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 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 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C. ③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
D. ④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和平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亘古不变的主旋律,然而,在原始社会早期用石器争夺食物到今日遍布全球的核武器军备竞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太多的伤害。
B. 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C. 俄罗斯交通部长、图-154飞机失事国家调查委员会负责人索科洛夫26日召开记者会,指出飞机失事的原因可能是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所致。
D. 针对目前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和管理不够严密科学、考试安全存在隐患和漏洞,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依规实施 考试。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 。 , ,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A.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4、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惨淡经营 ②华美铺张 ③高瞻远瞩 ④有条不紊
学者说:“未来”是指在我们视野之外的明天,“将来”是在我们掌握之中的明天。将来是沉稳的,未来是炽烈的;将来是简明扼要的,未来是 的;将来是务实的,未来是缥缈的;将来是 的,未来是浮想联翩的;将来是殚精竭虑的,未来是 的;将来是 的,未来是举重若轻的;将来是可以揭秘一览无余的苫布,未来是永远在夜空闪烁不可触及的星巢。
(选自《毕淑敏散文》)
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雷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②一些经过精心包装、以小资情调自鸣得意的流行歌曲,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无法与那些经典老歌相比。
③被称为“发明狂人”的熊克斌凭着爱刨根究底的热情,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已经获得国家16余项发明专利。
④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临深渊。
⑤如今的房价居高不下,中外年轻人对此做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外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中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却只有27岁。
⑥这道数学题他一会儿就做出来了,对于再高深莫测的数学题目,他也总是有办法加以应对。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
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而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
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都表明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
(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话剧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出现的、具有现代属性的舞台艺术。
B.中国话剧以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为目的,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C.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D.中国话剧是国人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人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
B.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
D.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话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对传统戏曲所倚重的形式美不太关注。
B.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C.话剧是文化素养的显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产物,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D.话剧人如果能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就能创造出艺术精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
(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______,____?”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
(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备感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漂泊异乡、体衰病的惯怅之情。
(2)《诗经·蒹葭》中以“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时间的延续。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严厉责备的态度。
(2)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诗人感叹自身命运与琵琶女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写出郁积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2)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初闻琵琶女演奏。
的神奇效果,“________”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后的神奇效果。
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亨,字大用,邢州南和人。太宗二年,河北东西路使王晋辟亨为掾,以才干称。定宗五年,太保刘秉忠荐亨于世祖,召见潜邸,甚器之。宪宗三年,世祖征云南,留亨为京兆榷课所长官。京兆,藩府分地也,亨以宽简治之,不事掊克,莅政五年,民安而课裕。宪宗遣阿蓝答儿等核藩府钱谷,亨时辇岁办课银五百锭输之藩府,道出平阳,与之遇,亨策曰:“见之则银必拘留,不见则必以罪加我,与其银弗达王府,宁获罪焉。”避而过之,阿蓝答儿果怒,遣使逮之。既至,穷治百端,竟无所得。世祖知其诬,更赐银三十二锭。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陕西、四川立宣抚司,诏亨议陕西宣抚司事。寻赐金符,迁陕西、四川规措军储转运使。寻建行省,命亨兼陕西行省左右司郎中。时兴元蓄粮五万石欲转饷大安军,计佣直万缗,众推亨往。时丁内艰,以摄省府事强起之。至则以兵官丁产均其役,不阅月而事集。兴元判官费正寅狡悍不法,亨白省府,欲以法绳之,反诬构行省前保关中有异谋。诏右丞粘合珪谳之,亨力辩,其冤构释然。四年,迁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廉访都转运使,未几,朝廷以考课辙诸路转运使,至则并转运司入总管府,咸夺其制书,授亨工部侍郎、解盐副使。亨上言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从之,有贾胡恃制国用使阿合马,欲贸交钞本,私平准之利,以增岁课为辞。帝以问,亨对曰:“交钞可以权万货者,法使然也。法者,主上之柄,今使一贾擅之,废法从私,将何以令天下?”事遂寝。亨又建言立常平、义仓,谓备荒之具,而时以财用不足,止设义仓。七年,立尚书省,仍以亨为尚书,领左部。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金省任其事。十年,还京师,以病请告。十四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马亨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亨上言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
B.亨上言/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
C.亨上言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
D.亨上言/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员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B.行省,行中书省的简称,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C.丁内艰,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回家守丧,称为“丁艰”或“丁忧”。文中的“丁内艰”指父亲去世,回家守丧。
D.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北齐时征义租,在州、县设仓存储,此为义仓的先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亨才华出众,为政有方。在担任王晋的属吏时,以才干著称;被世祖在潜邸召见,深受器重。到任摄省府事后,不足一月便将军饷督运完成。
B.马亨忠于职守,不畏强权。阿蓝答儿等核实世祖藩府的钱谷,他故意避开阿蓝答儿,宁愿自己获罪;行省被诬在关中有异谋,马亨极力辩白,弄清冤情。
C.马亨思虑周全,胸有远见。西域商人想要买下交钞的发行权,以从中谋取私利,皇帝以此事询问马亨,马亨指出这将会废法徇私,无法行令于天下。
D.马亨刚正不阿,勇于进谏。费正寅不守法令,马亨请求省府对他绳之以法。他建议朝廷设常平仓、义仓,作为备荒之用,朝廷因财用不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亨以宽简治之,不事掊克,莅政五年,民安而课裕。
(2)“法者,主上之柄,今使一贾擅之,废法从私,将何以令天下?”事遂寝。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上海市嘉定中光高级中学高二学生于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做韩国日用化妆品。由于经营有方,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其行为引起师生的争议:有的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有的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由该学生来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学业。
对以上的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