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出现在某一文化展室,这一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唐代政治的清明 B.唐代诗歌的繁荣 C.唐代经济的富足 D.唐代民族关系的和谐
2、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分别是今天的
A.开封与南京
B.洛阳与南京
C.开封与杭州
D.洛阳与杭州
3、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 B.唐 C.两宋 D.元
4、“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抗击楼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5、在江心修筑形似大鱼的分水堤坝,将岷江分成内江与外江。上述介绍的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大运河
6、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所述史实可以表明
A.唐蕃之间和平友好往来 B.吐蕃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C.唐蕃之间订立友好盟约 D.唐朝对吐蕃的管辖加强
7、印尼有个港口城市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当地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种文化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8、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主要是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9、“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因此而被斩首。这反映出当时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控制: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八股取士
10、“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1、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两个政权是( )
A. 北宋与辽 B. 北宋与西夏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12、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
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
13、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了由他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 )
A. 东厂 B. 宣政院 C. 锦衣卫 D. 按察使司
14、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并被黄袍加身的是( )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钦宗 D. 宋徽宗
15、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16、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7、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给辽岁币,辽撤兵,此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史称这次和议为
A.宋金之盟
B.宋夏和议
C.澶渊之盟
D.宋蒙和议
18、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最早的纸币是国家统一发行的
B. 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叫“交子”
C. 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D. 纸币的出现是宋朝经济繁荣的结果
19、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
A. 战国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20、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 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 她是唐高宗的皇后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__。
(2)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____。
(3)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旅行家是____________。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
22、经济的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甘薯、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
2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是因为签订了________。
24、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__________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5、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7、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28、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29、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0、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
——《明史》
材料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
材料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 “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
(1)材料一中,郑和率领船队的出发点是,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
(2)材料二中,郑和在远航中是用什么来指示方向?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有什么光辉的业绩?
(4)材料四中,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