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1.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春日》
2.______,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3.锺子期死,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
4.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
5.人,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的:“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表现了黄河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7.周总理为人民真可谓“______,______”,我们永远怀念他。(填诸葛亮的名句)
2、根据语境写词语。
天气真zāo ɡāo( ),风扯着sǎnɡ zi( )呼啸而过。雨měnɡ liè( )地拍打着窗户。我坐在yīn lěnɡ( )的房间里,qīng tīng( )着窗外的风雨声,想着还没有到家的妈妈,心中不由得yōu lù( )了起来。
3、按要求写诗句。
1.当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唐代诗人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醒他。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___代诗人王维在《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4、徜徉课文,满庭芳。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___,空气是那么___,天空是那么___,使我总想___,表示我_____。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
3.五彩:_____。
4.钟子期死,伯牙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
5.在这个学期,我们从故事中认识了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的少年闰土。_____的老支书。
6.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襟____带____ ____钉____铁 孤芳________
平____无____ ____天____地 津津________
四____八____ ____直_____壮 忐忑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簸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7、读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辛酉正月十一日①,东园②桃李盛开
[宋]杨万里
千万重山见③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⑤巷入雪⑥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注释】①辛西正月十一日:指嘉秦元年(1201年)正月十一日,②东园:泛指园圃③见(xin):同“现”,出现,显现。④还:读“huán”,再,又。⑤锦:指桃花,桃花似锦。⑥雪:指李花,李花如雪
【1】填一填。
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作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诗的第一句写山峰,第二句写_______,第三、四两句写_______和________。
【2】“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是一组对偶句,其中“千万重山”对“____________”,“见复遮”对“____________”
【3】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七律▪长征》,做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拓展阅读。
草木有本心
①喜欢一切的花草树木。
②我以为,所有的草木,都长着一颗玲珑心,天真无邪,纯洁善良。
③没有草木是丑陋的。如同青春美少女,不用梳妆打扮,一颦一笑,散发的都是年轻的气息,清新迷人,无可匹敌。
④草木从不化妆。所以花红草绿,都是本色。我们常说亲近自然,其实就是亲近草木。我们噼里啪啦跑过去,看见一棵几百年的老树要惊叫,看见满田的油菜花要惊叫,看见芳草茵茵要惊叫。草木却不惊不乍,活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⑤草木也从不背叛远离。你走,草木不走。你遗忘的,草木都给你记着呢。废弃的断壁残垣上,草在长。游子归家,昔日的村庄已成陌生,他找不到曾经的家了。一转身,却望见从前的那棵老槐树,还长在河畔。还是满树的青绿,树丫上,依旧蹲着一只大大的喜鹊窝。天蓝云白,都是昔日啊!他的泪,在那一刻落下。走远的记忆,都走了回来,他童年的笑声,仿佛还在树下回荡,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感谢草木,让人的灵魂找到归宿。
⑥每一棵草都会说话。它说给大地听,说给昆虫听,说给露珠听,说给小鸟听,说给阳光听。喁喁,喁喁。季节的轮转,原是听了草的话。草绿,春来;草枯,冬至。
⑦每一朵花都在微笑。一瓣一瓣,都是它笑的纹,眉睫飞扬。对着一朵花看久了,你会不自觉微笑起来,心中再多的阴霾,也消失殆尽。这世上,还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呢?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不如向一朵花学习,日子笑着过。
⑧新扩建的路旁,秋天移来一排的樟树。可能是为了好运输,所有的树,一律给削去了头。看过去,都光秃秃的一截站着,像断臂的人,叫人心疼。春天,那些树干顶上,却冒出一枚一枚的绿来,团团的,像歇着一群翠绿的小鸟,叽叽喳喳,无限生机。
⑨草木的顽强,人学不来。所以,我敬畏一切草木。
⑩出门旅游,异乡的天空下意外重逢到一片蓝色的小花。那是一种叫婆婆纳的草,在我的故乡最常见。相隔千万里,它居然也来了。天地有多大,草木就走多远。海的胸怀,天空的胸怀,都不及草木的胸怀,它把所有有泥土的地方,都当作故乡。
⑾“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啊,草木不伪不装,自然天成,大美不言。
【1】解释下列词语。
玲珑:___________
居然: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草木的本色,让人_____________;
草木的忠诚,让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让人敬畏;
___________,让人敬仰。
【4】这世上,还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5段说“草木也从不背叛远离。你走,草木不走。”第10段却说“天地有多大,草木就走多远。”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宋威的《涵养几分静气》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书舟中作字》中记载,苏轼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苏轼“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 理解与积累
(1)联系文章理解“涵养几分静气”中“涵养”的意思。
涵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与加点词“于事无补”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
(1)“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涵养几分静气,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
(2)涵养几分静气,绝非_____________,而是多_____________、少一些浮躁,多_____________、少一些进退失据。
【3】内容探究
本文列举三个事例说明“涵养静气”,仿照示例填表。
故事顺序 | 主要人物 | 故事主要内容 |
一 | 父子 | _____ |
二 | _____ | 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 |
三 | _____ | _____ |
【4】语言品味
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
(1)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提示:写出句子大意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提示:结合修辞手法说说句子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提示:借助加点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
(1)第⑤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______”时、“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时,这四种情况来写的。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种“涵养静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④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挖空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华在阅读课文《竹节人》时,重点阅读了选文,他的阅读目的可能是了解( )
A.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找到材料制作并演示。
B.竹节人的奇特玩法及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C.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选文中提到的两个竹节人的名字是________ 、________。请你给第③段中拿偃月刀和蛇矛的竹节人起两个响亮的名字:、________ 、________。如果你制作了一个竹节人,会怎样装扮它?取一个怎样的名字呢?仿照文中的表达,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走进经典: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的孤寂心绪;惜别情,老舍草原所见,描绘“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的迷人风情;遇知音,伯牙子期演绎“志在太山,__________若太山”“志在流水,__________若流水”的情意相投。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新年到来之际,学校准备举办诗词书法作品展。看到下面“黄河”的图片,你想到了哪首诗?请将这首诗写成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标明古诗作者。
|
13、课内阅读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震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此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用“灵泉一般”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句话中看到了作者对草虫__________的感情。
14、快乐阅读。
教师的楷模
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一名从业5年的普通教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非凡的壮举使她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2012年5月8日晚,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挺身而出,为抢救学生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
回顾张丽莉受伤的那一幕,第十九中学教师李金茹泣不成声。那天,距离李金茹几米外的张丽莉站在车旁正在疏导学生。突然,原本停在路旁的客车猛地向学生们冲过来。危急时刻,只见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h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李金茹说:“其实丽莉当时如果躲开完全有充足的时间,但她把精力都放在救学生上了!”
“丽莉呵护学生胜过自己。”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说,张丽莉还有一次保护孩子的故事在学校传为佳话。2009年冬天,张丽莉班里有一名学生生病了,她领着几名班干部去看望。过马路时一辆自行车因为坡路太滑,摇摇晃晃地朝学生闫泓轶撞了过来,眼看就要撞上了。这时,张丽莉猛地一把将闰泓轶揽在怀里。闫泓轶没什么事,可是张丽莉却被自行车撞了个正着,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丽莉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主任赵鸣雁说,“张丽莉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30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30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1】这篇文章选自《人民日报》。题目中的“楷模”可以换成近义词________,文中________老师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救学生,堪称楷模。
【2】李金茹老师、靳艳萍副校长、赵鸣雁主任的介绍,让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写写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学着用下面句子的表达手法,写一写你想象中的“风、雨、电”的样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19、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百字练笔
发挥想象写一写:《桥》中的老太太来祭奠丈夫和儿子时会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