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最相符的是( )
A.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
B.扁鹊几次三番劝蔡桓侯治病。
C.梅兰芳蓄须,决不给侵略者演戏。
D.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十二条水渠。
2、关于书信,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有( )(多选)
A.书信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及日期等几部分组成。
B.称呼要从顶格写起,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C.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现在不再是重要的联络手段。
D.给长辈的祝福语可以用“此致敬礼”“身体健康”等词语。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在单位里,李叔叔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是典型的“_______”;在生活中,他坚持己见,决不做唯唯诺诺的“_______”;但他也有一个缺点,非常吝啬,一毛不拔,大家叫他“_______”。
A.千里马 小蜜蜂 应声虫
B.老黄牛 领头羊 铁公鸡
C.老黄牛 应声虫 铁公鸡
4、选词填空。
缘故 原因
1.同学们都喜欢他,是因为他平时表现好的( )。
2.同学们都想知道她哭的( )。
朴素 朴实
3.虽然她的家庭条件很好,但是她穿着很( )。
4.他性格( ),对人忠厚。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为人达观,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能随遇而安地生活。
B.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火箭升空了。
C.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累得精疲力竭。
D.大街上的人很多,奔流不息,一个接着一个。
6、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是( )
A.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B.明眸皓齿 慈眉善目
C.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D.精忠报国 斩钉截铁
7、查字典:“撑”和“缘”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按顺序正确的音序和音节是( )
A.CH cheng和 Y yuan
B.C ceng和Y yan
C.C cheng 和 Y yuan
D.CH cheng和Y yan
8、照样子,写句子。
(1)管理局觉得丹尼尔的态度是真诚的,为了教育丹尼尔并警醒大家,便向他提出了一个条件。
为了 便
(2)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3)黑白两色,把喜鹊打扮得那么朴素,那么稚致。
9、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_____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3】诗人因为_________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_______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崂山太平宫——狮子峰之游
早晨,我跟爸爸乘上了去崂山的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偎山临海的仰口海湾停车场。
我们下车后,沿着蜿蜒曲折的石级小路向上走。山路上游人熙来攘往。我们随着游人往上走,过了几座别致的小桥和亭子,来到了坐落在群峰之中的太平宫门前。我看见砖石围成的院落,高高的石级上面有很高大的门楼,门楼的红漆门上铜钉闪闪发光,院墙顶上露出灰瓦的殿顶。
我走进正殿。殿内当门有一个高约五米的神像。他身穿盔甲,瞪着一双大眼睛,手执一对竹节钢鞭,威风凛凛。在它的两侧,各有一尊略小的塑像,也都身穿盔甲,手执兵刃,威风凛凛。室内烟雾缭绕,香上的轻烟袅袅上升。着蓝衣的道士在拈香祷告。
我到了院东,一眼认出了“绵羊石”。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大绵羊。“绵羊石”上还刻着臧克家的诗。“绵羊石”后面有个石头钟亭,内悬一口很大的仿古钟。钟粗大到要两个大人拉手才能抱过来,有一人多高。据说这钟声能传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此系崂山一大景观,名叫“上宛晓钟”。
走出太平宫东门,猛抬头,狮子峰矗立眼前。它那么高,棱角分明,巍然耸立,像一头威武的狮子,昂头怒吼,在薄雾的笼罩下,更显得雄伟壮丽。峰顶,“狮子峰”三个鲜艳的红漆大字闪闪发光。
我听说“狮峰观日”是崂山的又一大景观,就振作精神,沿着陡峭的小路,扶着两侧的铁链往上攀,一口气攀到了狮子峰顶。可惜我来得晚了,太阳已经升起了老高。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看到了另一幅壮丽的景色:仰口海湾,碧波荡漾,闪闪烁烁,像一幅巨大的闪光缎;远处隐隐可以看到状似太阳帽的小岛和点点渔帆;在视线尽头,海天相接,成了米黄颜色。
转视南西两面,层峦叠嶂,峻峭雄奇;北面群山跌宕起伏,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我为家乡的壮丽山河感到骄傲,不禁立下誓言,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1】照样子,写词语。
威风凛凛 青烟袅袅 ________ ________
【2】依次写出小作者到达的地点。
【3】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在狮子峰顶上看到的景物的?
【4】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11、课外阅读。
陈毅的故事
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里读书。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一天,书塾的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锅里透出了煳味儿。妈妈刚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煳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口饭烧煳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那本书看,原来是一篇还未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的课文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勾画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抓住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问。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同学们称赞你是‘小神童’,说你天资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同学们称陈毅是“小神童”的原因是________。
【3】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老师总结的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的语句。
【4】“学问学问,多学多问”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这真是一个特别棒的学习方法。请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的好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
【5】文中画“____”的句子把妈妈生气时的动作写得生动极了,你能将妈妈高兴时的动作写出来吗?至少要用上3个表示动作的词哦!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81年,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的黄大年,在纪念册上写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92年,到英国攻读博士,2009年4月,他放弃了英国优厚的待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黄大年被称为“拼命黄郎”。回国七年,他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他出差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订夜里的机票,因为白天要开会。即使在午夜的飞机上,也是修改ppt,人们称他为“拼命黄郎”。
黄大年被称为“科研疯子”。2016年,他承担了一项国际尖端的科研项目。接到任务,他没日没夜地研究。没有样机,就跑到无人机模型销售的店铺,边看边试,店铺打烊了,他还赖着不走。没有机库,他就在地质宫门口找了个空地,拉着团队挥汗如雨地干了半个月。机库建成第二天,出事了。“违章建筑,必须拆除!”有人开着卡车要来动手。原来他们只向学校递了申请。“不能拆!”黄大年急了,索性往卡车前一躺。阳光正强,他眯着眼睛,一动不动。事情传开了,有人说黄大年是个疯子,他却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有我,余愿足矣。”
无疯不成魔,在这疯魔中,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为我国的“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国际学界发出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而在这跨越的背后,站着的就是黄大年这样的“科研疯子”。
【1】“他出差有一个独特的习惯”,这个“独特的习惯”是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黄大年__________________品质。
【2】“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短文写了哪几件事说明这个主题的?简要的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用上诸葛亮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宋庆龄十五岁时,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有一天,班里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一位美国学生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轮到宋庆龄发言了。她有些激动,但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历史确实在不断变化着,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绝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我们年纪轻轻的,应该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抿着嘴笑了笑,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读文中画线句子,填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摇了摇头”一词中,可以看出宋庆龄____________,从“紧锁双眉”一词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_,而“耐心”一词又体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宋庆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文章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A.宋庆龄趣事
B.宋庆龄在美国
C.我不能忘记祖国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阿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横七竖八(含有数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用“_______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4】科学家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园地。
1.改写句子。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例句: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要求:例句中用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害怕”的心情。请你仿写一个句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自蒙”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 风强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清晨,我看见了花儿张开笑脸和孩子们悦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月亮渐渐徐徐地升高了,马路上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悄悄地披了大衣和帽子,走出家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
以“我家是个‘动物园’”为题,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你的家里每个人像哪种动物,有什么个性?把他们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