女琴音后的感受“______”,与平日听到的浔阳乐声“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听到琴音后的惊喜之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直接点明宋荣子和列子分别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2)李白《蜀道难》中借助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凿之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又冷又硬的被子以及小孩子蹬破被子表现了诗人生活条件的艰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夜泊宁陵

    韩驹①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②。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注:①韩驹:北宋诗人,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而被一再贬谪,死于江西抚州。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出都城赴江西任所时所作。②毵毵():指枝条等细长披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全诗以“夜泊”为中心,紧紧围绕夜泊宁陵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

    B. 本诗首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行舟情景,突出行船之快,极有气势。

    C. 颔联分别交代了出发时及泊舟时的时问和地点,照应题目,对仗工整。

    D. 颈联诗句具体描写泊舟处的景象,视听结合,烘托了闲适喜悦的心情。

    E. 叠声词“窣窣”的使用,描摹了风穿老树的声音,以此突出环境的安静。

    2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陈情表》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臣具以表____________ (2)不名节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星火   而君幸赵王

    B.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勇气闻于诸侯

    C.辛苦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共鉴   为仲卿母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5选文第一段作者主要陈述了什么样的情感?

    6选文第二段作者强调自己“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用意是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有几篇出自中学老师的新学期开学典礼演讲词受到同学们追捧,其中这些句子让人印象特别深刻:①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③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④世界视野,中国脊梁;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请从中选择两三句来表达你的感受。

    要求选好句子,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