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齐齐哈尔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哪些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漳水十二渠 E.坎儿井

  • 2、下列句式变换后改变了原意的一项是()

    A. 村庄被群山包围着。(变为主动句)

    群山包围着小村庄。

    B. 他的字写得很好看。(变为否定句)

    他的字写得不难看。

    C. 难道你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吗?(变为陈述句)

    你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D. 祖国的山河很壮丽。(变为感叹句)

    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啊!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将近40年左右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尽显生机活力,开始重振大国的风采。

    B. 高价奢华的生日聚会,早已远离了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简单快乐,已经演变成世俗的攀比和无聊的展示。

    C.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美丽传说,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D.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在“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无纸办公这么多年,投诉信息的传递,就是按几个键的事,需要如此地_________在工商部门内部单独设置一个办公场所吗?

    ②交管部门须下猛药治沉疴,要_________,出一批交通违法的典型案例,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问责,给其他司机以警示。

    ③随着整合的深入,线上线下的生态环境将迎来根本性的改变,行业巨头已经开始_________,近期京东斥资4亿入股永辉超市。

    A.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大张旗鼓

    B.大张旗鼓 闻风而动 雷厉风行

    C.闻风而动 大张旗鼓 雷厉风行

    D.大张旗鼓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菲律宾枪杀台湾渔民事件骇人听闻,台湾民众强烈要求严惩凶手。

    B.面对歹徒的尖刀,民警王秋眼疾手快,一把扣住歹徒的手腕,夺下了尖刀。

    C.老教授学养深厚,口若悬河,振振有词的演讲赢得了全体听众的阵阵掌声。

    D.一旦发生泥石流等灾害,山脚下的房屋将首当其冲,一定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君子”主要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而“中华传统君子人格”主要是指儒家的做人理想。具体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君子人格论。“天人合一”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思想,也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必备境界。

    君子知天。儒家所谓君子知天,主要不是指科学意义上的探究天象,而是为了解道德是从哪里来的,从而更好地实践道德。在孟子看来,好逸恶劳、追求肉体享受,“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所谓“人性”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特有的性,这种特有的性,在孟子看来就是“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天赋的人性。他打比方说,人们见到一个小孩子即将掉到井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救这孩子,这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而纯粹是发自人本能的一种“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这种天然的同情心就是人性,也就是天赋之性。孟子认为,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乃是“四德”(仁义礼智)的端芽。人有此四性,就好比人有四肢一样。人四肢能运动,这是身体的本能;人有仁义礼智“四端”,这是心灵的本能。有这种心灵本能而不去发挥,就如同有四肢而不运用一样,这等于是自残。实践“仁义礼智”四种德性,并让其发扬光大,就是实现了人的天性。实现了天性就等于与天合一,进入天人一体的境界。

    君子下学而上达。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 孔子重视“上达”,这个“上达”即是指君子上通天理,即上知仁义礼智来自人的天性,从而实践这种天性。与之相对的“下达”是指小人只知徇口腹之欲,境界卑下。孟子将人的耳、目、口、鼻、四肢等器官称之为“小体”,将心称之为“大体”,“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孔子又强调“下学”的重要性。“下学”就是下学人事,学做人的道理。儒家十分强调“下学”的工夫,因为生而知之能上达天理的人不多,多数人还是普通资质,而要通过学习而加强道德修养。“下学”的目的是“上达”,反过来说,“上达”也即在“下学”之中。《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首重一个“学”字,说明学习对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当然,儒家所谓“学”与当今所谓“求知”不尽相同,其主要还是道德伦理之学,目的是做一个“下学而上达”的君子。

    君子乐天。“乐天”也是君子“天人合一”的应有之义。《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德行是使万物能够生存,君子取法于此,存此仁心,即与天地合一。与天为一,即进入人生乐境。孟子有“人爵”“天爵”之分。“人爵”就是人的社会地位如官位等,普通人都以此为光荣而追求;所谓“天爵”就是大自然(天)赋予人的无比宝贵的德性。“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乐善不倦”是人的天性,实践此宝贵的天性,人就会无比的快乐。

    君子知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个“命”字即是指“天命”。这个“天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 “天”赋予人的一切特质,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人性四德。第二层含义就是世俗所谓“命运”,指人一生的贫富贵贱、运气好坏等。富贵利达等身外之物,并不是个人想求就一定能求得到的,个人是否富贵利达是由命决定的,这个命也是来自天。人顺从天命,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的意味在内。“君子知命”既要知天所布命于人的仁义礼智四德,发掘人的内在的优良品质,这个可以操之在我;又要在富贵利达、得失顺逆等个人境遇方面顺应命运的安排,不能患得患失、怨天尤人。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君子知命,知命也就进入了天人合一之境。

    摘编自武道房《试论中华传统君子人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类所特有的天性,而动物是没有的。

    B.儒家的“学”是指道德伦理之学,即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C.儒家认为“下学”的目的是“上达”,而“上达”也在“下学”中。

    D.“君子乐天”中的“乐天”的意思同现在的“乐观”“快乐”相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主要通过引用和比喻的论证手法,论述“知天” 是君子实践道德实现天性的基础。

    B.第三段对“上达”和“下达”、“小体”和“大体”进行对比,使君子、小人的境界高下立判。

    C.文章多处点明引文的出处,并使用“主要”“不完全”等词语,都体现了论证的严密和准确。

    D.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君子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基础、路径、表现等,逻辑上逐层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之境是儒家的做人理想之一,是中华传统君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B.“君子知命”既包括君子要努力发掘内在优良品质,也包括君子不追求富贵利达。

    C.儒家认为的“顺从天命”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意有些类似, 不完全消极。

    D.董仲舒 “道之大原出于天”的言论,也可以证明儒家仁义礼智是天赋人性的观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而来。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一文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早上进谏晚上被贬,既因其用香蕙作带,又因其采集白芷而被加罪,但他并不改悔,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景物描写也可以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令变化而寓意深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面对清风徐来、秋江澄静之景,情不自禁吟诵《诗经·月出》之语,对柔和月色高歌的句子是“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括秦国掠夺人民,挥霍无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虚写未来,憧憬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当下的孤寂。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一句,描写了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

    (2)《离骚》中,屈原表示不在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只在意自己内在品质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②,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③西门伫献捷。

    【注释】①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诗人写此诗为封送行。②走马川:又名左末河,今之车尔成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③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围“风”字落笔,走马川、雪海边,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不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在目前。

    B.“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写夜间行军所见之景,化静为动,狂风咆哮,石大如斗,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

    C.“金山西见烟尘飞”句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唐军早有戒备。

    D.这首诗极力夸张,给人雄浑壮美之感,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经验,故而此诗能“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2)鉴赏“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结合诗句分析,此诗塑造了西征将士怎样的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魏诗,门户也;汉诗,堂奥也。入户升堂,固其机也。而晋氏之风,本之魏焉。然而判迹于魏者,何也?故知门户非定程也。陆生之论文曰:“诗缘情而绮靡。”则陆生之所知,固魏诗之渣秽耳。夫欲拯质必务削文欲返本必资去末是固曰然然非通论也。玉韫于石,岂曰无文,渊珠露采,亦匪无质。由质开文,古诗所以擅巧。由文求质,晋格所以为衰。若乃文质杂兴,本末并用,此魏之失也。故绳汉之式,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其敝也不可以悉矣。

    选自徐祯卿《谈艺录》,有删节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夫欲拯质必务削文欲返本必资去末是固曰然然非通论也。

    【2】文中所说陆生之论文即晋朝_______(人名)所写的论著《_______

    【3】关于诗歌的文与质,请简要概括徐祯卿的观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某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