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荆门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这个时节,大街上的人们有的穿毛衣,有的穿衬衫,还有的穿短袖,真是(  )

    A.立了秋,把扇丢。

    B.夏雨少,秋霜早。

    C.二八月,乱穿衣。

    D.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 2、对于金奎叔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鹅要是欺负人,就不要怕它。

    B.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

    C.我们不能怕鹅,也不能欺侮牛。

    D.对于向鹅这样欺负人的人,要想办法去制服他。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代表作。

    B.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喜爱之情。

  • 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折”字的正确读音是(       

    A.[shē]

    B.[shé]

    C.[zhē]

    D.[zhé]

  • 5、下列不属于中国神话人物的是( )

    A.精卫

    B.后羿

    C.蚩尤

    D.托尔

  • 6、边阅读边写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B.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后,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需要重新读文章和批注了。

    C.同学间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可以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D.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随时作批注。

  • 7、下列哪个选项与“谁来呼风唤雨?科学技术。”的修辞方法一致的是( 

    A.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迹吗?

    B.风爬上树枝,树枝咯咯地笑了。

    C.期中考试了,难道你不用复习?

    D.葱绿的盆栽是被谁拿走的?是生活委员。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中华mín zú_______有着悠久的历史,càn làn_______的文化。wěi dà_______的书法yì shù_______,拥有róu měi_______唱腔的京剧等chí míng zhōng wài_______,怪不得那么多国外友人来到中国都不愿意走呢!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鹿 柴

    [唐] 王 维

    空山不见人,________

    ________,复照青苔上。

    【1】补全诗句。

    【2】选择词语正确的解释。

    ① 但闻:( )

    A. 只听见。                              B. 还看见。        

    C. 但知道。                              D. 仅闻到。

    ② 返景:( )

    A. 回头后看到的景色。                 B. 夕阳返照的光。   

    C. 返回后看到的树影。

    【3】诗中直接表现出鹿柴寂静的诗句是_____;通过听觉,间接表现出鹿柴寂静的诗句是______;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捐一个微笑

    ①队伍很长。

    ②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脑袋奶声奶气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③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边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拦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

    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了看她妈妈,又看了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哇”的一声,竟哭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洋洋,你给姐姐笑一个,你说我就捐一个甜甜的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小女孩真的立刻笑了,泪水还挂在她的眼角。她还在哭泣着,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得让旁边的我也差点忍不住乐出声来。

    ⑤母女俩已经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脸上都带着甜甜的笑。我数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一般的微笑。

    【1】文中的人们是在向________捐献爱心,妈妈捐献的是_______,小女孩捐献的是_________,“队伍很长”说明了_________

    【2】阅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女孩为什么哭了?

    ___________

    (2)这句话是对小女孩的_______描写,刻画了她____________的心理。

    【3】小女孩在离开后,为什么还六次回头甜甜地微笑?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 “天使一般的微笑”?

    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老海棠树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   壮实)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shèn   chén)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shèng   chéng)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有删改)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张望:__________________

    唠叨: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老海棠树上都做了些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猜想一下,奶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花开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走月亮》节选

    【1】“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到这段话,“我”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味,请你在文中空白处补充想象到的画面。

    【3】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想象画面,写一段话。

    上天入地 流连忘返 五彩斑斓 惩恶扬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蟋蝉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盖房子”中“房子”指的是________;“盖房子”意思是________

    【2】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动词是(        

    A.搬 推 铺 踏 扒

    B.推 搬 踏 扒 铺

    C.扒 搬 踏 推 铺

    D.扒 踏 推 搬 铺

    【3】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4】“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A.蟋蟀不辞辛苦,非常勤劳。

    B.“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C.“我”不太喜欢蟋蟀,看久了就不耐烦了。

  • 14、课内阅读。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 ”的响亮回答。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低沉、郁闷。______

    (2)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______

    (3)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______

    【2】下面句子中与“谁又敢怎么样呢?”意思一样的是( )

    A.谁都敢怎么样。

    B.谁也敢怎么样。

    C.谁也不敢怎么样。

    【3】请在最后一段划横线处补充合适的句子。

    【4】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样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快乐读书吧。

    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向我们介绍了几本科普读物,其中你最喜欢读的是《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爬山虎,牵牛花,紫藤都是可供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堪称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西林壁》的作者生活的时代是四川眉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会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我肯定李明这次数学考试可能得满分。

    2.清明节那天,到烈士陵园。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读写显身手。你的暑假是怎样的?快乐、烦恼、忙碌……请以我的暑假     为总起句写一个暑假生活片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