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下边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 )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 并列复句 B. 选择复句 C. 转折复句 D. 因果复句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 ,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 ,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 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
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
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
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必须做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认真。_____________,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______________。 所谓天才不拘小节,是指不受习俗约束,而不是指做事马虎。认真是一种素质,________________,就必须具备这种素质。
①一个人要有所作为②做成大事的人③多半也做不成大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本次座谈会上,大部分专家认为,对现代诗歌的欣赏不要过分地字斟句酌,否则就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而使文学欣赏变得像动物解剖。
B.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
C.从以往考古文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
D.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销毁 慰藉 奄奄一息 提心吊胆
B.气候 排泻 犄角之势 萍水相逢
C.盅惑 雪茄 缄口不语 耳熟能祥
D.萌蘖 篇辐 一界书生 天高地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的根据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里的论“劳动”等论述。该论述会造成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我们只消回顾一下以往统治西方美学的从康德到克罗齐那一系列的唯心主义大师的论点,把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细心比较一下,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马克思在下文又就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补充: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质只有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人和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含有两点互相因依的要义: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人得到充分发展要靠自然得到充分发展,自然得到充分发展也要靠人得到充分发展。自然是人的肉体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来源,是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和手段。人在劳动中才开始形成社会。生产劳动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臭。但一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恩格斯也是从生产劳动来看人和社会发展的。他一开始就说:“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本身各种器官之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人手、人脑和语言器官的特殊作用。人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到能制造劳动工具时,手才“变得自由”,“所以人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人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劳动愈来愈完善,愈灵巧:在这个基础上人手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这个实例就足够生动地说明艺术起源于劳动了。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论“劳动”等论述批驳了以往统治西方美学的从康德到克罗齐那一系列的唯心主义大师的论点,是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
B.马克思在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时,提出了“美的规律”,实际上可看作是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C.马克思认为社会中自然是人和人的联系纽带,人在劳动中开始形成社会,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D.马克思认为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肉体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并指出马克思在美学领域的真知灼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话,它的作用是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C.文章将中国先秦诸子说法与马克思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的关系。
D.文章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先揭示人类生产劳动的性质,再阐明艺术的劳动属性,思路清晰严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里明确提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
B.蜜蜂将蜂巢建得很漂亮,它绝不是天生就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是它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完成的。
C.人类能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按照自身固有的标准来创造,而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艺术作品更是如此。
D.人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使人类具有了完善而灵巧的双手,否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出各式各类的艺术。
7、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绘了大鹏南徙的奇幻景象,其中“_____,_____”二句描绘了大鹏从海面升到高空为南飞蓄势的画面,极富动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诗人从贬所归来眼见物是人非,只觉恍如隔世,内心无比怅惘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其作品情深意切,且常妙用比喻传情达意。例如“_____, _____”,便选取鲜活的视觉形象,传达出内心深重绵长的愁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借周瑜功名早成而自己鬓发斑白仍无建树之对比,表达了壮志未酬身先老的叹惋和感慨。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离骚》多用香草美人寄寓情感的写作特色,体现了对屈原高洁人格的赞美。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明媚的春光抒发落寞无奈之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3)“梦”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诗人们经常借助各种梦境来抒情达意,寄托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感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______,________。”(用《赤壁赋》里面的句子回答)
(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两句不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那个山水交错的地方多变的景色,而且发人深省:面对困境,要勇往直前,前方将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美好境界。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3)庄子的《逍遥游》中,大鹏鸟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去疏帘才数尺”一句写明月,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一样,都是极写其近,近到“才数尺”,独处异地,举目无亲,有明月为伴,会感到特别亲近。
B.“南楼谁弄梅花笛”句借用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汉城五月落梅花”诗意,运用听觉渲染出远隔关塞、思友怀乡的郁闷心情。
C.“蟋蟀灯前欺病客”句中的“病客”就是词人自己,作者用一个“欺”字,将蟋蟀拟人化,病居异地他乡,连蟋蟀也来欺人,搅人心绪,使人难以成眠。
D.“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两句,与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两句相比,意境更令人感到孤凄。
【2】“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两句可谓精妙,请简要赏析。
13、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注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选自《人间词话》)
【注】先生:即周邦彦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2】“欧、秦似摩诘”一句中“秦”指______,“摩诘”指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考虑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