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古今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客舍——旅店
B.店家——顾客
C.郎中——医生
D.墨客——文人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难道您不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吗?”改成陈述句是“您不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B.“我们要端正学习习惯,努力学习”这句话表达准确,没有语病。
C.“我们望见了一条河”改为比喻句是“我们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河”。
D.“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是一个拟人句。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崇拜的科学家有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童第周……等。
B. 老师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老师是引路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C. 阿炳在“天下第二泉”旁创作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D. 我大声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4、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1.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
( )的湖面 ( )地拌动 ( )的教育
( )的涟漪 ( )地操纵 ( )地摆动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颇负(______)(______) 出(______)划(______)
(______)(______)欲试 天(______)无(______)
(______)鼓(______)喊 一(______)见(______)
(______)(______)处优 (______)心所(______)
①这个团队相当有默契,他们配合得__________,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选词填空)
②王维在诗坛上__________。(选词填空)
③题中画横线的词语都是有关_____描写的,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 __________
8、补充成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_______所当然 绝口不________ 负________请罪 难以________信
震天_______地 相依为_______ ________星拱月 千真万________
孤掌难_______ 直言不_______ 畏首畏_______ 饮水思________
(1)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描写自然景色的成语是___________。
(2)照样子,用一句恰当的俗语解释最后一行成语中除示例外的任意两个。
示例: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巩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为了使编写的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 )
A.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亲自到郊外考察历史的遗迹。
B. 他四处奔波,考证研究。
C. 面对孤灯,日夜读书。
【2】一部新的《国榷》诞生是如何得来的? ( )
A. 这是谈迁终日奔波得来的。
B. 这是谈迁重新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再次写出来的。
C. 这是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重新考察、寻访、奋笔疾书的结果。
【3】读读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
A. 使新的《国榷》与之前的不一样
B. 使《国榷》更加完备、准确
C. 使内容更加完整、具体
【4】文中的“崎岖和坎坷”比喻 。“厄运”的意思是 。 谈迁遇到的“崎岖和坎坷”是指 ,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 。( )
A.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B.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国榷》被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C.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名垂青史
【5】“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话的含义是: 。 ( )
A. 只要有重新再来一次的勇气就一定能成功。
B. 只要坚定信念,满怀希望,就可以战胜厄运,获得胜利或成功。
C. 所有的事情只要从头再来就可以获得成功。
10、课内阅读。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________)是蒙蒙细雨的夜晚,(________)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3】对画“____”的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静态描写的手法,展现了夏天的有趣。
B.夏天的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即使是雨夜也无妨,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
【4】选文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细致地描绘了夏天夜晚的美丽景色。请仿照选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家乡最美是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来源 | 类别 | 具体内容 |
查阅报刊和书籍 | 来源 | 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
询问身边的人 | 历史名人 | 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
网络查找 | 现状 | 据统计,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李、王、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依然占据前五名。其中,“李”姓和“王”姓的数量均有所下降,并且“李”姓超过了“王”姓,占据了百家姓的榜首。 |
【1】判断下列研究结论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的打“×”。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______
(2)从上古时代起,大量的姓氏被改为“李”姓,这为后来的“李”姓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______
【2】除了上述表格中的人物外,我还知道一位中国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是________。
【3】问题:请你根据以“李”姓的现状分析撰写一条简单的研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 ”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 的《水浒传》就不会看 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 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 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 ”。
【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一的消遣”说明( )
A.“我”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
B.“我”是因为没办法出去才读书的。
C.“我”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
D.读书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4】作者在第2自然段用俗语简单明晰地写出了读书时“________”的重要性。
13、阅读理解。
①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原以为这一觉足可以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不料夜半还是被饕餮的的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
②辗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很轻地撩开蚊帐,三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③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 母亲压低声音 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 咱把帐子打开 分一些蚊子进来 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④那一刻之后,蚊子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一去无踪。“分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⑤“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不独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挫折和不幸!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从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
高枕无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__________
【2】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读完此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古诗或俗语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5】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的,仅仅是蚊子吗?请谈谈你对“分一些蚊子进来”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他有这样的心意,( )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写出了达格妮的________。
A. 兴奋 B. 难过 C. 怀疑
15、(一)课内阅读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 )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 )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 ):“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把 的形状比作 的形状。
(3).富兰克林是在 中做“风筝实验”的。这个实验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 ,“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
(4).从富兰克林的言行中,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就必须具有 的精神。
16、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句中“诞生”能换成“出生”吗?为什么?
17、阅读
_____________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仰望着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邓亚萍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不到五岁就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体的不足,她脚绑上纱布练习打球,经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以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挡。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斗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渗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结合你的理解,选择带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打上“√“。
(1)报效 A.报复( ) B.告诉( ) C.报答( )
(2)气势逼人 A.给人威胁( ) B.靠近( ) C.强迫索取( )
【3】邓亚萍个子矮小,可是她却有灵活多变的步伐,她是怎样练出来?请用“____”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4】请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一定认识文中画“____”部分的句子。我们也学过这样的句子,你能写出两个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邓亚萍在夺取世界冠军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你看了这篇短文后,当你面对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雅典,刚刚结束了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奥运儿取得了32枚金牌,其中哪位运动员取金牌的过程是令你最感动的?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两份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以下是一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
材料二
产品名称 | 外观设计 | 用途 |
奏折笔记本 | 封面模仿古代奏折 | 做笔记 |
“朕知道了”胶带纸 | 印有皇帝书写的字 | 粘贴、封口 |
盐水鸭回形针 | 形似胖乎乎的南京盐水鸭 | 整理文件 |
【1】下列产品中,最能体现南京文化的一项是( )
A.奏折笔记本
B.“朕知道了”胶带纸
C.盐水鸭回形针
D.故宫台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折笔记本是由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的。
B.“朕知道了”胶带纸上印有皇帝书写的字。
C.我们可以用可爱的盐水鸭回形针整理文件。
D.材料中这三种文创产品,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创意十足。
【3】两则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创产品”的哪种特点?( )
A.外观新奇
B.价格便宜
C.有实用功能
D.有文化内涵
【4】文创产品也可以私人定制,满足不同需求。李老师在博物馆购买了十把空白折扇,准备作为班级元旦联欢会的礼物送给同学们。请你为李老师在扇子上写一句班级元旦联欢会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精彩阅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读这段话我用了______(多长时间),知道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无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有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今年的全国两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改成感叹句)
2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呢?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如:我的心愿等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