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都希望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
B.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C.战争年代,有不少人妻离子散,夜不闭户。
D.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相依为命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阳光)。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傍晚)桑阴学种瓜。
C.却看妻子(老婆和孩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吹不到)玉门关。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昼夜 耕耘 幼椎 祭祀
B.慈详 年龄 审判 揪心
C.按摩 景阳岗 咆哮 由衷
D.熟悉 手杖 斗笠 水瓢
4、按要求写词语。
1.闪闪发光(AABC)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光光溜溜(A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寸草不生(形容十分荒凉)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1)恋恋不舍(AAB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人山人海(ABA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得意扬扬(ABC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6、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雀尽潜藏。
7、填上动词,例:抬腿(不能重复)
_________鞋 __________友 _________集 __________裤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难以(______)信 (______)世闻名 兴高(______)烈 负(______)请罪
金碧辉(______) 心(______)神怡 望眼(______)穿 众星(______)月
9、阅读理解。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惋惜不已,带关羽、张飞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又来到卧龙岗。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无奈,只好与张、关怏怏而归。
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 )地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 )地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飞( )地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1】解释词语
(1)怏怏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文章,你觉得“三顾茅庐”的“顾”意思是什么?顾:___________。
【2】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三人说话各是怎样的语气,填在括号里。
【4】读了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你觉得刘备、张飞、关羽各有怎样的特点?选词填空。
A.鲁莽粗鲁 B.识大体顾大局 C.求贤若渴
刘备: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__
【5】阅读第4自然段,用“﹏﹏﹏”勾画描写刘备的句子并分析,这是对人物的 描写,表现出刘备 。这一段中,最能体现张飞性格的一句话是 。
10、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刻骨铭心的国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
走进史料陈列厅,你首先会看到墙壁上挂着的 250幅图片和文字说明。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六个星期内,毫无人性而又发了狂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刺戮、活埋、水溺等残酷手段,对待我无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装的国民党军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35万人惨遭屠戮!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在陈列厅中央的橱窗里,陈列着几件当年日寇屠杀我同胞的凶器,有军刀、长枪、机枪等。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
走进尸骨陈列室,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尤其使我悲愤的是那个只有拳头大小的颅骨,这分明是一个幼儿的遗骨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日寇连婴幼儿都不放过,难道不是企图扼杀我们祖国的未来吗?
如果说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和说明,尸骨陈列室中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室外的卵石广场则会给你另外一种感觉。整个大院,铺满了苍白的卵石,寸草不生。这悲凉的气氛,使人不由想起当年大屠杀后“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启迪。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句话的作用是
A.更能表现日寇的残忍
B.更能表现日寇杀的人数之多
C.更能表现日寇杀人的手法残酷
D.更能表现日寇在中国停留的时间长
【2】文中画“ ”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A.升华主题
B.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
D.开启下文
【3】结合上下文,推想“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思。
___________
【4】说说第三段“永远趴在橱窗里”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梅兰芳
老奸巨猾的日本驻港部队司令酒井猜到了梅兰芳蓄须的目的。但面对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这样一位同样受日本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他着实有些无奈。况且,梅兰芳以“我是个唱旦角的,年纪老了,扮相不好看了,嗓子也坏了”为由拒绝登台,也合情合理。
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 )的。当他最终从香港返回上海之后,日本人、汉奸轮番登门,有的说“小胡子是可以剃( )掉的嘛”,有的说“年纪大不再登台,也可以,出来说一段话,与年纪大和胡子都是没有关系的嘛”。面对这些劝诱甚至威胁,梅兰芳一律斩钉截铁地拒绝。他一方面坚持蓄须,一方面甚至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对疫苗过敏的他曾请私人医生为他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高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梅兰芳的良苦用心,终于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___) (___)
【2】日本驻港部队司令为什么对梅兰芳感到无奈?(___)
【3】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出,他一方面坚持____,另一方面不惜___,请私人医生为他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____,差点____。
【4】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梅兰芳是什么态度?(___)
【5】梅兰芳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_____,更是机智、有______的爱国人士。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特殊的“寒假作业”
刚放寒假,母亲就对我说,她很想把外公接来住。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在对面的工厂做临时工,无暇照顾年迈的外公。若是把外公接来,照顾外公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的肩上。
外公七十多岁了,早年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刚满十岁的我,好不容易盼来寒假,很想和伙伴们疯玩一场,不想照顾老人,于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母亲。
母亲没有生气,但我看得出来,她很失望。那一天,她叹了一口气,跟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她说她7岁得了肝炎,是外公带着她到处寻医问药,才活了下来,要是没有外公,也就没有她的存在。还说,外公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可是,她的工作又不能丢。
看母亲说得情真意切,我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那还是把外公接来吧。”母亲听后,笑开了花,她再三保证,会把早饭中饭都准备好了再出门,我只要扶外公上厕所,给外公解闷儿就行了。她还说,只要我出色地完成这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她就会奖励一个洋娃娃布偶给我。洋娃娃可是我最喜欢的布偶,我做梦都想得到它,因而,我对这个寒假充满了期待。
那天晚上,母亲就喜滋滋地把外公接来了。年迈的外公,比我想象中更难侍候,他坐一会儿就喊屁股疼,让我扶着他到外面走动;吃饭的时候,像蜗牛一样慢,还说饭硬得像石头,不合他的胃口。本来,母亲是煮好饭再出门的,中饭我只热热就行了,为了让外公满意,我只得学着给他煮饭、烧菜。最难忍受的是,外公上厕所,根本不会自己脱裤子,这一切都需要我帮忙。外公脾气大,动不动就说我没照顾好他。母亲晚上回来,累得筋疲力尽,但还是会悉心照顾外公,听外公数落我的不是。一个星期之后,我对外公生厌了,对母亲说:“这活儿我不干了。”
母亲显然很惊讶,她哽咽着跟我说:“求求你,就帮帮妈妈这次。我不上班,你哪来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说好了,这个寒假结束,我就把你外公送回去。”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双眼满含泪花求我,我只得再次答应。
我端正了态度,对外公和蔼了许多。我给外公讲故事,读报纸,给他修理收音机。外公也不再莫名其妙地冲我发火了,母亲晚上回来,向外公问我的情况,外公总是说:“强些了!懂事多了。”很快,寒假就过去了,我如愿得到了母亲送的洋娃娃布偶。
三个月后,外公突然病逝了。得知这个消息,母亲哭得肝肠寸断。后来她说,若不是那个寒假把外公接来共处一段时间,她会遗憾一辈子。她谢谢我完美地完成了她布置的“寒假作业”,而我在照顾外公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陪伴才是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
【1】“特殊的‘寒假作业’”指什么?( )
A.在家照顾爷爷 B.在家照顾外公
C.在家学习做饭烧菜 D.在家帮忙照顾外婆
【2】对于寒假在家照顾老人这件事,“我”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 )
A.拒绝——接受——端正——乐意
B.乐意——厌烦——拒绝——端正
C.拒绝——接受——厌烦——端正
D.拒绝——厌烦——接受——端正
【3】“母亲显然很惊讶,她哽咽着跟我说:‘求求你,就帮帮妈妈这次。’”对句中“哽咽”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想照顾外公了,这让母亲很惊讶。
B.“我”不想照顾外公了,这让母亲很无奈。
C.“我”不想照顾外公了,这让母亲很激动。
D.“我”不想照顾外公了,这让母亲很难过。
【4】“看母亲说得情真意切,我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那还是把外公接来吧。’母亲听后,笑开了花”,此时母亲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
【5】外公“难侍候”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会怎么评价文中的“我”和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
【7】“陪伴才是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守住阳光
①轻拨云雾,淡扫阴霾,阳光柔和地洒在沾满露珠的叶上,投下许许多多的光斑。心中有一方净土,便能守住阳光。
②梅雨时节,天空总是阴蒙蒙的。窗外,小雨绵绵不停地下着,太阳仿佛罢了工,不肯出来看上一眼,空气中一直弥漫着沉闷。而此刻的我,心情也如天气一般。坐在课桌前,我望着那刺眼的分数,不由心中一阵酸楚,我这是第几次了?我双眼紧盯着试卷,不知不觉中,泪水从眼眶滑落下来。看着老师对同学的褒奖,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使我很难堪!我的世界一片枯寂。我禁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我还是当初那个事事上进的榜样吗?我还是那个有着优异成绩的我吗?我开始否定自己,是不是我就是不如别人,是不是……
③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哎呀!”我竟然摔倒了,伞也滑到一边去了。“我怎么就这么倒霉?这究意是怎么啦?”我呆坐在泥地里,抬起头望着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不想起来,任凭雨水尽情地打着,沮丧极了。这时,路旁的一个木偶人吸引了我。它站在雨中,头微微地摇着,竟然还在微笑,而我呢?我不由得站了起来,身上的泥也不顾了,撑起伞向家走去。
④回到家,依然没有忘记我的试卷,我的成绩,心里还在想着。奶奶见我总是闷闷不乐,便约我周日去公园走走,散散心。
⑤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霜露还没退去,一片清冷寂静。这时,一阵悠扬的曲调传来,我忍不住凑上前,只见公园小亭中,坐着一位老爷爷,拉着二胡,双眼闭起,一副享受的神情。一旁的奶奶对我说,大家都叫他“亭子爷爷”,他以前是一位二胡演奏家,因为一次意外,他的眼睛失明了,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之后“亭子爷爷”就时常到这里拉二胡。我听了心中一紧,老爷爷还有这样的经历。我仔细端详着这位“亭子爷爷”,他双鬓已经花白,眼睛塌陷,毫无光彩,可脸上却总洋溢着笑容。弓子在他手中飞舞,跳动,娴熟的动作仿佛行云流水一般。随着乐曲,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神态安详,神情没有一丝愁苦。我也试着闭上双眼,静静聆听。琴声先是有些沉厚,好似在诉说过去的辉煌:而后又宛转悠扬,好似在诉说他的坎坷:渐渐琴声高扬,好似在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曲奏罢,我脱口而出:“这是《赛马》啊。”“呦,来了新观众啊。”“亭子爷爷”转过身来说道。“您演奏得真好!”他笑了笑:“谢谢你小伙子,这里可是我的舞台啊!”我心中一热。此时,我感觉周围好像亮了起来,不由得抬起头望去:一道金色的光冲破了乌云,四周的世界逐渐又有了颜色,天晴了!而这道光,好像是从“亭子爷爷”的心中照出来的。
⑥那一刻,我的心激动着,一个活泼的少年怎能被这点儿挫折击倒,冰雪一定会逐渐融化,阳光一定会出现,一定会柔和地洒在人们的身上。我用双手捧起一束阳光,捧在手心,闭上眼,享受阳光的美好,就像“亭子爷爷”那样守住阳光,守着我的阳光!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难堪: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 ”句子,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描写,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亭子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我”两次“抬起头”,内心有着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的题目为《守住阳光》,这里的“阳光”指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守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买,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有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①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②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中①②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头引用传说的好处不包括( )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引出说明的中心
C.引出说明的对象
【3】仔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到太阳上去,步行差不多要走________,坐飞机要飞________。用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时间作比较,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真的很________。
②画直线的句子把________和________作比较,告诉我们太阳真的很________(远 大 热)。请你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一种事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由选段可知,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________建造的,三是_________。
【3】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介绍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和景物,其艺术风格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还中西结合。
B.写出了漫步园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C.这段话为后文圆明园遭到毁坏作铺垫。
D.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4】仿写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们的校园很美丽,有______,也有_____;有____,也有________。
16、阅读《刘姥姥醉卧怡红院》选段,完成练习。
刘姥姥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刘姥姥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来了,要我碰头碰到这里来。”说了,只觉那女孩儿不答。刘姥姥便赶来拉他的手,“咕咚”一声,便撞到板壁上,把头碰的生疼。细瞧了一瞧,原来是一幅画儿。刘姥姥自忖道:“原来画儿有这样活凸出来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又用手摸去,却是一色平的,点头叹了两声。一转身方见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
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企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竞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哪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哪一位姑娘带进来的?”他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他亲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说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
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开关),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开关),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已,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1】刘姥姥在走进房间后看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用“____”画出刘姥姥看见一个女孩儿迎面而来时所说的话。并用“﹏﹏﹏”画出她的动作。
【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红楼梦》中,怡红院是林黛玉的住所。
B.刘姥姥是因为玩累了想找个地儿休息才走进了怡红院。
C.选段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发生的事。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国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一自然段用对举的方式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当读到“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时,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的是在圆明园内游览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B.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中景物的特点
C.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景物容易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幻想的特点
【3】会读书的人能够把长长的一段话读成短短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我可以把第一自然段读成:
(1)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信任
冬日的寒风凛冽地刮着,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我夹在人流里快步疾行。忽然,我的羽绒服被人拽住了,低头一看,一只粗糙而略显肮脏的手正紧紧抓住我的衣袖,顺着那只手,我看到了它的主人,一个满头银发的农村老年妇女。我心里一紧,知道遇到要饭的了。
我们小区外面的这条路上,每到秋收过后,就会出现几个要饭的,他们不断地向路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出来探亲迷了路,孩子精神有病走失了……编造出种种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要钱。有好心人给了钱,他们还不走,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这项创收的门道,直到来年春节前才不见踪影。我在心里思忖着如何来对付这个老人。
那老妇人抬头看着我,“闺女呀,求你件事。”得,演出开始了,我心里暗笑。按照我的一贯方针,为了避免他们继续纠缠,此时我应该拂袖而去。但是那老人叫了我一声闺女,让我这位自己的闺女都已长成大姑娘的半老徐娘不免有些得意,决定耐下心来听她说几句。
“你有什么事?”我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
我看着老妇人的手伸进她的衣兜,慢慢地拿出一张纸片。这把戏我见过可不止一次了,不用看我就知道:那上面一定歪歪扭扭地写着无法寻找的地址姓名,然后她就会开始向我述说,她按照地址去寻找某个人,找了好几天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我做好了准备,只要她一开始述说,我就给她指往派出所的方向。
“闺女呀,你看看这是啥?”老人把那张纸片送到我眼前。“这是……是火车票啊。”我有些吃惊地回答,心中暗想:要饭的玩出新花样来了?“真的是火车票?!”老妇人惊喜地大声问。“真的是火车票。这是×日从北京开往××的火车票。”“哎呀,这太好了!”听到我肯定的回答,老妇人高兴地咧开嘴笑着,露出嘴里几颗残留的牙。
几步之外那中年妇女听到我的回答也笑了,快步走到我们旁边,解释说:“这是俺娘,过年想回老家去。我给她买的火车票,她不相信,说我骗她,拿一张纸片糊弄她。俺娘不识字,非要自己到街上找个看上去诚实可靠的人,亲自问问。”
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原来我之前的猜测全是错误的,这位不识字的老妇人,把我当作比她的家人还诚实可靠的人,而我却差一点辜负了老人家对我的信任。我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羞愧。
中年妇女笑着问老妇人,“这下你相信了吧?”“相信了!相信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天挺冷的,咱回家吧。”中年妇女搀扶着老人向前走去。“闺女呀,谢谢你!谢谢你!”老人边走边向我道谢,我微笑地说:“您别客气。您慢走。”
⑩冬日的寒风仍在刮着,我望着老妇人蹒跚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老人家,感谢您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我,感谢您教会了我: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世界上仍然有一个词叫做——信任。
【1】老妇人与我接触的过程中,我对她产生过哪些错误的猜测?梳理文章,填写表格。
老妇人与我的接触过程 | 我的猜测 |
(________) | 我以为遇到要饭的 |
老妇人开口求我件事 | (________) |
老妇人拿出一张纸片 | 我认为是老把戏,准备给她指向派出所的方向 |
老妇人把纸片递到我眼前 | (________) |
【2】赏析下面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你有什么事?”我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结尾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的两个加下划线词“感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标题“信任”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理解下列词语。
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雨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上有人,她们洒的水。
B. 地面上的水形成水蒸气后,就变成了小雨滴洒落下来了。
C. 水变成水蒸气后,空气上升,温度下降,就逐渐变成云,云中的小水滴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雨落下来。
【3】判断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没有太阳,我们就会没有光明,也会很冷。(____)
(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四季的变化,地球上就没有生命。(____)
(3)太阳可以杀菌,我们生病就不需要吃药了,晒太阳就可以了。(____)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缩句)
2.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 句。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3.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苏格拉底打开了知了笼。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3、习作芳草地。根据要求任选一题,写一写,不少于450字。
1.生活中,我们常被浓浓的关爱包围着:父母的呵护,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选择一个帮助过你的人,给他(她)写一封信,向他(她)表达你的谢意!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来写,借助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真挚的谢意,题目自拟。
2.以《________的自述》为题介绍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按一定顺序把物品的特点、性能等写清楚、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