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罗米修斯》和《燧人钻木取火》故事都是古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B.周恩来志存高远,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找别人帮忙遭到拒绝时,我们可以用“碰钉子”来形容。
D.《雪梅》写了诗人对梅和雪的评判,说明诗人喜欢含香的梅,认为雪稍逊于梅。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庞大 严厉 无原无故
B.坚定 漂浮 重振旗鼓
C.抱负 排炼 山崩地裂
D.既使 纪念 精疲力竭
3、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又被称为( )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4、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给予(gěi jǐ) 送给(gěi jǐ)
一圈(quān juàn) 羊圈(quān juàn)
背负(bēi bèi) 后背(bēi bèi)
5、《狼王梦》中,紫岚开始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 )的身上,希望将其培养成狼王。
A.媚媚
B.黑仔
C.双毛
D.蓝魂儿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东风打了胜仗。
B.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能上天入地一般。
C.他难抑心中愤愤不平之气,找小马讨说法去了。
D.雪花从空中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既使 程度 驻虫
B.记念 头罩 触角
C.提刚 甚至 搏斗
D.等候 自豪 故意
8、多音字组词。
涨zhǎng________ 间jiān________ 背bēi________
zhàng________ jiàn________ bèi________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_______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_______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_______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电,又暴躁(zào)又和气。要是乱碰它,它就狠狠地咬你一口。可是在熟悉它的工人叔叔手里,它就乖乖地听从使唤。人们怎能不又怕它又爱它呢?
电的动作非常敏捷(jié),它沿着电线奔走,一秒钟能走三十万千米,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电的力气很大。它可以提起成百吨的东西,也可以拖着成千上万吨的货物在铁路上飞奔。
电能发光。夜晚,把电门一开,电灯亮了,人们就可以像在白天一样学习和工作,电能发热。在炼铁厂里,把电通到电炉里,炉里的矿砂就化成了铁水。电能发声。有了电,电台才能广播,收音机才能唱歌。人们打电话,用电脑,也都是电在帮助传递音讯。电还能传播图像。它能把世界各地的活动通过卫星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打开电视机,人们坐在屋子里,便知天下事。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给短文写一个合适的目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要写出前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写了电能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4】以下对短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说明电的特点。
B.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一秒钟、三十万千米等数字说明了电的特点。
C.第三自然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电的特点。
【5】以下提问的角度是针对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主要写出了电的什么特点?
B.第二自然段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电的特点?
C.第三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吗?
11、 幸福鸟
从前,西藏有一个地方,没有河流和田地,没有小鸟和鲜花,也没有树木和青草。住在那儿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都盼望得到幸福。
人们都说幸福是一只美丽的鸟儿,它住在遥远的东方。幸福鸟飞到哪儿,哪儿就有幸福。
一个叫旺嘉(jiā)的孩子,为了让大家能得到幸福,离开家乡,去寻找幸福鸟。
旺嘉来到一座雪山脚下,一个黑胡子妖怪出现了,他恶狠狠地说:“你来这儿干什么?”
“我来找幸福鸟。”
妖怪大笑:“你想找到幸福鸟,必须过三道难关。过不了,你就会被吃掉。”
说着,妖怪吹了吹长胡子,平坦的道路立刻变成了乱石滩,每块石头都( )得像刀子。旺嘉勇敢地踩上去,鞋底被划穿了,双脚被割破了,鲜血流在石滩上。
旺嘉刚走完这段路,又遇到一个黄胡子妖怪。妖怪吹了吹长胡子,旺嘉的干粮袋飞上天空,眼前出现了一片大沙漠,在这儿找不到一点儿吃的东西。旺嘉忍饥挨饿,不停地往前走。当走出沙漠时,他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
这时,一个白胡子妖怪拦住旺嘉。他吹了吹长胡子,旺嘉立刻变成了盲人。旺嘉用手( )着,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爬到雪山顶。幸福鸟就站在他面前。
幸福鸟( )地问:“孩子,你是来找我的吗?”
旺嘉激动地点了点头。幸福鸟用翅膀轻轻地抚摸旺嘉,他的眼睛重见光明了,身上的伤也好了。然后,旺嘉骑着幸福鸟飞回了家乡。
从此,清清的河水流过绿色的田地,金色的阳光( )着广阔的大地,到处都有鲜艳的花朵、欢唱的鸟儿、高大的树木和茂盛的青草。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坚硬 锋利 探索 摸索 热情 亲切 照耀 照射
【2】面对恶狠狠的黑胡子妖怪和满滩刀子般的石头,旺嘉没有丝毫退缩,从___________这个短语可以体会到他寻找幸福鸟的信念十分坚定。
【3】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途中遇到了哪些难关?他是如何应对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难关 | 行动 | 结果 | 考验了什么 |
乱石滩 |
|
| 勇气和决心 |
| 忍饥挨饿,不停行走 |
|
|
|
| 爬上山顶,找到幸福鸟 | 信念 |
【4】对照品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旺嘉勇敢无畏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旺嘉是一个 的孩子,并能从中深刻认识到:他能克服千难万险找到幸福鸟的根本原因是 。
【6】品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并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大搜索。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度处落下,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 )这句话是正确的,( )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 慢 就会拖住落 快 落
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做一个整体,( )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
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在文中( )里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如果……就…… 如果……那么……
(2)在文中“——”处正确填写“的、得”,注意它们的区别。
(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
(4)给加点的字注音。
着地( )落下( )重量( )
(5)“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一句中,“这句话”指的是哪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画上“——”线,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13、阅读
吴玉章奋勇挂国旗
①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喜爱读岳飞和文天祥等爱国英雄的故事。看到祖国遭受列强侵略,他万分痛苦,决心救国,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②青年时,吴玉章留学日本。由于他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因此每逢元旦,学校就会把世界各国的国旗挂出来庆祝节日。
③1904年元旦的这一天,吴玉章和同学们准备高高兴兴地庆祝一下,可是来到校园里一看,飘扬的各国国旗中唯独没有中国的国旗。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你们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我们在这里上学,却没有我们的国旗飘扬,这怎能算是庆祝元旦呢?我们要求校方道歉,并马上纠正错误,挂上我们国家的国旗。”
④校方的主任一下子认出了吴玉章,不满地说:“平日里我们对你那么好,知道你来自中国,家里经济困难,从来不催你交学费,而且还发给你一些零用钱。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因为这种小事来找学校的麻烦,带头反对学校!”
⑤吴玉章神情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当然十分感激。但是,挂国旗绝对不是小事,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大事。我宁可失去求学的机会,也不能坐视中国的尊严受到侵犯。我会为此誓死力争!”校方迫于压力,只好承认了错误,悬挂上了中国的国旗。
⑥1914年元旦的这一天,吴玉章出国,正好乘坐日本的轮船。船上挂起了各个国家的国旗,喜气洋洋地庆贺元旦,但仍然没有挂中国的国旗。吴玉章记起十年前的那件事,痛心万分:“我是中国人,难道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却视而不见吗?”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招呼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了抗议。船长却说:“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是这样呀!”“不对,中国绝不会永远这样的。今天你必须把中国的国旗挂起来!”吴玉章大声抗议。船长看到吴玉章义正词严,见中国人如此爱国,又这样齐心,只能赔礼道歉,挂上了中国的国旗。
【1】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爱读 _______和 ________等爱国英雄的故事。
【2】短文一共提到两个时间,分别发生在 _____________这一天和 _____________这一天。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①“义”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公正的道理;②情义;③公益的;④意义。联系课文想想,“义正词严”的“义”字应该选第 _____种解释。
②“坐视”与文中的“_________”这个词,都有“该管的事故意不管”的意思。
【4】联系短文的题目,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吴玉章从小就有着 _____________。看到祖国遭受列强侵略,他万分痛苦,决心救国。他的第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吴玉章神情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当然十分感激。但是,挂国旗绝对不是小事,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大事。我宁可失去求学的机会,也不能坐视中国的尊严受到侵犯。我会为此誓死力争!”
(1)“绝对”这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语言描写,体会到吴玉章怎样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事中的吴玉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下列词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民族自尊心
B.热爱祖国
C.决心救国
D.助人为乐
【7】吴玉章奋勇挂国旗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位人物的故事?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据,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______。
【2】请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粗糙——______ ②复杂——______
【3】“蟋蟀的住所”指的是蟋蟀的______,住所的特点是______。
【4】文中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那么,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______
【5】请找出描写蟋蟀盖房子时的动词,并写下来。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____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任务。
班里将举行“神话故事我来讲”的故事会,请你给大家讲一个你喜欢的神话故事,所讲的故事要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神话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
神话故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
16、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修改病句。
(1)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风气。
_____
(2)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了劳动实践基地。
_____
(3)社团活动中,我们参加了篮球、足球、舞蹈等体育活动。
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窝差不多已经做好了。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大概可能是产下第一个蛋了。雄燕子不时给雌燕子衔一些小虫来,耀武扬威、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和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已成长的足迹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