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
A. 元旦 B. 中秋 C. 春节 D. 寒食
3、《沁园春•雪》中“惜秦皇……,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指的是哪一位英雄人物(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4、小明在探究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时发现古代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关键是皇帝有关下图位皇帝施政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励精图治,创新改革制度,使隋朝出现了繁荣景象
B.唐太宗勤于国事,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开创了“贞观治世”
C.武则天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用人,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D.唐玄宗励精图治,在他统治后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5、宋太祖在位时,宰相往往不止一位,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官职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此外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选拔杰出人才
C.壮大文官队伍,削弱武将的权力 D.削弱相权,强化君权
6、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混战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后汉
B.后晋
C.后梁
D.后周
7、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宣政院 D.行省制
8、它是一部科技著作,被誉为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部科技著作是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9、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1616年,建立后金的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1、游艳同学在记忆北宋的建立时间时,发现这个数字和地理书上中国陆地面积的数字(万平方公里)一样。这个数字是
A. 916
B. 918
C. 960
D. 980
1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料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唐朝 B.元朝 C.辽朝 D.金朝
13、“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材料反映了12世纪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A.铁木真统一蒙古
B.忽必烈建立元朝
C.文天祥抗击元军
D.签订了澶渊之盟
14、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15、两宋时期,契丹人用盐、牛乳和茶共煮而成乳茶,可以看出他们在接受汉人饮茶习俗时,又传承了本民族饮乳的习惯,制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品。这说明契丹人( )
A.非常喜欢喝乳茶
B.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C.畜牧业发展落后
D.与汉族生活方式交融
16、《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17、学会概括历史发展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那么辽、宋、夏、金时期的最显著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诸侯争霸
C. 民族政权并立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18、安徽龙兴寺有副描述某一古代帝王生平的对联:“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阳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该对联所述的这位帝王是( )
A. 刘邦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朱元璋
19、在北宋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宋朝实行重文武轻政策,压抑武将
B.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C.政局稳定,不鼓励参军
D.每年拨放的军费少
20、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哪一数字代表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2、宋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重视。
23、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4、《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5、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6、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一一
27、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28、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9、11世纪末________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随后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1206年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0、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________。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33、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