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
A.50元 B.100元 C.200元 D.300元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劝学》,战国末期荀况所作。此文善于取譬,层层设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等,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B.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所作。文章抒写了他与友人曲水流觞、游目骋怀的逸趣,和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的生命感怀,兼有超脱与深沉之情。
C. 鲁迅,中国现代作家。他的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意在揭出中国人的“病苦”以进行“疗救”。
D.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其剧作《哈姆莱特》讲述了哈姆莱特因多疑而误杀自己的妻子,最终懊悔自刎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3、对下列句子中“疾”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名词,疾病)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痛心)
③君有疾在腠理(名词,小病、轻病)
④臣少多疾病(动词,患病)
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词,忧、患)
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强、大)
⑦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形容词,迅速、快)
⑧草枯鹰眼疾(形容词,锐利)
A.①②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gě) 寂寥(liáo) 轮廓(guō) 怅然若失(chàng)
B. 沉浮(chén) 峥嵘(zēng) 携手(xié) 橘子洲头(jú)
C. 恰巧(qià) 稠密(chóu) 斥责(chè) 层林尽染(rǎn)
D. 遏止(è) 竞赛(jìng) 遒劲(qiú) 强劲有力(jìng)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笔墨大咖,顾名思义,是指在笔墨功夫上__________、有造就、有作为的人。
陆游说:“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一个人,__________抵达一个树木葱茏、碧草青青、绿植错落、鸟声清脆的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艺术作品来理顺心绪,表达心情,完善心境。或行文,或书法,或绘画。这样做了,__________到了地老天荒的那一天,还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朱自清为文,戴望舒吟诗,王羲之写字,徐悲鸿作画,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显现出了非凡的功力,在各自的领域里可谓真正的大咖。他们的作品所__________的,正是最深刻、最美妙、最赤诚的人类情愫,哪一样不是人类的珍宝?哪一样能够教人轻易释怀?
A.卓有成效 有缘 即使 绽放
B.不同凡响 有幸 就算 表现
C.不同凡响 有缘 就算 绽放
D.卓有成效 有幸 即使 表现
6、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法尼娅
[俄]尤里·布伊达
法尼娅身材高大,栗色的头发,颧骨高高的,一双犀利的眼睛,目光大胆,腰板笔挺,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迸溅着火花。她那结实的腰身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仿佛能照亮八点钟大街乃至日朵夫大街。
法尼娅一家幸福地住在滨河街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中。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变了。丈夫和大儿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一个月后,小儿子溺水身亡。法尼娅做了子宫癌手术,手术并不成功,很快病灶就发生了转移。
这个四十四岁的女人,孤零零地等待着死神。她卖掉了公司和其他一切,只剩下了房子。她就在那临水的房子里深居简出,家里的镜子都用黑色的旧布蒙着。法尼娅清楚自己现在的模样:驼着背,头发凌乱,面庞红肿。夜里她不管在哪里都能躺下睡觉,可就是睡不着。
为了同失眠抗争,法尼娅开始在夜间散步。她穿上了后跟很高的便鞋,一直走到铺着光滑头的滨河街的尽头,穿过几条小巷,往上走到八点钟大街,沿着这条街来到空无一人的广场,朝一家名为“巴甫洛夫的狗”的饭店行进,再沿着日朵夫大街往下,直奔法兰西大桥方向,然后向右转,回家。走这段路要用一个多小时。虽然并不觉得多累,可是这已经足够了,能让她睡上两三个钟头。有一次,法尼娅的鞋后跟断在了广场上,脚也崴了,她不得不拎起鞋子,单脚跳回家。这之后她竟然酣睡了将近七个小时。
现在,她每晚都单脚跳着散步,只为了回家后能够倒头便睡。她出门时开始用右脚跳,从一盏路灯跳到另一盏路灯。一下,两下,再跪一下,四下、五下……她费力地喘着气,挥动双臂,心脏怦怦直跳,身上大汗淋漓。她跳着直奔广场,然后沿广场而下,朝法兰西大桥方向跳去,最后跳回家。她吃力地挪进浴室,趴下来,立即开始呕吐,吐得天翻地覆。她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跳了。可是第二天夜里,她又穿起了运动鞋、绒线衣,来到街上,开始用右脚……
她就这样跳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她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法尼娅每次从滨河街转到八点钟大街时,便能听到口琴声传来,之后她会在小巷尽头遇到科斯佳·弗拉仁,他每晚都要轻声吹奏口琴,就坐在自家门前的长凳上。
一个秋天的晚上,法尼娅和往常一样,穿过小巷来到八点钟大街。科斯佳突然叫住她,说想和她搭个伴。
“我无所谓,”法尼娅说道。一边费力地喘着气,“你怎么知道是我?”
科斯佳踌躇起来,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闻气味。”
法尼娅微微一笑:“那好吧,只是别掉队啊。”然后她用左脚跳了起来。科斯佳跟在后面随着她的气味出发了。
从那天起,他们每天晚上都要跳着散步。在小巷里会合,一起征服八点钟大街,穿过广场,然后在滨河街分手。
法尼娅从不跟科斯佳闲聊,她压根儿就没关注过他,尽管她很感激他陪她一起散步。但是,当科斯佳患了感冒,不能与她做伴时,她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一月底,科斯佳在通向法兰西大桥的结冰的下坡路面上滑了一跤,跌入水中。法尼娅将他拖上岸,带到自己的家,强迫他泡了个热水澡。不久后,所有人都知道法尼娅和科斯佳决定结婚了。
“她眼看着就要死了啊,”芭芭扎说,“而且他们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可是个盲人啊,”斯卡尔拉古娜说。“而且还比她小二十二岁呢。”
婚礼当天,教堂附近拥挤不堪。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百人乐队用口琴奏起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一对新人步出教堂。法尼娅穿着白色的缎面长裙,修剪过的头发上装饰着缀满雪白花朵的花环。她腰板笔挺,目光大胆,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进减着火花。科斯佳穿上了一身庄重的深蓝色西服,上面别着一朵小花。他准确无误地牵着她拾级而下,走向一辆高级敞篷车。他们乘车在广场上绕行三圈,然后车停在了“巴甫洛夫的狗”饭店敞开的大门前。在那里迎接他们的,有激动得说不出话的科斯佳的母亲,还有饭店女老板玛丽娜。百人乐队吹起了口琴曲,所有人一齐喊道:“吻她!”于是科斯佳当众亲吻了一下法尼娅证的嘴唇,她羞红了脸。接着,老头子契尔维举起那把奥尔维式小提琴,大声喊道:“嘿呀,拉起来吧!”于是就拉起琴弦,边唱边拉起了欢快的曲子,然后又拨弄起了琴弦,一边唱一边拨弄。人们开怀畅饮,高声喊叫,也有人放声哭泣。玛丽娜不停地给大家斟酒,契尔维一会儿拉奏一会儿敲奏,大家狂欢个不停,直到天空中星光闪烁。随后,这一大群人,把新人送到了家门……
这场婚礼在人们记忆中保留了很久,甚至在法尼娅的葬礼上还被人们忆起——她是—年半后去世的——白色缎面连衣裙,修剪过的头发,装饰着雪白花朵的花环;挺直的腰板大胆的目光,坚定的步伐,石头敲击下发出的叮当声和迸溅的火花;演奏口琴曲的百人乐队;契尔维老头拉奏和敲奏乐曲的情景;人们送新人到家的场面。当时大门在新人身后关上,她说了一句话——
“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这句话人们听她说过大概已经上千次了——她就这么说道。“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正是这句话结束了那场被所有人牢记了很久的婚礼,“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好好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尼娅身材高大、挺直,充满自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女人的魅力。
B.家庭的厄运和自身的磨难使法尼娅遭受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常常失眠。
C.“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表现了法尼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法尼娅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古老的道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详略取舍得当,对法尼娅一家遭受的厄运和她的葬礼略写,对法尼娅病后的表现以及婚礼的场面详写,起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法尼娅单腿跳跃散步的情形,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C.科斯佳的出现改变了法尼娅的生活走向,他们同病相怜,情投意合,使苦难的故事增加一丝亮色。
D.文中芭芭扎和斯卡尔拉吉娜的话,表现了人们世俗的观点,补充了相关内容,反衬了法尼娅和科斯佳的形象。
【3】文章倒数第二段有关婚礼场景的描写有何作用?
【4】小说多处用到“重复”的手法,请分析其效果。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杜甫)
(3)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集会那天气候宜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2)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7)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他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忍受指责和侮辱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喝醉的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_____”,曾经到百里之外,“____”,写出了求师学习的艰难与诚恳。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削月割,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5)___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 (苏轼《赤壁赋》)
(6)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依据题干要求,填写正确内容。
(1)黄庭坚《登快阁》一诗的尾联是“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最温暖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周邦彦《苏幕遮》,描绘鸟儿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句中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在《论语·里仁》里,表明对“贤”“不贤”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诗人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诗人随后也过大庾岭去欢州。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长地阔”“岭头”“白云”这些虽是自然之物,但它们营造的意境却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感情。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洛浦风光”和“崇山瘴疠”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的共鸣。
C.“人何处”是默念友人杜审言人在何方,类似于设问,不答而答,不言自明,表意含蓄。
D.最后一联“两地江山”既可指与朋友分隔之远,又可指与朝廷相距万里之遥,面君之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概括说明。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于乡,在乡试中中举,乡试为明清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
B.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也指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言行的官职,此处为官职名。
C.改元,中国封建时期帝王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被称为元年。
D.知州,“权知某军州事”的简称,始于宋,“权知”意为暂时代理;明朝为正式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鼎卓有才能,能够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控制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朝廷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而收监,他听从了民意,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14、作为耀华中学优秀毕业生的小轩和小涵参加高一学生的“名著阅读交流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乡土中国》读起来才没劲呢”。针对此现象,小轩将结合《红楼梦》的具体情节谈谈如何走进经典,小涵也将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来让学生了解名著。请为小轩或小涵写一个发言稿,要求1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