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几分钟后,一轮炫目的红日从平静的海面上露出了一点头。
②天快亮了。
③然后白云呈粉红色,又逐渐变成红色。
④低悬在海面上的一朵长长的白云,边缘发出灿烂的金光。
⑤最后燃烧起一片耀眼的朱红。
A.②①④③⑤
B.②④③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④③⑤②①
2、巴学园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与书中内容不相符。
A.与众不同的校门
B.与众不同的午餐
C.与众不同的桌椅
D.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
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走月亮》写的是作者想象自己与阿妈一起在月亮上散步的情景。
B.冰心在《繁星》一文中写了她在三个不同时期观看繁星的情景。
C.《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D.《秋晚的江上》一文中,诗人向我们描绘了秋天清晨时美妙的江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这件事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B.他什么都没说就扬长而去,让我们感到莫名其妙。
C.他牙齿咬着嘴唇,眼里闪着怒火,一副生气勃勃的样子。
D.我低头一看,成千上万只蚂蚁已经排成一条长龙,看不见尽头。
5、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B.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6、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澈 祖宗 尤可耐何 山崩地裂
B.实际 敬佩 齐头并进 悄无声息
C.博斗 摸糊 呼风唤雨 崔头丧气
D.紧密 壁柴 摇头晃恼 疑惑不解
7、与例句意思不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A.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B.不会豁虎跳能算老虎?
C.不会豁虎跳算老虎。
D.不会豁虎跳不算老虎。
8、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_________大潮;认识了蓄须明志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的_______________,为人间拿去火种的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高适送别友人时的劝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陀螺》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道理。
9、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10、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不是老天偏爱笨小孩(节选)
刘继荣
我知道,不是老天偏爱笨小孩,是笨小孩更偏爱努力。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许多同学当场就报了项目,儿子却畏手畏脚,说要再想想。
回到家,他仰着头,挨个扳手指头:“长跑很有意思,可我总落在后面,何况有同学跑得像兔子那么快,而且中途从不睡觉;短跑我也喜欢,可体育老师说我起跑太慢;跳远呢,我总是跳得太近……
看他忧虑重重的样子,我笑着给他提建议:“跳高好不好?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他摆摆手:“妈妈,你别捣乱!上跳高课时,我得了感冒,没有参加过训练,至今连跳高的基本要领都不会呢!”
犹豫了好多天,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催促下,最后他决定参加短跑。
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去林荫道上锻炼一阵,累得直吐舌头。
我鼓励他:“汗水就是通行证嘛,你起跑已近似起飞了!”
他根本不上当,躺在厚厚的落叶上,对着白杨树喊:“麻雀,麻雀,马上就要预赛了,我还是很差,能不能不去参加比赛啊?”
我捏起嗓子,装成麻雀回答:“一凡,一凡,有位名人说过,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他跳起来,大声说:“我的借给他,就是那本蓝皮的《小学生字典》!”
我们笑起来,惊飞了一群麻雀。
预赛那天,寒流突袭。更糟糕的是,不知哪个环节出现了失误,他的名字不在短跑组,竟悲剧性地出现在跳高组。
沮丧的他,来到赛场,看那些高手们帅帅地试跳。这一瞬间,他突然爱上了这项运动。他羡慕地张着嘴,眼睛眨也不眨,还情不自禁地模仿别人的动作。他的笨拙和傻气,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
裁判员老师后来告诉我,当时儿子热烈地鼓掌,大声地喝彩,跑前跑后地为每位选手加油,替同学拿外套、送水。因为都是小孩子,大家很快就成了朋友。在得知他的遭遇后,同学们纷纷为他打气。那个跳得最高的同学,还将他拉到一边,说出自己的独门秘诀。
终于轮到儿子上场了,看着他茫然的眼神,发抖的双腿,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出气。
年轻的裁判老师冲他竖起大拇指:“别怕!就算是最后一名,你也是我们的骄傲!”此时,每个人都竖起拇指,向这个注定垫底的同学致意。
北风愈来愈猛,愈来愈凉。校园广播里,播放着跳高组全体成员为他点的歌:“咸鱼就算翻身,还是只咸鱼,输得也诚恳。至少到最后,我还有咸鱼不腐烂的自尊!”
同学们拍着手合唱:“做我的英雄,做我的天空,我知道你懂,知道你会懂……”
在那一刻,儿子的心忽然变得坚定起来。他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地先跳过挡在心里的横杆,再跳过挡在眼前的横杆,就算是最后一名,也要拿出第一名的诚意!
然而,谁都没想到,他居然拿到了第四名,冲进了决赛!
得到最多拥抱和掌声的他,梦游一般, 逐个追问那些尖叫、跳跃的同学:“我真的真的真的能参加决赛了吗?”
在一遍遍得到确认后,他将汗湿的帽子抛出去,将外套抛出去,张开双手,随着漫天的落叶,在操场上飞奔。
当晚,信心满满的儿子忽然开始打喷嚏、咽喉肿痛、发烧。
医生告诫他:“你不能参加决赛了!”
他得意地回答医生:“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到现在才知道!
医生咋舌,只是笑。
第二天打完点滴,我们路过学校。操场上人声喧嚷,儿子站在围墙外面,遥遥地向队友挥手。没有人注意到他,他兴奋地叫着、跳着,喊着每位队友的名字。风过处,落叶飘摇,仿佛满眼都是金灿灿的奖牌。谁又能说他没有参加决赛呢?
(摘自 刘继荣《爱,让我们彼此听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3月)
【1】“忧虑重重”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儿子一凡的忧虑有哪些?( )
A.“忧虑重重”指忧愁很重。一凡的忧虑有:长跑落在同学后面,短跑被老师批评,跳远也不行。
B.“忧虑重重”指忧愁、担心、顾虑很多。一凡的忧虑有:长跑落在同学后面,短跑被老师批评,跳远也不行。
C.“忧虑重重”指忧愁很重。一凡的忧虑有:长跑不快,短跑起跑慢,跳远跳得太近,不会跳高的基本要领。
D.“忧虑重重”指忧愁、担心、顾虑很多。一凡的忧虑有:长跑不快,短跑起跑慢,跳远跳得太近,不会跳高的基本要领。
【2】结合短文中描写一凡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想想从运动会报名之初,到被错分到跳高组,比赛后生病了。一凡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一凡的心情 | 原 因 |
忧虑重重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因不明失误,预赛时,一凡被安排到了学校运动会的跳高组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你认为文中的一凡是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上文,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吧。
_____________
叶圣陶做小学教员时,有一次在校园内行走,无意间看到一个男孩举起一块大砖头,正想向另一个男孩砸过去。叶圣陶赶紧上前制止了他,并请举砖头的孩子到办公室去一下。
男孩惶恐不安地往叶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当叶圣陶跨进办公室,男孩已低着头做好了接受一番“口水轰炸”教育的准备。
这时,叶老师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粒糖递到男孩跟前。
男孩迟疑地抬起头,叶老师亲切地笑着说:“这颗糖是奖励给你的。奖励你很守时,老师请你来,你就来了,没有磨蹭!”
男孩不好意思地接过糖,继续低头。
叶圣陶停了片刻,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这颗糖是奖励你对我的尊重,老师叫你来你就来了,没有违拗,所以我要奖励你!”
男孩再次接过糖,心想这老师还真有一点点欣赏我?
紧接着,叶圣陶又从兜里掏出第三粒糖,说:“这颗糖是奖励你什么?”男孩困惑地摇摇头,但脸上的表情已经很放松。叶圣陶继续说:“是奖励你有正义感。刚才我调查过了,你是因为那个男孩欺负别的女孩子才对他举起砖头的......
这次,男孩羞赧了,说:“老师,即使他欺负别人我也不该用砖头砸他,那多危险呀!”
叶圣陶笑了,又从兜里掏出第四颗糖:“你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了,快乐的手心攥着四颗甜蜜的糖。
仅仅四粒糖,就让一个好斗的“勇士”认识了自己的卤莽,这是糖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运。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惶恐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老师是怎样奖励孩子四颗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这是糖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笨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你认为“我”的演出窝囊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的短文,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
①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②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急在心头。什么能给百姓充饥?什么能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③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gōu)火,他就着火光把它们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④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觉得天旋地转,然后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jiáo)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⑤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他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周围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梁等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⑥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雨淋吐芽,竟然长成了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去了。从此,这里一年四季,香气弥(mí)漫。
⑦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时的寨子,改名为“留香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苦思冥想:_______
五谷:_______
【2】关于神农尝百草这件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神农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困难。
B.神农因为尝百草中毒,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C.神农因为尝百草中毒,心中很不服气。
D.神农尝百草的决心非常坚定。
【3】文中哪处描写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你简要地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说声“对不起”
①我并不是个固执自私的男孩儿,然而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事。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②其实那不过是一件小事。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挡,没想到手中的铅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③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我:“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我——我——”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老师转过脸看了看陆叶的伤口,关切地问:“疼吗?”这下陆叶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只是划破点皮,以后彼此都应该小心点。陈刚,你道个歉,好吗?”
④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在期待地看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
⑤时间仍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都急了,好朋友凑到我的耳朵边轻声说:“说吧,快说吧!”
⑥是啊,只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会原谅我,同桌会原谅我,同学们也不会责备我。可是,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⑦“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⑧是啊,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同学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陆叶很自然地说了声“没关系”。
⑨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
【1】看到短文的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请仔细阅读短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不小心把陆叶的下巴划破了。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阅读第4自然段小伙伴写下的批注,我知道她是从( )这个角度写下批注的。
A.内容写得好
B.产生疑问
C.受到启发
【5】针对第4自然段,我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所以驮着斜阳回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奶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这段话(共三处错误):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多大的,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一定帮助过别人。请以“帮助”为题,写一两件事。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不要忘了写一写当时自己的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