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接力赛,老师破天荒地让我跑第一棒。
B.据统计,全国已经有多个城市为新能源物流开绿灯。
C.每逢学校搞活动,刘春辉总是打头阵,挑大梁,从不叫苦叫累。
D.赛场上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对手,否则就会占上风。
2、关于阅读和习作,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B.阅读时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C.要把事情写清楚,除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D.观察日记最主要是记录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自毫
B.竞赛
C.疑或
4、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嫩红 训斥 慎重 随遇而安
B.痕迹 严历 溃败 精疲力竭
C.虚弱 旅转 灌溉 横七竖八
D.奥秘 坚定 博斗 无可奈何
5、下列诗句表达爱国之情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宙斯是一个( )的人。
A.慈悲、善良
B.无私奉献
C.霸道、冷酷无情
D.正直、公正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肃穆(mù mú) 玛瑙(mā mǎ) 山脉(mò mài) 花卉(huì hēi)
涓涓细流(quān juān) 滔滔江水(tāo dāo) 人迹罕至(hān hǎn)
8、按要求填空。
1.美景欣赏
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_________;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________。(选自《秋天》)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________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选自《雾凇》)
2.动物掠影
在荷兰,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__________,鬃毛___________。(选自《田园诗情》)
九寨沟经常有珍稀动物出没。瞧,有一群_______的羚羊突然________,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________在前方的丛林中。(选自《九寨沟》)
3.古诗天地
《元日》一诗中描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
《江雪》一诗中描写老人孤独垂钓的诗句是: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
《望洞庭》一诗中把月夜下的洞庭湖想象成精美的工艺珍品的诗句是: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描写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学以致用
读了顾宪成的的“________,声声入耳;__________,事事关心。”我知道了我们要经常关注国内外大事;读了《说勤奋》,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________________。”
9、回答下列问题。
1.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为什么?
2.根据要求,写出诗句:
(1)请写出《使至塞上》的颈联
(2)请写出《使至塞上》的颔联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阿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横七竖八(含有数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用“_______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4】科学家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仔细读第4、5自然段,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描写樟树特点的四字词,每条线上至少写两个。
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表面上是写樟树,实际上是写宋庆龄,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请你读一读下面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想一想,宋庆岭和樟树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填一填。
樟树蓬蓬勃勃,四季常青——宋庆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樟树香气永存,使虫类不敢靠近——宋庆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宋庆龄(1893—1981),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孙中山逝世后,她仍然坚持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勇敢顽强地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作斗争。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的罪名传讯和监禁爱国救亡运动七位领导人时,她在法庭上大义凛然,目光逼视法官,并亲自到苏州向高等法院要求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保护和营救了大批共产党员和反蒋爱国人士。建国后,她担任着繁重的国家领导工作。
12、陀螺(节选)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还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选文中的“______”和“______”等词语描写了“我”的陀螺的外形特点。
【2】文中画线句中的“丑小鸭”指_____“丑鸭蛋”指_______。
【3】“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作者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小陀螺与对手的大陀螺比赛,结果_________赢了,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
①长颈鹿是世界上最为高大的陆上动物。曾有人量过一头特别大的长颈鹿,高度竟达到近6米。长颈鹿的相貌奇异,体态优雅。它十分警觉,行动极为灵活,长在头上的突出双眼可以同时观察四周的情况,四条硕长的腿支撑着将近一吨重的躯体,奔跑起来,时速能达到每小时60公里。在非洲的草原和森林交接处的片片树林间,可以看到它们嚼食树叶的情景。
②在远古的进化初期,长颈鹿的躯体只有小鹿大,活跃在欧、亚、非大陆上。随着地球发生的变迁,长颈鹿的生存地渐渐被集中在非洲东部的少数地区。生物学家在研究长颈鹿的进化时,认为长颈鹿的祖先,世世辈辈以青草为食。但在受到干旱等灾害时,大片草原枯荒,为了生存下去,长颈鹿就要时刻努力伸长脖子,吃树上的嫩叶子,那些脖子短的长颈鹿,吃不到树上的嫩叶,慢慢地被自然条件淘汰。就这样,经过许多世代以后,脖子就慢慢变长,最后终于形成现在的样子。
③长颈鹿的硕长脖子对于警戒放哨、了解敌情和寻求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冷却塔。靠它的脖子散热,可以适应热带炎热的困扰。在前进的时候,长颈鹿的长脖子还能用于增大动力,在漫步、跑动时,脑袋就被置于前方,借以往前推移它的重心。
④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长颈鹿总数约为45万头。长颈鹿独特的身躯和体态,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动物学家认为长颈鹿是有蹄类(偶蹄目)动物中最为聪明伶俐的角色。如今,文明社会对大自然的侵袭日益严重,长颈鹿的生存区域也在不断缩小。长颈鹿的性情温驯尔雅,不像犀牛会毁坏家业设施;不像狮子群会践踏大片作物和毁掉树林;也不像狮子和豹子咬死牛羊,伤害人类,长颈鹿也不去同生羊争吃青草。如若人类不再愚蠢地扩大侵略性,那么,长颈鹿还能与我们人类共同度过一段很长的将来。
(选自《十万个为什么》)
【1】下列关于“长颈鹿”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颈鹿是世界上最为高大的陆上动物,性情温驯。
B.长颈鹿的腿能支撑一吨多重的躯体,奔跑起来时速能达到每小时60公里。
C.长颈鹿十分警觉,行动极为灵活,是动物中最为聪明伶俐的角色。
D.长颈鹿身躯和体态独特,其他动物都比不上,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2】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 )
A.为了更好地警戒放哨、了解敌情和寻求食物。
B.为了更好地散热。
C.为了跑步时增大动力。
D.随着环境的变迁,为了生存下去,长颈鹿就要时刻努力伸长脖子,吃树上的嫩叶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在跑动时,长颈鹿会将脑袋置于前方,借以往前推移其重心,这样做有增大动力的作用。
B.长颈鹿为了生存需努力伸长脖子吃树上的叶子,但这样做会毁掉树林植被。
C.世界上现存的长颈鹿总数仅45万头,濒临灭绝。
D.在远古的进化初期,长颈鹿生存地被集中在非洲东部的少数地区,其祖先世辈以青草为食。
【4】第①段采用了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和打比方
B.做比较和列数字
C.举例子和列数字
D.打比方和列数字
【5】第④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A.写出长颈鹿性情温驯尔雅。
B.通过跟犀牛、狮子、豹子做比较,强调长颈鹿能和人类和平共处。
C.说明长颈鹿是有蹄类(偶蹄目)动物中最为聪明伶俐的角色。
D.唤起读者对长颈鹿的喜爱之情,引出下文“如若人类不再愚蠢地扩大侵略性,那么,长颈鹿还能与我们人类共同度过一段很长的将来”。
【6】简要概括长颈鹿长脖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有人量过一头特别大的长颈鹿,高度竟达到近6米。”中的“近”能不能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这句话在文段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 ”的句子把细丝比作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细丝__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描写具体鲜明。
【3】分析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细致观察 B.长期观察
(1)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山虎是有脚的。 ______
(2)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听老师读《水声可以卖钱》,并回答问题
(1)短文列举了哪些“不可能”?(打“√”)
A.人类使用上电灯( )
B.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 )
C.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 )
D.人类实现“飞天”梦( )
E.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 )
F.电话可以视频 ( )
(2)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的人。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清晨,我来到海边,吸一口崭新的空气,向远处跳望。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唱歌、朗诵、做军事游戏等……多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
18、修改病句。
1.我最爱看民族舞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写我心
题目: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选择本单元课文中最想交流的对象,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②针对课文内容,按书信格式要求,学会换角度表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