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保定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人物出现在某一文化展室,这一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唐代政治的清明 B.唐代诗歌的繁荣 C.唐代经济的富足 D.唐代民族关系的和谐

  • 2、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分别是今天的

    A.开封与南京

    B.洛阳与南京

    C.开封与杭州

    D.洛阳与杭州

  • 3、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 B. C.两宋 D.

  • 4、“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抗击楼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 5、在江心修筑形似大鱼的分水堤坝,将岷江分成内江与外江。上述介绍的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大运河

  • 6、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所述史实可以表明

    A.唐蕃之间和平友好往来 B.吐蕃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C.唐蕃之间订立友好盟约 D.唐朝对吐蕃的管辖加强

  • 7、印尼有个港口城市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当地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种文化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 8、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主要是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 9、“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因此而被斩首。这反映出当时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控制: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八股取士

  • 10、“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 11、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两个政权是(  )

    A. 北宋与辽 B. 北宋与西夏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 12、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

  • 13、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了由他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 )

    A. 东厂 B. 宣政院 C. 锦衣卫 D. 按察使司

  • 14、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并被黄袍加身的是(  )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钦宗   D. 宋徽宗

  • 15、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 16、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17、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给辽岁币,辽撤兵,此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史称这次和议为

    A.宋金之盟

    B.宋夏和议

    C.澶渊之盟

    D.宋蒙和议

  • 18、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最早的纸币是国家统一发行的

    B. 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叫“交子”

    C. 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D. 纸币的出现是宋朝经济繁荣的结果

  • 19、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

    A. 战国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 20、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 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 她是唐高宗的皇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__。

    (2)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____。

    (3)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旅行家是____________。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

  • 22、经济的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甘薯、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

  • 2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是因为签订了________

  • 24、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__________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 25、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7、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 28、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 29、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 30、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

    ——《明史》

    材料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

    材料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  “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

    (1)材料一中,郑和率领船队的出发点是,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

    (2)材料二中,郑和在远航中是用什么来指示方向?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有什么光辉的业绩?

    (4)材料四中,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