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概 凭证 把喔
B.炼习 改变 吃亏
C.礼堂 失败 预告
D.陡弟 胸怀 报负
2、选择恰当的三字俗语填入句子中的“______”处,正确的一项是( )
爷爷告诉我要爱劳动,要做勤劳的_____________;爸爸告诉我做事要有主见,不做随声附和的____________;妈妈叮嘱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匹____________。
A.老黄牛 变色龙 千里马
B.老黄牛 哈巴狗 领头羊
C.百灵鸟 纸老虎 铁公鸡
D.小蜜蜂 应声虫 千里马
3、冯骥才在《捅马蜂窝》一文中,叙述了自己捅了马蜂窝的过程,结果( )
A.被爷爷狠狠地批评了 B.引起妹妹的嘲笑 C.被蛰了眉心,发了高烧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C.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5、对“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连用两个反问句,强调失败的原因是“我”不会豁虎跳,因此大家嘲笑我。
B.这段话表明了作者一直对那次失败的表演耿耿于怀。
C.以疑问句结尾,作者没有揭示失败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D.这段话表明了我至今都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哄堂大笑。
6、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弯曲 曲折 曲线
B.主角 直角 角落
C.宁可 宁愿 宁静
D.哄骗 起哄 哄堂大笑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首相同的一组是( )
A.勉强 顽强 坚强 强人所难
B.肖像 不肖 生肖 惟妙惟肖
C.喝彩 喝水 喝茶 大呼小喝
D.列宁 宁静 宁愿 宁死不屈
8、根据语境填空。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王翰所写的《凉州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为国征战、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
3.妹妹在读书的时候不喜欢提问,总觉得书中的道理自己都已经已明白了。我想用《尚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她要多提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9、品悟诗词
品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李商隐根据________(节日)流传的神话故事_________创作的。我还知道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出嫦娥孤单寂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4】“长河”指的是____,由“长河”我们可以想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说《嫦娥》中的月是孤寂的,《暮江吟》中的月则是可爱的。你看“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哪句诗中描写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舍腰蜂的巢穴(节选)
有一次我去一家丝厂,在那里我见到过一个舍腰蜂的渠。它把自己的巢建在如房里,并且为自己选择了刚好是在大锅炉的上面的天花板上的一个地方,它真是慧眼独具啊!它为自己选择的这个地点,整个一年,无论寒暑,也无论春夏秋冬的变迁,温度计所显示出的温度,总是不变的一百二十度。这个事实和因是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小的动物对温度真是要求很高啊!而且,它也是个非常会为自己挑选地点的家伙。
还有,在乡下的那些蒸酒的屋子里,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许多舍腰蜂的案穴。而且,儿是那些可以选择的、方便它们安居与行动的地方,都已经最它们占满了。甚至,连那些账簿堆积的地方,都被它们占据下来了。酒房里的温度,和刚才提到的丝厂里的温度相差得不是太多。大约有一百十三度。这些温度数字再次告诉我们,舍腰蜂足可以在那种使油棕树生长的热度下生存。
除了锅,还有炉灶,舍腰蜂也不厌弃一些其他可以选择的地点。它非常希望是住在任何可以让它觉得舒适、安逸的角落里面。比如说,在养花房里,在厨房的天花板上,可关闭窗户的凹进去的地方,还有就是茅舍中卧室的墙上等。至子建造自己窠巢的地基,这一点,它并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呢?因为,平常它的多乳的紧穴,一般都是建筑在石壁或者木头上的。这些地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坚实的。因而,它们似乎并不是很关心房屋的基础。不过,也有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过它把自己的渠筑在葫芦的内部,或者在皮帽子里、砖的缝隙之中,或者是装爱子用的空袋子里,还有的时候,它把巢建在铅管里面。
【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写下来。
( )——( ) ( )——( )
【2】舍腰蜂“真是慧眼独具啊”,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用“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腰蜂建巢对温度要求很高。
B.舍腰蜂非常希望居住在舒适、安逸的角落里面。
C.舍腰蜂不能在那种使油棕树生长的热度下生存。
【4】“因而,它们似乎并不是很关心房屋的基础”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冬眠”技术或颠覆未来太空旅行(节选)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急时刻休眠。其实,这并非只是一个幻想,而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从登上飞船就倒头大睡,一觉醒来已到达目的地,岂不美哉!
但是,怎样才能使宇航员在健康状态下长期熟睡?一直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都在研究控制宇航员“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
那么,宇航员冬眠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冬眠不是冷冻,只是通过适当降低体温,使宇航员的新陈代谢变得“迟钝”,这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物资消耗减少。同时,冬眠的宇航员不需要太大的活动空间,整个航天器的体积和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辐射防护的技术难度显著降低,节约整个任务的能源消耗、成本投入。
日前,ESA就提出了一个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的载人探测概念。根据ESA提出的方案,和有冬眠习性的动物类似,宇航员在进入冬眠前要先“增脂”以储存能量。之后通过服用一种特殊药物进入“麻木”的冬眠状态,随之舱室的亮度变暗、温度大幅度降低以将宇航员身体“冷却”。一般情况下,从地球到火星需要飞行180天左右,宇航员需要提前苏醒,度过至少21天的休养期。
根据ESA公布的草图,整个冬眠居住模块为圆柱形,直径仅有5.9米,高度仅为5.33 米,拥有生命保障、居住、储藏、工作等9个系统隔间,能够满足6名宇航员需求。如果不使用冬眠技术,整个居住模块的直径和高度要达到8~9米,体积达到前者的3倍。(作者:胡定坤,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冬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一项不是宇航员冬眠的好处? ( )
A.减少物资的消耗。
B.节省航天成本投入。
C.抵抗太空中的低温环境。
【3】根据短文内容,将ESA的方案表补充完整。
【4】短文讲述了“冬眠”的好处,但是“冬眠”也一定会存在问题。请你发挥想象,提出一个“冬眠”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
_____
12、阅读短文《一幅画的趣事》,完成练习。
我家养着两只小鸡。伺养这两个小家伙虽然占用了我的一些时间,但它们丰富并调剂了我的课余生活。
一天晚上,我趴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画一幅准备第二天参加少年宫比赛的作品。画完后,我躺下伸懒腰。这时只见一只小鸡顺着我的脚爬到腿上,然后跳到桌子上,大摇大摆地在我的作品上遛起弯儿来:它一会儿看看画上的太阳,一会儿在画中的草坪上用嘴啄啄、用脚刨刨。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不料它抖动了一下翅膀,屁股一撅(juē),“扑哧”,一块黄黄的鸡屎落在了小草的上方。这下我气坏了,冲它大吼一声,小鸡似乎知道自己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吓得慌忙跳下桌子溜之大吉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辛辛苦苦画的作品让它毁了。爸爸妈妈闻声走过来,一看都傻了眼。我真是一筹(chóu)莫展。重画一幅吧,时间太晚了,来不及;不画吧,沾了鸡屎的画又怎么能参赛呢?突然,爸爸一拍脑门说:“明明,我看这样吧,你先把屎小心清理一下,去不掉的黄迹就做花蕊(ruǐ),再配上花瓣画几朵小花,这样也许能遮掩过去。”我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立刻动手干了起来。
第二天,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把画交了上去。不久,绘画比赛的结果出来了。没想到我的作品竟然得了一等奖,我喜出望外。而且,老师在点评我的作品时,还特别夸奖了我画的那几朵鲜艳的小花。听着老师的夸奖,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_____”画出具体描写小鸡在“我”的作品上“遛弯儿”的句子。用一个词写出小鸡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在最恰当的答案后面画“√”。
(1)“我”的画得了一等奖,老师表扬“我”画的那几朵鲜艳的小花非常有新意。( )
(2)小鸡在“我”的绘画作品上拉了一块鸡屎,在爸爸的启发下,“我”在上面画了几多小花,“我”的作品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
【3】“一筹莫展”的意思是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一筹莫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文,想一想,在结尾处补全句子。
【6】文中描写小鸡“吓得慌忙跳下桌子溜之大吉”的一幕很有趣,仿照文中的写法,试着写一写你做错了事,被妈妈发现后吓得溜之大吉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①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 漂)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 )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绕 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 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③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④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第①段中的括号处填入适当的标点。
(2)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
(3)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和阿妈之间的浓浓 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
B.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和阿妈走月亮”,流露着“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愉悦。
C.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14、阅读
走月亮(片段)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________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__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片段中的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读这个片段,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 )(填序号)
A.月亮升起图
B.月亮牵星图
C.月下溪景图
D.月下田园图
【3】朗读“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语调应该是( )(填序号)
A.舒缓而激动
B.舒缓而陶醉
C.急促而迫切
D.急促而喜悦
【4】文中画有横线句子中的加点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看图,明规则。
1.这些人过马路的方式是否正确?(____)
A.正确,大家一起过马路特别安全。
B.不正确,这些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班队课上,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件事能注意详略,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各句变成比喻句或拟人句
(1)他得意
(2)树上的松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