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健康的小明进行了一次常规体检,血浆和尿液样品化验报告的部分内容如下表,乙代表的是( )
物质 | 血浆(克/100毫克) | 尿液(克/100毫克) |
甲 | 0.03 | 2 |
乙 | 0.1 | 0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水
2、西瓜皮和西瓜瓤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B.保护组织和薄壁组织
C.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D.薄壁组织和保护组织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增多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C.甲→乙→丙→丁表示一条食物链
D.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流向丁的能量
4、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红树林的根系发达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
A.乙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甲、乙、丙、丁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6、孙悟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水稻、酵母菌、甲流病毒
B.草履虫、醋酸杆菌、衣藻
C.水稻、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D.马尾松、青霉、醋酸杆菌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蛙特征的是( )
A.能生活在水中
B.能生活在陆地上
C.用肺呼吸
D.用鳃呼吸
8、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轴突
B.②是细胞体
C.③是树突
D.④是神经纤维
9、兰州的白兰瓜香甜多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的哪个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0、“瑞雪兆丰年”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1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
A.流感病毒
B.痢疾杆菌
C.酵母菌
D.青霉菌
12、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
A.切割整齐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净卫生的
D.经过染色的
13、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娃娃鱼
B.扬子鳄
C.野鸭
D.鱿鱼
1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凹面镜或较大的光圈
B.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
D.物像位于下方时,应向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5、遗传病数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由基因或染色体等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下列各组中,全部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色盲、白化病
B.血友病、乙肝
C.坏血病、糖尿病
D.艾滋病、侏儒症
16、如图所示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该实验中能够萌发的种子是( )
A.A种子
B.B种子
C.C种子
D.E种子
17、为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快速抓住下落的直尺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B.需至少重复实验3次,并求取平均值
C.反应速度会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加快
D.结束时显示的刻度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慢
18、一对夫妻前两胎都生了女孩,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 )
A.25%
B.50%
C.75%
D.100%
19、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
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B.有利于蚯蚓进行气体交换
C.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20、在学校组织的“花语农事”研学活动中,乐乐不小心将菠菜绿汁蹭到了白色衣服上,在学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这一实验得知可以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要除去衣服上的菠菜绿汁颜色,可以选用哪种溶液( )
A.沸水
B.肥皂水
C.酒精
D.淀粉溶液
21、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___,有的人边吃东西边说笑,吞咽食物时___来不及盖上喉,食物进入___,就会引起剧烈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
22、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的物体。
23、把下列器官与它们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1)卵巢 a.分泌胆汁,消化食物
(2)肝脏 b.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睾丸 c.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4)胎盘 d.母体与胎儿物质交换的器官
(1)_____(2)_____(3)_____(4)_____。
24、如果所用的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是40X,目镜放大倍数是10X,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实际上被放大了___.
25、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________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的结果。
26、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4 | 碎屑 | ---------;2滴碘液 | 0℃;10分钟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对照组是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实验结论是___。
(4)该实验能否证明“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___。(填能或不能)
27、建立________和实施大型________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28、(1)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它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图中生物中,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4)如果在草地上使用DDT来消灭害虫,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表述出来的 ,如水、阳光、土壤等。
29、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会长久污染环境。
(1)地震中某人下肢受伤,流出暗红色血液,急救时应指压伤口的 端止血。
(2)核泄漏的放射性元素进入土壤后可由植物的 吸收,然后经木质部中的 运输至叶片和果实中。
(3)在受核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农作物、昆虫和鸟类,一段时间后,体内的核污染最严重的是 。
(4)人吃了受核污染的农产品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 被吸收进人体血液中。
30、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血液由②滤过到①腔中形成 ,再经③的 作用后形成尿液.
(2)在正常情况下,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有 ;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 .
31、请将下列器官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32、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可以把草场用网子罩起来.__
33、图为桃花结构模式图,请填出花的各部分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图中的编号。
(1)花的雄性部分叫[ ]______。
(2)花的雌性部分叫[ ]______。
(3)[ ]______产生花粉。
(4)[ ]______里着生胚珠。
(5)种子是由______发育而成的。
(6)果实是由______发育而成的。
(7)像桃花那样,一朵花内既有雄蕊和雌蕊的花为______花(选择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
34、如图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膈运动模型,图乙为肺部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 _____,②模拟的是 _____,表示呼气过程的是 _____(填“A”或“B”)图。
(2)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b气体的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的③所模拟的 _____应处于 _____状态。
(3)图乙中,d气体表示 _____,这种气体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_____里。在图乙所示的血管中,c气体浓度较高处是在 _____(填“血管C”或“血管D”)端,血液由血管C端流到D端后,成分变化是由 _____血变成 _____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